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改革了課堂教學步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需要進一步的創新和改革,時代的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式將逐漸取代老師教,學生學的方法,教室里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場所,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攜手成長的土地。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有明顯的邏輯思維,所以教師應該勇于實踐,綜合學生教材的實際情況和其他相關內容,讓學生學習數學,教師的教學應該使學生成為小學數學課堂的主體,加強改革創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03-0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further refor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eps,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also need further innovation and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will gradually replace the teacher taught,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 is not only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grow together. Mathematics is a basic subject with obvious logical thinking, so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urage to practice, integrat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relevant content, let students learn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should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strengthe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1 改進教課方式
教師要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更好地抓住學習的機會,例如:在學習“測量”這一部分,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游戲的形式來組織,教學生直接在書桌上,手臂,課本,書包,地板等對項目長度、寬度和高度進行測量,或同桌之間進行比賽,看誰猜的更接近實際的計量標準。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際測量中掌握厘米、分米、毫米、米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在講授“三角形”知識時,可以提出“我們生活中什么東西是由三角形構成的?”在學習數學之后,學生會明白三角形是具有穩定性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替代相應的數學知識。在了解到學習數學有利于更好的生活之后,他們會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該方法不僅實現了教學目的,而且提高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2 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主動探究學習的過程。為此,教師應改變傳統觀念,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例如,當老師在講授兩位數乘法的數學知識時,當老師在課后作業中布置不同的28-10算法時,老師可以收集學生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學生在此過程中自然會從自主學習的角度分析,不需要教師強迫學生學習什么知識,但不同的方式則會讓學生理解公式,一些學生認為“10×29可以分為兩個10 5,與29日5首先,然后結果除以2就可以結果”,其他學生可能會想:“29劃分為20和9,然后乘以20和9分別乘以10的結果加起來”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可以幫助學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此熱烈的討論的相互交流的環境,可以促進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了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學生課堂,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嘗試,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
創建一個放松和有趣的課堂氣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注重為學生傳授知識,認為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應該加強溝通和聯系,這種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放松和主動學習,教師應同時在教育學生的主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合作,了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然后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根據他們的能力。如:學習數學教材“了解毫升”這部分內容時,老師應該讓學生有更準確的理解兩毫升,加強學生理解這部分的實際操作,讓學生組織估計大約多少毫升,借用實驗室燒杯,滴管,等工具,讓他們猜測實際測量后的結果。同時,老師也可以收集不同外觀的牛奶盒子,讓同學們進入自己覺得足夠的五或十毫升水,然后將牛奶盒里的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進行檢查,看看學生當中誰能把水填滿接近標準的標記。學生在這樣一個有趣的學習環境中體驗生活學習知識,也能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也能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
3 利用高科技互聯網多媒體進行創新
在這個發達的信息網絡的時代,多媒體受到更多的重視,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有選擇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可以更加生動和有效學習知識,它的使用將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方式,傳統的粉筆黑板上學生們厭倦了這種教學方式,感覺缺乏吸引力,創新能力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但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導入多媒體課件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適當使用圖畫、圖片、視頻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提高學生的思想凝聚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效率。新課程教學改革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進步的,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模式應該為學生服務,創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探索事物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因此,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課堂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最終目標。
4 注重啟發引導式教學
新課程改革強調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來設計和組織數學教學活動。而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使上述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引導啟發式主要是通過提問的形式實現,通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例如,學生在講解加減法的驗算時,可以分組講解,并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加減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不僅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簡而言之,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學習和探索中,就可以被激活,使他們真正掌握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探索和應用學到的知識。同時,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采取更加適當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陳藝.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
[2]王華春.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育界,2014(14):83-84.
[3]田新霞.新課改前后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特點[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