趙俊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出,教育事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方式也在之前基礎上發生改革。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綜合能力。本篇文章主要就是研究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中的具體應用,以及闡述情感教育的實施過程,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21-01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and teaching methods have also been re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Emo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learn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motional education can improv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emotion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o expla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motional education,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personnel.
Key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emotional education
前言:
現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情感教育,教師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把師生之間的關系拉近,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情感關懷,這樣是有利于青少年成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在語文知識中滲透情感教育,把學習內容和學生情感達成共識,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 簡述初中語文現在教學情況
傳統教學理念通常都是教師作為主體,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是一種機械式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較少,這是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普遍現象。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教學模式已經改革,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效率和質量都有很大提升空間,基于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應該重新認識初中語文教學。現在很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都可以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但是面對教學模式機械的情況下,各種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也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具體教學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和控制。
2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應該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途徑
2.1 找到文中重點結合情感教育
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學習內容和學生心理情感上達到共識,通常具體講解中,某一內容就會和學生心理產生共鳴,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自主地投身到學習中。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初中生年齡比較小,在社會上人生經歷也少,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學內容就很難和學生心理達成共識,在情感上很難達到共鳴效果,所以這時候就應該教師發揮作用,在教學中要豐富教學方法,在文章中找到情感切入點,將這一內容和學生情感相連,使二者達成共鳴,最后為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例如,我們在學習《童趣》這一課文時,文章主要講述的就是作者兒時的經歷和感受,文中通常都會出現變現作者童趣的語句。通過反復閱讀課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和聯想,將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進行對比,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通過課文的學習,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提高學生表達能力,逐漸在情感上達到共鳴,提高語文整體教學質量。
2.2 創造良好情感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改革得到重視之后,教師在教學中就會面臨一定的挑戰,需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情感教育方式的應用就需要給學生創造情感環境,在具體創造上,教師通常就會選擇設置懸念的方法,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增加閱讀文本的興趣,進行更深一步的教學研究。
比如,在學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課時,教師就會選擇設置問題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首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并且通過閱讀之后掌握文章的大概內容,之后在逐漸探究下去。教師會在文章中遇到的句子,進行設問,學生就會帶著問題繼續閱讀和討論。通過這樣設置問題的方式,可以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都被激發出來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閱讀就會加強理解,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語文學習中。
2.3 注意文章細節,啟發學生情感共鳴效果
如果將情感教育有效地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會面對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在教學中需要抓住重點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領悟文章情感,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提出問題,加強學生之間互動過程,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深切的掌握學生的情感需要,這樣是有利于進行情感教育。
例如,在學習《孔乙己》一篇文章中,文章有一句話同時應用到“排”和“撈”兩個字,教師就會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然后提出問題,這兩個字的使用好在哪里?將二者進行比較研究,結合全文思考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物在情感上的變化,領悟孔乙己的思想情感,做到對課文的更深理解。
2.4 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產生關聯
語文知識是來源于生活中,從時也是高于生活的,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使得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可以和內心達到共鳴效果,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我們學習《我的母親》這一課時,文章很多內容都和學生日常生活一樣,這些日常行為就體現出母親對于孩子的關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給學生分析母親所要表達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在學習中感受母親情感,可以更好地感受語文學習中的情感教育。
3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方式都在得到改革,情感教學方式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與學習知識情感上達到共鳴,在以后的生活中重新認識自我,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回答問題闡述情感,提高自身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情感教育,使得自身情感更加成熟,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