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芬
摘 要:探究性教學是新課改下積極倡導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探究性教學方式構建起高效數學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本文對小學數學課探究性教學與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策略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思維能力
1 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小學生的好奇心濃厚,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著探索欲望,所以數學教師可根據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圍繞教學內容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探究狀態,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既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形象、生動的探究情境,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也可以通過生活實例、巧設問題、引發認知沖突等方式創設探究情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主動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引入生活實例創設探究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自行車輪胎、水桶、水管、瓶蓋等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物品的特點。當學生回答這些物品都是圓形之后,教師因勢利導提出以下問題:“為什么這些物品要做成圓而不是方形、三角形呢?如果做成其他形狀,這些東西還能正常使用嗎?”通過提出這一探究性的問題,學生探究欲望立即被激發出來,迫切想要弄清楚問題的答案,此時教師再引入本節課的授課內容,牢牢抓住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從而有助于提升數學課的教學效果。
2 組織合作探究,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教師可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確保學習小組中融入了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活動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布置開放性、啟發性、難度性、探索性、趣味性的合作探究主題,激發組內成員參與探究活動的積極性。如,教師可設計開放性的應用題:六年三班共有68名學生,他們相約去公園劃船,劃船收費標準為大船租金20元,限乘人數為10人,小船租金13元,限乘人數為6人。全班共有活動資金160元,請問怎么租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劃船,寫出具體設計方案。教師讓學習小組合作探究這一問題,鼓勵組內成員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記錄下詳細的討論過程,并由學習小組的組長總結討論結果。又如,教師在教學完《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內容后,可安排學習小組測量土豆體積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習小組避開課本知識的束縛,積極開拓思路,設計出新穎的測量方案,并對測量方案進行實踐驗證,編寫測量報告單。通過開展這一合作探究性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 把控探究進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要把控好探究活動的實施進程,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對知識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主動完成由易到難的知識體系建構。教師要精心設計探究學習內容,既要避免探究活動占用課堂過多的教學時間,又要保證探究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逐步內化探究中發現的知識,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內容時,教師可設計探究提綱,讓學生自主完成提綱中的問題。
第1題:求出8÷2= 80÷20= 800÷200= 8000÷2000=
第2題:觀察上述算式,在被除數、除數和商中,哪些發生了變化,哪些沒有變化?
第3題:將你發現的結論用語言表述出來。
第4題:如果用a代表被除數,b代表除數,c代表商,請你用字母表示出你發現的結論。
第5題:請你列舉出與第1題相類似的例子。
通過讓學生完成上述由淺入深、又易到難的探究性問題,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商不變的性質。教師要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合理把控,及時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困惑進行引導和解答,從而保證探究活動連續性開展。
4 引發認知沖突,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知沖突是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的有效方法,也是喚起學生主動探究思考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發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經歷新舊知識“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渡階段,進而深化對新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將學生引入到知識矛盾沖突中,讓學生不得不重新審視原有知識,對原有知識進行重構進而形成新知識。如,在教學《倒數》時,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倒數就是倒
過來的數,教師順勢提出以下問題:① 的倒數是多少?② 2.3和0.5有倒數嗎?③8和18有倒數嗎?全體學生能夠很快回答出問題一的答案,在回答問題二時,有些學生認為這不是分數,所有沒有倒數,有些學生則認為可以將小數化為分數求出倒數。但是在回答問題三時,全體學生沉默了,因為按照他們原本認為的倒數概念將8和18上下倒一下還是8和18,這使得他們產生了認知沖突。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重新探究倒數的概念,有助于學生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結論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要創新教學模式,運用探究性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創設探究情境,積極組織合作探究活動,善于把控探究教學節奏,從而保證探究性教學效果。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當引導,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保障數學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 鄭玉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7):85-86.
[2] 蔡紅梅.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