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慧娜
摘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領悟到的知識點不同,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同,它體現了數學的個性化發展特征,即人人數學觀,這也是新時期教育新理念下提出來的一個重要的數學教育理念。數學是一個理性學科,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不同,在學生學習中不能做到整齊一致的發展,另外,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等因素也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式教學模式,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240-02
Abstrac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points of knowledge in mathematics, and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t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that is, the concept of mathematics for everyone.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mathematical education concept proposed under the new concept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Mathematics is a rational discipline. Because everyone's thinking ability and imagination are different, they can not achieve neat and consistent development in student learning. In additio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family environment also make student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dopt the stratified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method that teache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makes the student better to learn the mathematics knowledg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tratified teaching
分層教學是教學領域中新的探索成果,教育工作者與初中數學進行有效結合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達成。由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能力不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學習中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為實現新課標教學大綱制定的目標,教師可根據學生在學習能力的差異或個性與心理特點或學習方式采取分層式數學教學模式來完成初中數學教學大綱提出來的教學要求,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數學課堂實踐操作的效果。
1 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數學理論知識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立體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一層的要求,使在小學學習中并沒有體現出來的差異逐漸顯現出來。面對這種狀況,教育工作者要選擇新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學生的優化改革,數學分層教學方法的實施充分的彌補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幫助并完善已經形成數學成績差距的學生逐漸提高到相同的學習成績平面上。分層教學促進了數學成績與能力的提升,縮短并消除了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
2 分層教學的實施方法
2.1 根據學生的綜合水平進行分層教學
由于心理和個體差異、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認知能力的差異使學生的綜合水平大不相同,教師可以借此為依據對學生采取分班制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把學習成績較優秀的學生設置成一個班級,把其余的學生分在一個班級里,可以有效的促進優秀生的再發展同時也減輕了普通的學生的學習壓力,給普通學生構建了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心理與思維能力的自主提升?;蛘呓處煱凑諏W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行分層教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學方法。例如在《三角函數公式》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綜合的學習水平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三種,進行分組教學,對于優等生,能夠通過三角函數公式,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學問題,把函數與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聯系起來,并能熟練運動去解決一些有難度有靈活性和綜合性的問題,對于中等生,能夠根據實際數學問題,通過三角函數公式,解決一些稍微復雜的數學問題,對于后進生,要深刻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數公式的內在意義,解析簡單的有關函數公式的數學題目。
2.2 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學
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成績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提升初中生數學的學習成績,例如給后進生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多設定一些以復習為主的教學目標,通過復習把所學過的知識再次的進入深入的學習然后再銜接新的學習知識點,對一些中層次的學生來講是要把握當前每一堂數學課所學習的知識,對于數學成績較優秀的初中生要設計一些難度較高的并在考試中占分比例較高的知識來對學生進行輔導,或者在學生基礎的初中數學知識后選擇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數學知識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的未來走向打下基礎。分層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的同學也提高了初中生的數學成績,使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動力和決心,確保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
2.3 根據作業的內容進行分層教學
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分層數學這個問題,教師首先可以布置一些數學基礎知識方面的作業,并且要求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起到了復習、鞏固和掌握的作用。在基礎作業之上,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能動性的作業,這些作業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完成,并對完成作業的學習給予一定的獎勵,初中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好勝心,都希望教師關注自己、對自己加以重視,會積極主動的去完成,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不同的作業的同時都提高了學習質量,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會積極的開展互幫互助的學習模式,學生的層次也會發生變化。例如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劃分層次,教師分層次來選擇作業題,如鞏固性練習、拓展性練習和綜合性練習。后進生能完成譚本上大部分的練習和鞏固性練習題,并會做基礎練習題;中等生能完成教科書上的全部練習題和鞏固性練習題,并選做拓展性練習題;對于優秀生可另外增加變式題和綜合性練習題。作業題可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全本學生都要做,選做題由中等生選做,優秀生全做。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模式符合不同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需求與規律,有效的提高每名學生的數學教學成績,促進同班級學生的共同發展。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和分類指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初中數學成績,優化后進生,促進優秀生的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再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采取分層教學要堅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序化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從傳統的滿堂灌的統一教學解放出來,逐漸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習上的壓力,以此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借此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旋鋒.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7(15)
[2]李華春. 探究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分類指導"[J].學周刊,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