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周珍
一、教學主張
教學中,我認為教會學生探究比教師講解更重要,學生經歷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識的內涵,學得才牢固。所以,我的教學思想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為手段,以知識點整理為主線,輔以收集錯題糾正錯誤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運算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知識既是分數加法減法運算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以后六年級學習分數、百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但在研讀教材時,卻發現教材缺乏了兩個知識點:一是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計算;二是整數減去真分數的計算。而這兩個知識點又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同時,在學生學完新課后的練習中,發現學生在這兩個知識點錯漏百出,因此,根據學生新課練習出現的錯題和算法弊端,整理出錯題類型,并結合課本100-101頁練習二十五,設計了本練習課。
三、學情分析
學生基本掌握簡單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分數連加的簡便計算,但是有些學生對加減混合的簡便計算、減法性質的應用、整數減去真分數的計算還是存在問題,在易混、易錯的知識點上錯漏百出,特別是不能根據算式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缺乏優化解題的策略,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一起找出出錯的結點,及時歸類追因,對癥下藥,強化練習,防止負效應。
四、教學目標
第一,經歷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課堂練習、作業錯例的收集,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錯題的學習習慣。
第二,通過分析、比較、糾正、歸納的探究知識過程,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計算能力。
第三,學會靈活選擇簡明、合理的計算方法,逐步建立優化的數學思想。
第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五、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靈活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
六、教學理念
整理收集錯題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錯題往往是學生的知識漏洞。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錯題進行整理分類、分析、糾正、歸納,找出并解決存在問題。再根據存在問題設計練習題,做有針對性補救,這樣不但避免了題海戰術,減輕了學生負擔,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作為教師,我們應站在為了學生發展的高度,深入地挖掘蘊藏在教學中的一些寶貴的元素,積極引導學生探索實踐,那么,學生將獲得更多寶貴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學習經驗,將會得到思維能力的提升?;谝陨系姆治觯竟澱n的教學分為四個環節:一是歸類探因,解決困惑;二是強化練習,反饋糾正;三是小測檢查,自我評價;四是依據學情,合理拓展。
七、教法:錯例掃描——搭建探究平臺;
問題引導——指明思考方向;
題組練習——尋求合理方法;
課堂檢測——收獲成功經驗。
八、學法:錯例收集——在剖析中發現問題;
題組練習——在對比中解決問題;
糾錯反饋——在反思中理解問題;
回顧反思——在總結中內化問題。
九、教學準備:課件
十、教學過程:
1.歸類探因,解決困惑(18分鐘)
【設計意圖】1、收集典型錯題,在錯題上面做些文章,透過錯題發現有關問題,變“廢”為“寶”,讓“錯題” 成為教學資源,并能積極探究錯因、訂正,做到對癥下藥,治根治本。2、梳理知識,明白算理,優化解題策略,掌握分數加減法計算的技能技巧。滲透數學的優化思想。
2.強化練習,反饋糾正(8分鐘)
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先觀察題目的數和符號的特征,再計算)
【設計意圖】一是,鞏固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性質的正確運用。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做題習慣,優化解題策略。通過練習反饋,再次查錯因糾正,做到防微杜漸。
3.小測檢查,自我評價(6分鐘)
【設計意圖】檢測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4.依據學情,合理拓展(5分鐘)
5.總結回顧,歸納提升(3分鐘)
第一,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你認為哪些方法對你有所啟發?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自己心得,提煉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6.布置作業,深化鞏固
第一,必做題:書P100第的1、2、3、6題。
第二,選做題:書P101的第9、10題、七巧板。
【設計意圖】分層設計作業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的運用,選做題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7.板書設計:
8.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練習課)
第一,看(數據、符號特點)
第二,選(方法)
第三,算(結果是最簡分數)
十一、教學反思:
1.練習課不是極限于為做題而練習。
練習課要做到有的放矢。把學生的困惑問題挖出來,練學生易混易錯的,講學生想不到的、理解不深不透的,既要讓學生“熟能生巧”,又要防止學生“熟而生厭”。
2.錯題集作為教師因材施教的依據之一。
首先必須正確看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并充分挖掘錯題的資源價值,使之獲得再利用。善待錯誤,變廢為寶。通過了解學生知識漏洞,找出學生的存在問題,并根據存在問題設計練習題,做有針對性補救,避免了題海戰術,減輕了學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