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希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階段各小學機構分別對小學美術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充分的改善小學美術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水平和質量,為實現素質教育改革而做出努力。將生活化教學方式應用到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實現小學生的生活與美育進行有效的結合,可以充分的開拓小學生的美術視野,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素養,提高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效果。因此本文著重分析基于生活化事業的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事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P62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00-02
Abstract: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At present, the primary school institutions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t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mprove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art in primary schools,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art in primary schools, and make efforts to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Apply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to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lif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fully expand the art vis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evelop good art literacy, and improve the art teaching effect at the primary school level.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life.
Keywords:Primary art teaching;Living business;Teaching strategy
小學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美育素養,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發現美應用美創造美。我們的生活是一個資源豐富的萬花筒,在這個萬花筒中有著各種各樣美的事物、美的情景、美的話語等等,我們充分的將生活這個萬花筒中各種美的東西融入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從而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靈感,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提升小學美術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1 讓小學美術的課程內容回歸生活
1.1小學美術內容與生活中的事件相結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新聞事件或者是逸聞趣事,而如果將小學美術的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這些事件進行有效的結合,可以充分的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激發出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靈感和體驗,還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對于美術作品進行充分的理解,感受美術作品的內涵與深刻含義。例如在小學美術課堂中,以“汶川大地震”和《世界無童工日》為主題進行繪畫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將汶川大地震后呈現出的凄涼畫面以及非洲貧窮地區貧苦的童工生活畫面向學生進行展示,從而使學生在對這些畫面進行觀看之后,有效的激發出學生對于現實生活中這些事件的同情憤慨以及感動的情緒,從而使學生在進行創作的時候,能夠充分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強學生進行美術繪畫的情感滲透力和表現力,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效果和水平。
1.2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中的地域特色進行結合。在小學美術教材中,為小學生精心安排了很多傳統藝術的相關課程,以期通過傳統藝術的熏陶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然而在課本中安排的與傳統藝術相關的內容與學生理解和思想的距離較遠,很難有效的吸引學生進行學習和關注,不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對相關美術知識進行學習的興趣。而如果我們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的融入具有本地特色的藝術課程,反而可以在小學美術課堂中起到非常有效的教學成果。這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藝術,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平時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夠對這些傳統藝術耳濡目染,具有一定的親切感,而將其融入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共鳴。除此之外,有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藝術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感悟到家鄉藝術的自豪感,帶著濃濃的鄉情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美術情愫,從而使得學生的美術創作具有真情實感,有效的增強了小學生對傳統藝術及相關知識的學習效果。以本土藝術為主,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裝飾瓶》,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容,同時還可以將景德鎮陶器作為小學美術教學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具有江西本土藝術特色的美術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融入到小學美術教學可以起到積極有效的教學效果。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創設貼近生活的情景。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們應該在大自然的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在小學教學中通過創設貼近生活化的教學情景,更有助于幫助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理解,增強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通過創設貼近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可以使美術課堂變得更加溫馨舒適,同時使美術課堂富有生活化的意境,讓學生在貼近生活化的情景中能夠感覺到自然與和諧,為學生發現美,感悟美創造了有效的環境,可以充分的發揮學生美術創造的潛力,培養學生的美術靈感,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
3 將美術教學形式立足于生活
“生活是藝術創造的源泉”,因此生活也是美術創作的源泉。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的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情景,在體驗與感悟生活的過程中,感受到美。例如在進行《下雨天》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的立足于生活進行教學,選擇下雨天進行本課的教學,并且引導學生離開教室,撐起雨傘融入到雨天,近距離的觀察風和雨的變化,觀察雨天的大自然與人們的生活情境,深刻的體會下雨天的“不同”,然后再進行《下雨天》的美術創作,這樣學生的美術創作會更貼近于生活,同時創作出的作品也更具有真實感和滲透力,可以充分的表現出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再比如教學生學習《我們的社區》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到社區生活,帶領學生進入到社區進行寫真,細致觀察社區的生活環境與社會人文,讓學生立足于生活進行美術創作,增強學生創作的靈感和作品的真實效果,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結語:美源于生活,我們也充分的以生活為背景進行小學美術的教學,從而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充分的感受沒,體驗美,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吳章新.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01:62-64.
[2]陳紅.試論小學美術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8,04:152.
[3]何峰.分析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民族博覽,2018,0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