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本勝
摘要:《論語》里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優良教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就是教師手里的利器。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各種知識融匯各種新方法探索和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作為一名堅守教學一線的初中物理教師,我們必須積極擁抱時代大潮,堅持學習,提升自我,積極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綜合運用多種緊跟時代步伐的教學手段,緊貼教學大綱,堅持目標導向,培養靶向思維,有效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理想狀態。
關鍵詞:初中物理;目標導向;靶向思維
物理教學就是一個格物致知的自我提升過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局限于教師用粉筆、學生用紙筆進行演練推導,顯得方法單一,過程枯燥。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教學設備的研發和運用為物理教學帶來勃勃生機。教師如能挺身入局,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掌握各種新教學工具和方式,綜合運用,演練精熟,必能提升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能,鞏固教學成果。
一、結合信息技術,用好微課教學,讓物理課堂“動起來”
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潮流給我們改進物理教學方法提供了很多平臺支撐。微課就是貼合物理教學本身特點,基于初中學生認知規律,運用信息技術,播放簡短視頻,激發學生興趣關切點,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視頻教學內容短小精悍、重點突出、簡潔生動、形象具體,很好地結合了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愛好新奇的天性,能夠有效激活初中物理的課堂氛圍,極大提升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初中物理教師能將微視頻教學有效運用到課堂導入、課堂教學以及復習鞏固的各階段,必將全面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現代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性的支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之下,各種新型教學手段的運用,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創新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就初中物理的教學而言,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微課教學的形式,激活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和傳統落后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微課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夠使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更加豐富有趣,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
二、以教學生活化為導向,提升教學趣味性
任何學科都來源于生活,在加以總結、精煉、提升、系統集成、規律提升后再授予學生,服務生活。在生活實踐中物理學科逐步發展。可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學習物理探索物理的熱情更加高漲。《論語》里面主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意即鼓勵學生多思考身邊觸手可及生活中屢見不鮮的日常現象,發現現象,思考原因,總結規律,自我提升。我們新時代的物理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們善于觀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象,例如觀察鐘表的運動,進而了解運動的原理。物理教師也要貼近生活,悉心發現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現象,并要將這些物理現象導入到課堂上,使學生更加輕松理解知識概念。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現象是學習物理知識不可或缺的第一手形象具體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為學生積累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素。教師更應該有效地利用這些生活素材,并對應開展具體實驗,使學生學習體會更加深刻。
三、強化目標導向,提升靶向思維
古語說“有志者,事竟成”,說的就是目標導向的重要性。如果一開始就樹立了錯誤的目標,那么再努力也產生不了好的效果。新時代物理教學的目標是強化學生物理知識的系統集成,而后思維得到有效訓練,素質得以有效提升,成為一個懂生活、會生活、愛生活的人,而不僅僅能成為會考試的“機器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全面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必須正確認識學生的基礎有差異,學習能力各不同,要引導每位同學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合理目標,萬不可凡事一刀切。要多鼓勵以提升學生能動性,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習熱情,綜合提升素質。幫助學生認知自我、悅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開展素質教育,就從最基礎的做起,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教育方式,比如在課堂上,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適當提出有難度的問題,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提出相對比較簡單的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不要立即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讓其他學生參與到中間,積極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之后,鼓勵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多讀課外書籍,增長自己的學識和見聞。在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或者教師對于他們進行課外輔助工作的同時,鼓勵學生多提問,不僅解決課堂上的問題,針對課外知識也多加提問,鞏固他們的知識,讓每位學生的知識架構逐漸達到相應學段的臨飽和狀態。通過以上的一些措施,要求所有的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合理目標,讓有潛力的學生也能夠得到特殊的發展機會,也讓基礎較差的同學不自暴自棄,也能找準自己的存在坐標。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教師也要注重自身教學語言表達的趣味性、準確性、嚴謹性,記住溝通原則中“不在于你講了什么,而在于別人聽到了什么”,這個原則運用到教學上最適合不過。課堂上要努力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注重實驗教學趣味性和嚴謹性、知識性的高度統一,準確運用動畫模擬等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講授各章節之間過渡要自然,銜接要貼切。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優化學習內容及其方法,而且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以及廣泛與實踐相結合,做到學生在物理中感受到生活,生活中體驗物理,進而鞏固提高教學效果,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