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勝
從小學到初中甚至更久之后,數學一直都是作為一門技能與應用相結合學科,小初中階段,它就是一門富有科學性與嚴謹性及邏輯性基礎科目。正是因為數學自身特殊的特征,對個人的思維能力以及數理推理能力有著一定的嚴格要求,致使好多中小學生從接觸數學開始就充滿了厭惡感,與此會出現很多學習困難的學生。
數學的出現,讓作為學生的我們甚是充滿了歡喜與悲憂,歡喜之處在于,可以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掌握更多的知識,對自己將來的事業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悲憂之處在于,數學有著嚴謹的思維邏輯推理,對數字的要求極其嚴格,導致部分學生體現出對數學的學習能力不足,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法以及對數學缺乏熱情與興趣,久而久之,數學就成為了他們學習生涯中的一把利刃,有人說,它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那究竟是什么具體的原因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的挫折越來越多呢?我們又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幫助這些數學學困生解決難題呢?
1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的影響
1.主觀原因之下的學科原因。初中數學學科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且邏輯嚴謹,有些算術會出現復雜化,當然就會對一些數學問題的分析比較認真,但大多數的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趨于一種簡單的思考模式,在他們的世界觀里,希望一切問題從簡而行,遇到問題便束手無措。
2.學科基礎不扎實。部分學生從小學開始起,就沒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天抱著按時完成作業的心態,從來不主動去學習課外知識,缺乏主動性,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步入了學困生的道路,更何談初中會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3.客觀原因之下的學校因素。每年都會有教材改編,為響應國家教育的號召,初中教材也變得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充實,換句話說,教材趨于復雜和整體化,這樣一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也在不斷增加,且大多教師更喜歡對班級進行“評優”,對學生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使學生心理產生不平衡。
4.社會因素。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形形色色的娛樂場所出現在大家眼前,無序的發展和混亂的管理加上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網絡吸引住了不少學生的心,這對于學生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
(二)從自身因素到外在原因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一,情景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參加各項活動,積極思考、討論,遵循“教師引導、設疑、學生思考、討論、解疑”。在具體的教學模式下選擇合適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注意設疑的技巧和方法,正確的方法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既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又能啟發學生思維。第二、可以進行分組、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會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目前這種教學模式在學習和工作中多次被利用,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一定的輔助和指導,積極地幫助學生解決難題。
1.心理輔導與教育。在與對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從心理上給學困生樹立一個可以學好數學的理念,可以多與他們溝通,挖掘他們的潛能,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要一視同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真正地幫助學困生,喚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加強整體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2.注重信息的反饋。現在大多中學嘗試啟用“翻轉課堂”模式,學生利用20-30分鐘時間講課,剩余的時間里由老師對此做出補充和點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的上課狀態和課堂反應,我們應該根據這些信息,及時調節教學。在批改課后作業時,要發現和分析學生的錯題之處,及時給予糾正,要告訴學生做好預習和復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做好思想工作。首先要與家長做好聯系工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的教育與對事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我們要和學生在私下做朋友,經常聯系溝通;其次要共同探討合適的學習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優秀的學生多輔導學困生,這樣既可以增強同學間的交流,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樹立起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在初中階段,雖然有不少的數學學困生,但我們不能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而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學困生與優秀生之間沒有智商高低之分,只是在思考問題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要想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就需要制定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使每個人在自己原來的基礎之上發揮最大潛力,為塑造更成功的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州區后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