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芹
摘要:在初中階段,數學課程的學習既重視邏輯思維,又重視基礎性理論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沒有科學性的教學策略,教師是很難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由此,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著重就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性策略進行了如下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教學策略;探析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可以說這其中既有關于計算的基礎知識,也有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提升知識,還有實踐與綜合應用這一拓展部分,全方面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思考過程。而這一過程則需要教師在教學策略上進行優化,一旦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學生應對各類知識的能力也就有了保證。那么如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呢?
一、注重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不注重基礎。要知道在考試中,基礎題的分數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而剩下的難題也是需要牢固的基礎知識來作支撐進行思考的。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是提升教學質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在考試或練習后,在對錯誤題目進行總結之后,所反饋出的結論通常是基礎性錯誤居多。此外,很多學生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太過粗心大意,審題不夠仔細。尤其是以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前幾道為主,這幾道題目往往考察學生的基礎性知識,但是正確率卻不盡如人意。我認為這其中的根源不僅僅在于學生的粗心大意,還有基礎知識不夠牢固的原因。對于要牢記的知識點沒有百分之百的掌握才導致在答題時出現計算錯誤,這樣學生自然無法答對題目,而試卷的分數自然也就不理想。所以,教師應該格外重視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并讓學生充分掌握,這樣才會真正讓教學質量得到質的提升。大多數的學生都被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這一問題所困擾著,這種現象也讓許多教師感到擔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更應該重視基礎知識這一板塊的指導。為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第一步可以通過列舉整本書的知識結構,來讓學生進行系統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對整本書的知識進行劃分,讓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一定了解。然后,再根據這一情況進行改善。這樣讓學生對于自身的學習情況有了初步了解。第二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于自己的薄弱處來各個擊破,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去再次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并且讓學生總結,整理錯題,自行理解并且熟練運用。做到了這一步,教師的最后一步也可以開始實施了。也就是在作業或試題評講時,教師要始終堅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教學目的,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還可以趁熱打鐵,布置一些難度更高的題目,讓學生練習。這樣,不僅有利于讓學生保持思考的狀態,而且還可以促進對學生實際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
二、引導學生正確地運用學習輔導性工具
當今時代,網絡的普及給學生查詢學習信息提供了便利。然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很容易受外界的各種誘惑影響,加上自身安全意識的薄弱,導致他們輕易地獲取一些不良信息。而這其中網絡的影響大多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學生的學習上,隨著第三教學平臺的興起,再加上對比起現實生活中的報班補課,一對一教學的費用高昂,在網絡上選擇上網課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多了,這些網課利用低廉的報價或者免費聽課來吸引學生,導致許多學生都對于在網上補課而趨之若鶩,可這種現象卻導致現實課堂的地位受到沖擊。學生盲目地依賴網絡課程,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導致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缺乏活力,不利于課堂質量的提高。容易浪費學生的時間,消磨他們的精力。
二是學生的娛樂上,如今各種網絡游戲層出不窮,學生一旦沒有處理好娛樂與學習的輕重關系,便容易沉迷到各類網游的虛擬世界里面,對學習提不起興趣,這導致的后果便十分可怕了。而過度依賴于這些網絡學習工具是不利于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培養的,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課堂學習為主,合理運用網絡工具。
教師作為引導學生逐漸擺脫對網絡工具依賴的關鍵性角色,需要教師重視引導,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盡管學生在課余時間經過上網課來提升自己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其中卻需要教師的把關,教師畢竟是這一學科領域的長者,了解的總是比學生豐富一些,考慮的也較之學生要更全面一些。所以教師在了解到學生有上網課的情況時,可以先去接觸這一網課并與學生們一起進行討論、分析。這樣,既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在知識上有所討論,也讓學生自身得到充實。為杜絕學生沉迷游戲的這一現象,教師應充分利用班會這個融合集體的課程,在班會上播放一些社會新聞,用真實的例子敲打學生,讓他們明白后果的嚴峻與不可挽回性。這樣從根源上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從根源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學生都存在著學習拖延的現象,缺乏積極性,明明課堂上就能學習好并掌握的知識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這也是學生不重視課堂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樣也使得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尤其對于一些概念的含義學生含糊不清,加上錯過了教師當面解惑答疑的機會,這就體現在進行錯題評講時,教師會舉一反三地延伸出一些經典題型的解題技巧。這些學生不重視課堂,在知識上的遺留就會越來越多,往后的學習就可能會更吃力。
由此,我認為不妨采取“教學讓位”的辦法,也就是讓每個學生在錯題評講時上臺自己講題,教師對知識點進行補充。既保證了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吸引其注意力,又讓教師更好地進行觀察學生的狀態,適時地進行補充。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獨立進行探索,理清解題思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發揮了課堂主體的作用,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也讓教師花更少的時間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因材施教,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單單體現在學生考卷上的分數上,還應該注重日常教學的積累。由此,為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從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入手,注重細致講解,這一點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熟練運用能力。此外,教師應該始終堅持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其充分吸收數學知識,并進行實踐運用,以培養其形成靈活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