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瑜
【摘 要】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所要探索的問題。首先,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自己的教學進度,其次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的目標與內容進行教學,將學生的學習效率作為課堂的教學效率,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這樣的條件下,構建高效課堂不僅僅是對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也是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精神更加集中。本文將從“深化改革,高效輕負”這一方面提出一點想法。
【關鍵詞】改革 高效輕負 語文高效課堂
一、豐富教學課堂
高中語文教學無論對高考成績還是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都尤為重要,應該受到足夠重視,但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語文往往屬于邊緣化的學科。課堂上,老師盡其所能地在傳授知識,但是大多數學生都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究其原因,語文教師沒有重視語文教學,只是把語文教學當作分數上的追求,所教授的只是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沒有將自己融入到語文教學之中。
而對于語文教學來說,一些優美的文章其實是可以打動學生,對學生未來情趣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因為對分數的追求,許多優美的文章都被老師肢解,甚至一些文章不再提及,這無疑是錯誤的。
如果要想減輕學生的負擔,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美的文章進行講解,將課堂豐富起來,使學生在精神上得到滋潤,消除應試的負擔。雖然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我們沒有辦法忽視應試的重要性,但語文教學是比較講究感覺的,所以講解一些美文,對學生日后成績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除了對美文的欣賞,課堂內容的豐富也需要依靠教師的努力。老師需要將自己的課堂豐富起來,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文章進行模型的構建,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二、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
對語文教學來說,文章的講解是無法忽視的一個方面。在上課之前,老師需要對接下來的課程有所選擇,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所以老師應該選擇一部分進行教學。而在上文中也提到了,美文的教學對學生未來情趣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語文課本中,什么叫美文?一些古人的著作,言論都可以算作是美文,就算是《論語》也可以作為美文。以《論語》為例,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將孔子所說的話與當時的背景相結合,將《論語》的教學變成講故事。在枯燥的高中課堂之內,一些故事的講解無疑可以刺激學生的興趣,而學生興趣的提高也在另外一方面提高了課堂的效率。當然,講故事是完全不夠的,教師也應該把《論語》中的語句與后世的一些典故、著作相結合,拓展學生的見識,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無疑會更加的靈活。同時,一些國學著作是古代文人的智慧結晶,是屬于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從精神上來說,比一些翻譯自外國的文學更加能夠激動人心。
三、教學情景的設置
無論是什么學科,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情景構建。語文學科作為文科類學科,構建情景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這對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教學環境進行布置,使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進入到構建的情景之中,同時一些圖片,音樂,影視的運用也有利于教師教學進度的推進,使學生在不疲勞的情況之下,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情景的設置是在精神上影響學生,是一種精神的教學,和死板的答案不一樣,這種精神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去思考,主動去建立情景,可以說,情景教學是作為一種方法論而存在的。
四、顧及學生
在高中的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到這一方面的情況,不能夠都是一樣的要求。因為學生的基礎不一樣,能力自然而然都不一樣,同樣的任務,很有可能一部分人無法完成。雖然老師可能會意識到學生能力不一樣,所以不會怪責,但對學生自信心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而又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基礎較好,所以接受能力較強,一些問題完全無法吸引他們的興趣,長此以往下去,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興趣。從以上情況來看,教師應該在不打擊學生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把自身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出來,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會受到信心、熱情等等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不同的要求不能夠演變為一種對學生的歧視,至少不能夠讓學生有被歧視的感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把握好這個度。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
課堂教學的提高是無法離開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尤其是在信息時代,語文教學的模式更應該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進行改變,最最重要的便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的精神會更加地集中,對學習的熱情也會有很長時間的保持。同時,在經歷了枯燥的學習之后,學生自然而然會有所疲憊。在語文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在視覺上得到放松,不用再一直盯著黑板,而且因為利用了多媒體,所以教學也變得更加形象,所以學生精神上的疲勞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最后,因為多媒體技術的存在,教師對資料的收集也將變得更加容易,課本的內容也可以變得更加靈活。
語文的教學其實是一種終身的教學。在高中,老師應該要注意學生精神上的熏陶,為學生氣質的培養奠定基礎,同時也要尊重學生自身,不能夠打擊學生。
參考文獻
[1]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途徑探索[J]. 乃堅業. 漢字文化. 2017(11)
[2]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 馬素梅. 學周刊. 2014(06)
[3]也談高中語文新課改[J]. 申文標. 華夏教師. 2013(05)
[4]談談高中語文課堂的背誦教學[J]. 施雪琴.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