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摘要:高職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高職電子信息專業應該以能力為本位、以市場為導向完成教學改革,以適應市場對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具有實踐性、實用性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于電子信息專業當中,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升他們綜合職業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編寫一體化教材、實施教學改革以及建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四個方面闡述了在高職電子信息專業教學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高職;電子信息
中圖分類號:TNO -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168 - 01
在電子科技產品更新換代加速、電子信息技術日益成熟、不斷進步的信息技術時代,企業發展、技術創新都離不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應該緊密貼合企業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在全新教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引領下展開教學改革。實習教學和理論教學并重的一體化教學作為一種全新教學模式,促進了傳統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的轉變,給學生提供了在主動實踐當中增長能力的機會。在高職電子信息專業實施一體化教學是為現代企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需要。那么,高職院校應該如何構建起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呢?
1 “雙師型”教師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保障
構建起適應當前社會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則離不開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重要保障。電子信息行業發展迅猛,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設計理念新、技術難度大,培養一支基礎理論知識扎實、企業實踐經驗豐富、教育理念先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迫在眉睫。高職院校應該從制定完善的雙師型教師培訓制度、合理設置雙師型隊伍培訓課程以及聘請行業內技術專家做培訓講師等幾方面做起,構建起合理、系統的電子信息類專業雙師型教師培訓體系。高職院校要建立起針對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科學評價機制,通過包括學校、企業、學員在內的三方評價機制給出參訓教師中肯、全方位的評價,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培訓體系,培訓出擁有雙證、具備雙能、涵蓋學校、企業雙來源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2 編寫適合于電子信息專業的一體化教材
理實一體化全新教學體系的構建有賴于雙師型教師作為教學順利實施的保障,而適合于電子信息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教材則是教師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重要載體。但當前高職電子信息專業傳統教學存在職業特色不明顯、教材內容陳舊,無法緊跟當前電子信息類產品的發展形勢以及教材內容無法做到和電子行業特有工種職業鑒定標準有效銜接的弊端。因此,高職院校必須以能力為本位、以項目為引導,并將職業實踐作為教材的主線,編寫出一套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的一體化教材來。為了編寫高質量、有應用價值的理實一體化教材,教師應該深入企業對相關職業崗位展開調查,將不同崗位所需能力、知識進行分析、整合。教材編寫應該由專業教師、電子信息企業當中的行業專家共同完成,在明確教材編寫思路、確定教材框架結構的基礎上確定知識點、技能點,并多途徑搜集素材,最終完成包括紙質教材、活頁教材以及軟件教材在內的立體化、理實一體化教材的編寫工作。
3 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實施課程改革
行業涵蓋范圍廣、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的電子信息類行業需要的是能夠適應崗位需求的既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又擁有較強實踐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在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理實一體化教材的引領下,教師要轉變“先學后做”的陳舊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學做合一的全新教學模式,讓高職學生在學中做,在做的同時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在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改革進程中,教師應該打破專業課程體系的限制,設置包括文化基礎、專業核心課程以及綜合素質拓展類課程在內的課程模塊,并結合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合理設置各項綜合實訓課題。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選擇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可以充分激發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以理實并重的專業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
4 建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在高職電子信息專業實施一體化教學,除了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編寫富有職業教育特色的理實一體化教材以及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進行改革之外,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也是一體化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環節。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首先表現為評價參與主體的多元化,除了傳統的教師、學生之外,高職院校還應該成立由相關領導、教學名師等組成的管理、教育主體,由二者依據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共同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另外,高職教育直接面向就業,對于教學質量的高低,用人單位最具有發言權,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優劣正是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具體體現。評價的目的在于通過評價反饋信息,促進教師的反思,進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不斷的評價、反饋、改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高職電子信息專業的教學質量才能得以不斷提升。
總而言之,一體化教學在高職電子信息專業當中的實施,促進了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為企業培養出了大批既擁有扎實理論知識,又具有較高實踐操作技能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實現了入校即入企、畢業即就業的學校和崗位的無縫對接。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其極高的實用價值,值得在職業類院校不同專業課程教學當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楊燕.工學結合模式下電子信息專業一體化教學探索——以《高頻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1,(8):179- 180.
[2]趙宇昕,梁德厚.高職“一體化”教學體系的搭建——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為例[J].魅力中國,2016,(16):215 - 215.
[3]劉焯峰.高職電子類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探討[J].職業技術,2013,( 12):43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