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誠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的推進,我國經濟水平有了飛速的發展,一系列的產業隨之興起,特別中國制定中國2025的行動綱領后,我國的社會、經濟改革要提上一個臺階。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都離不開電子技術。如果想要電子技術更好的發展下去,那么就需要抓緊對人才的培養。如果想要培養好人才,那么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課程就需要改革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在課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創新等,這樣才能培養出與時俱進的人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才能培養出可以順應時代潮流的人才。
關鍵詞:電子技術;課程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 2018 )12 - 0067 - 01
1 課程分析及改革
1.1 中職課程模式的現狀分析。由于現在的中等職業學校一般招收的對象是應屆初中畢業生,學生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很難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從專業層次上一般分為理論和專業實訓課程這二個層次,課程安排上采用按照專業體系和通用要求設置課程。這種課程設置重視理論傳授,較大比重傾向于理論教學,與培養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不相適應,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一致。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現有的課程設置存在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1)理論課與實訓課安排不合理。學校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要求學生立足理論依據,按照傳統的辦學思想嚴格地編排課程內容,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訓課程的重要性。
(2)設置的實訓課程與社會市場所需的技能人才培養目標不相符。中職學校開設的電子類課程與高職院校所開設的課程沒太大區別,不同之處在于中職的教材是高職教材的簡化版,因此導致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學內容無法與后續所學的專業課程銜接,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畢業以后可能從事的工作并與之適當的調整。
(3)教學方法落后。這兩年的中職課程模式雖然在不斷的改變與改革,但是還是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比如老師們沒有學習新的知識,教材相對來說也比較陳舊,所以學生們并沒有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學習。而且,在實際工作中,現代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從整體看發展緩慢。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不斷的刷新改變電子技術應用的發展,教材中采用舊的學習方法和舊的教材內容,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創新以及對教材內容更好的理解。
1.2 進行課程改革。由于電子技術專業應用課程的落后,所以,進行課程改革非常的重要。在進行課程改革之前,可以對學生做一個市場調查,對中職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明白學生們希望上一個什么樣的課程,怎么對學生進行授課,學生才可以接受,將調查結果整理后分析,并做出相應的改革以及創新。此外,還可以咨詢專家的意見,在授課期間可以請企業的技術人員對學生們進行授課,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
1.3 課程設置與精品課程相結合。課程改革是針對所有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改革是以技能訓練為主,加強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中心,以技能訓練為本位的教學理念。整合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知識結構。此外還需要設置精品課程,精品課程就是將優秀的教師與學生選拔出來,進行討論、分析,這樣他們會獲得更多的知識。中職學校需要帶領教師團隊外出進行學習、企業掛職,將有關電子專業技術的專業內容學的更加透徹,對于新的知識又可以有一個新的理解,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范圍,這樣才能將中職學校的學生培養好,授予他們新的知識,讓他們對所學內容也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2 人才的培養
2.1 專業引領,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中職學校電子技術專業課程的改革中,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專業素養在課程教育中很重要,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才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從教師那里學習到的.所以教師的專業素養對學生的學習工程中非常的重要。如果想要建設一個好的教師隊伍,中職學校可以定期帶領教師們去參加電氣技術的研討會,或者帶領教師們向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學習,這樣教師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來傳授給學生們,學生們所學習到的知識也就更多,更加豐富。教師們還需要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運用新的技術代替舊的技術,這樣學生們才可以與時俱進,學習到新的方法。
2.2 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國家如果想要發展好電子技術領域,那么就需要培養電子技術的人才,而中職院校正是培養人才的好地方,中職院校擁有龐大的師資團隊以及先進的設備來培養人才。中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會讓學生們自主進行學習,然后共同完成任務。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對企業任務有一定的了解和實踐,不一樣的項目,會有不一樣的知識,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合自己,喜歡的項目,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有動力。中職學生們與教師們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教師們也可以在學生們身上學習到一些知識。
2.3 教學實踐。在明確了學校電子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后,對企業進行充分的考察調研,從而確定了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案,在了解企業崗位需求的基礎上重新對課程進行改革。
(1)電子技術專業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實訓課和選修課相結合。其中以實訓課為主,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公共基礎課程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選修課程作為專業知識的延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2)針對企業實際所需的崗位和技能,學校應改變對學生學習的考核方法。結合校內實際情況,要求學生扎實理論基礎知識并掌握最實用的一門技術,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理論加實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能夠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
(3)主干專業的課程應采用基礎理論、裝配和維修并進的方式展開。這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再通過理論加實踐,對產品進行裝配調試、維修。開設多種類型的電子專業課程,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如家電維修、手機系統編程等實用性課程。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的實訓實踐同樣很重要,學生們在學習了理論知識后,在實踐中不一定可以很好的應用,所以在將理論知識傳授后,需要及時帶領學生們進行實踐,這樣學生們才可以將所學內容徹底弄明白。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踐,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對電氣技術這門課程有一個更好的了解。
3 小結
各種實踐結果說明課程改革與創新對電氣技術應用有很大的提高,課程改革后,學生們對電氣技術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并且學習到了一些新的知識,這樣在他們未來的發展中很重要,他們以后也會為電氣技術領域有很大的貢獻。學生們現在都學會了自主創新,這也是課程改革后帶來的好處。在課程改革中,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給學生們分配下去的任務讓學生們自己對完成,并且在完成后反思自己在做任務過程中的不足與優勢,不足需要改進,優勢需要繼續發展下去,這樣課程改革與創新才有意義,才能達到電氣技術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小方.《電子技術應用》課程的形成性考核體系的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3(08)
[2]戴龍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模式改革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