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宏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使語文教學煥發出奪目的光輝,產生了偉大的藝術魅力。它不僅能增強課堂上的趣味性、藝術性,還能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深化感知,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興趣;形象;交流;體驗教學效率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教學平臺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作用。它那聲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創設了優美的課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使語文教學煥發出奪目的光輝,產生了偉大的藝術魅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提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整合。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目前,隨著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領域中運用范圍和頻率的擴大,它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逐漸顯現出來。
一、多媒體創境,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和積極的情感時,就會從內心迸發出向往和求知的強烈欲望,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學習活動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這一點,多媒體教學就有它獨特的一面:采用新穎的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多媒體展現出來的生動直觀的課堂教學實例遠比教師口頭描述精彩、完整,大大便利了學生學習,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直觀演示,變抽象為形象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尤其是中、低段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東西。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使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了。如《望廬山瀑布》一詩中所描繪的廬山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教學時,可根據各個教學重點環節,利用錄像分別再現定格畫面。像這樣運用錄像資料來展現其真實畫面,學生才能真切地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美麗和壯觀,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才有破竹之勢,學生的能力才能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三、入情入境,啟發心靈交流
我常有這樣的閱讀體驗:當讀到文章感人的地方,往往會鼻子一酸,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原始的感動。我想,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閱讀時我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體驗,我已經與文本進行了深入的心靈交流。這樣的閱讀才是全身心投入的閱讀,才會讓人感受到閱讀是愜意美妙的,是幸福溫馨的。但學生缺乏閱讀語感的積淀,對一些閱讀材料往往感悟能力不強,影響自主式閱讀的進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促成學生與文本心靈交流、喚起鮮明的“內心現象”,使學生也深得文章旨趣。
《廬山的云霧》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廬山云霧的變化萬千,奇美幽靜,我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在圖中注上形容云霧的詞語,然后再讀課文,劃出描寫廬山云霧特點的詞語。為了讓學生完全入情入境,感受廬山的幽靜,感悟云霧的神秘,我運用多媒體,讓學生閉目聆聽描寫“廬山云霧”的錄音。錄音中悠揚的音樂,夾雜著清晨山中鳥叫的聲音,還有動情的描述。音樂的強弱,語調的高低讓學生眼前展現出了廬山云霧的美:時而如白云從身邊撫過,時而又如傾瀉而下的九天瀑布.學生投入地聽了,身臨其境。在談感受時,有的學生發自內心的說:“我仿佛置身于那神秘的云霧中。”還有學生說:“我一定要到廬山去,親眼看看那神奇多變的云霧!”至此,學生的感情體驗、心靈交流可謂是水到渠成。
四、注重拓展,深化學生體驗
想象力的基礎首先是豐富的感性知識。其次還要有對具體形象的生動語言描繪的能力和對感性知識重新組合的能力。電教媒體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教師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培養學生語言的描繪能力和組合某種形象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決不可滿足于僅僅利用感性材料達到教授知識的階段。
五、利用網絡,增加學生閱讀量
語文學科是個涉及范圍很廣的特殊學科,天文地理,無不涉及,而單靠教材中所介紹的內容,完全滿足不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利用網絡來彌補不足,網絡也恰恰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
在課余,教師可以推薦和課文有關的網站,讓學生利用搜索網站進行網上觀看。如在像魯迅的作品,學生對他的了解比較少,要想深入了解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的思想,了解他在文壇上的重要地位,還需要進一步閱讀他的作品,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此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百度等搜索網站查找有關他的生平資料、閱讀他的小說、散文、雜文,及一些人對魯迅的評價等文章。通過了解作家及相關的作品,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網上閱讀,既節省了金錢,又節約了時間,而且網絡資源的豐富性是一般書籍所無法與之相比的。
總之,在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信息技術,將其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大程度的滿足學生視、聽等感官的需求,激發孩子的興趣。它不僅能增強課堂上的趣味性、藝術性,還能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深化感知,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