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對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民辦高校也加大了對課堂教學的重視力度。為了提高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民辦高校不斷的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因此,相關研究學者提出了過程化教學,并對過程化教學進行探討及分析。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學改革;過程化教學
引言
某教育學家曾經說過,若是想要改善或是優化學校學生成績不理想,留級效率高的現象,就要對整個學校的課堂教學進行整體優化。過程化教學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尋找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的最佳方案,并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過程化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從而使教師與學生不必在課堂教學中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那么“怎樣才能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合理組織就可以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又可以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便成了相關研究學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過程化教學模式的出現,有效的解決了此類問題。要想在民辦高校中實現過程化教學,就必須要加深對高校學生自身情況的了解,從而制定出最佳教學方案。大部分民辦高校的學生成績都比較低,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我約束的能力都比較差,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自我約束力以及課后的自主學習能力”便成了民辦高校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據調查顯示。過程化教學可以有效的對民辦高校學生進行監督,以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認真性,從而促進了課堂教學任務以及課堂內容完成效率的提高。因此,民辦高校將過程化教學融入到教學課堂中,并對其進行探討。教學過程主要是將民辦高校本學期的課程分為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率進行考核,督促學生在每個階段都要進行學習,改善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懶散狀態,從而提高高校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
1 讓學生充分的做好課前準備
高校開學的第一堂課,教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將該課程本學期的考試方式講清楚,并對本學期的考試方式與之前的區別進行講解。考試的具體內容由平時成績、隨堂測試、期末成績三部分組成。學生的平時成績是由課后作業的完成效率、課堂表現以及課前準備的是否到位所決定的,并且占據了總成績的25%。若是學生在課堂上出現打鬧、玩手機、聊天等不良行為,將在平時成績中扣除分數。隨堂測試就是本學期期末之前的4次隨堂測試,并且占據了總成績的20%,4次測試的平均分便是隨堂測試的總成績。期末成績就是本學期期末的最后一次考試,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占據總成績的一半。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提前做好該學期的課前準備工作。
2 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時刻對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效率進行觀察,而且部分安排在下午的理論課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犯困的狀態,再加上理論課的課堂比較枯燥,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也不利于課堂教學任務以及課堂內容的完成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有趣的課堂活動,進而緩解學生犯困的現象。教師也可以提出難易度比較適中的問題,并且改變傳統“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回答,充分調動了學生對課堂內容主動思考的能力,在增加課堂氣氛的活躍度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3 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
教師應根據本學期每個階段不同的教學內容,再結合學生課堂學習的不同情況,定期的對學生進行試卷考核,在考核之前要督促學生有效率、有計劃的進行復習。教師的考試方式應該根據課程內容以及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決定,既可以選擇機考,也可以選擇筆試。教師要確保試卷的難度要符合課堂的的教學情況,并且能夠保證努力學習的學生成績好一些,不夠勤奮的學生成績要在平均分以下。這樣才能有效的督促不夠勤奮的學生更加努力,努力的學生繼續保持。在過程化考核工作結束以后,教師要以“公平公正”為宗旨,用成績說事。教師在批卷的過程中,要根據卷面情況給予成績,不能加入人情分。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不足之處,也可以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認識到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不足,教師也應該對學生不能熟練掌握的地方進行細致的講解。
4 過程化教學的作用
民辦高校的傳統教學模式比較枯燥、也比較單一,導致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了厭煩的心理狀態,甚至學生在課堂中出現了睡覺、玩電子設備等不良行為,嚴重的影響了民辦高校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教學改革后的過程化教學模式有效的解決了此類情況,也有效的幫助學生制定了階段性學習計劃。在過程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培養模式,并且可以針對實際情況制定獎懲政策,對于課堂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與同學們共同討論,提高了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過程化教學也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進行合理的規劃,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過程化教學在民辦高校的教學課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教學改革的時間比較晚,但過程化教學的教學成果卻很明顯。合理的過程化教學有利于提高高校課堂教學任務以及課堂內容的完成效率,為民辦高校學生以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孫玲.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考[J].品牌研究,2018(06):231-232.
[2]彭亮清,劉遠軍.基于過程化考核的教學模式設計[J].福建電腦,2018,34(06):46-47.
[3]黃雪琴,耿強,董閣.基于過程化考核的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電子商務,2015(05):81-82.
作者簡介:
柴婷,女,滿族,1987年12月,河南省洛陽市,山東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現任職于山東現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