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數字媒體的迅猛發展給社會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飛躍性的變化,智能手機等一些電子產品在現代人生活中占有主流地位,網絡技術的發展給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捷。針對網絡平臺普及的這一現象,許多商家已經重視研發智能手機應用軟件,視覺傳達設計在這種形勢下進一步強化了其原先的平面設計方式,進入了多媒體的領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存在的問題;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029 - 01
1 新媒體的簡介
傳統媒體主要包括報刊和廣播以及電視等表現形式。新媒體對這些方面加以改進,形成了一種新的媒體形態。涵蓋了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以及數字電視等。目前新媒體設計有著大量的市場需求,例如手機界面和電腦網站以及網頁UI界面設計、淘寶網店頁面設計、手機UI交互設計,都在新媒體設計的范圍內。視覺傳達設計體現出了一定的藝術性和專業性,通過“視覺”來進行溝通和表現。再使用多種方法來構造。并且結合符號和圖片以及文字,用來進行傳達想法,突出視覺表現。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視新媒體的設計工作,結合市場需求,輸送出大量的專業人才。具有關資料顯示,經過國家批準開設的網絡和新媒體專業的大學達到了35所,并且大部分院校都開展了與新媒體設計有關的科目,但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新媒體設計的內容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
2 目前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理論沒有與實踐相結合。視覺創達設計專業中,許多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都要以實驗為支撐,例如一些相關的專業設計課程,題目設定和要求設計的不相符。課程的設制不能跟上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步伐,學生本身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經驗,教師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
2.2 課程教學內容比較落后。比如書籍裝幀的設計課程,數字出版產業相對于過去出版業具有很大的優勢。由于電子出版物的進一步發展,過去的出版社都在推出網絡版電子雜志,把電子書當做書籍裝幀的新的發展形式。但是,許多高校的書籍裝幀設計課堂教學還在延續使用著過去的出版書籍設計方法,電子書的設計形式和數字閱讀軟件的設計沒有加入到課程教學中。過去的CI設計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教學理念,課程必須要加入Flash、AE、PR等新型動態軟件制作方法,分析其在特殊媒介中的使用方式,為品牌傳播提供更大的空間。
2.3 課程之間不夠融合。雖然許多院校都把數字媒體相關課程成功的加入到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中,但是大多加入的都是選修課程,原有基礎課程沒能夠與數字媒體課程之間構建聯系,不具備相關的培養目標,無法突出現有的專業特色。高校可以在視覺傳達設計以原有專業課程為基礎,有效融人數字媒體設計的方式,用全新的設計理念和教學手段對過去的課程進行延伸,構建出科學有效的課程體系。
3 提高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有效方法
社會變化如此迅速,人們生活方式和需求也有了不斷的提高,首先新媒體時代能夠達到現代人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愿望,當今現代人的生活步伐加快,使人們的休閑娛樂時間被剝奪,新媒體能夠以更好的方式滿足人們的休閑需求。其次,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互動和表達以及娛樂和了解一些熱門話題。以互聯網為主的第三代媒體在傳播的訴求方面又有了更大的提高。更好的實現了個性表達以及交流。當前媒體使用和內容選擇更加擁有個性化,市場的需求更加具有多元化,視覺傳達設計方向為了能夠更加順應時代發展,必須要達到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按照新媒體相關設計中對UI設計和網頁設計的需要,對專業培養計劃和培養模式進行改進,健全視覺傳達設計的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把UI設計和網頁設計等新媒體設計也要加入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實踐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儲備力量。第二,對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未來走向進行深入調查,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進行積極創新和改進,對新媒體設計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以后發展的范圍擴大性和可能性進行綜合權衡。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方向和內容進行綜合研究。第三,結合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和本校的實際情況,根據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特征,與社會實踐進行充分結合,培養出專業的技能人才。創建出完善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第四,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對新媒體設計相關內容進行講解;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生要高質量的完成新媒體設計的學習。要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型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發揮。根據當前市場需求以及就業方向,對過去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理念進行恰當的調整,指導學生對當前社會發展形式和市場需求趨勢進行學術上的分析,更新學生的知識結構,給學生提供更好的考研和就業機會。
結語:我們必須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的知識結構進行深入探討,對視覺傳達專業教學的知識和內容進行考量,制定出最佳的教改方案和視覺傳達專業培養目標計劃。制定出新的專業課程,還要在現有視覺傳達專業課程中投入新的教學手段,力求滿足新媒體相關設計在考研和就業市場上的需求。使我國制造業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方針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錦.數字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趨勢[J].納稅,2017(36):145.
[2]齊王君珂.淺談數字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跨界與融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7( 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