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香玲
【摘 要】本文通過“建立良好地理課堂氛圍的意義,地理課堂氛圍的類型及其特點,影響地理課堂氛圍的因素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地理課堂氛圍”等,論述了建立良好的地理課堂氛圍對于學生有效地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
【關鍵詞】課堂氛圍 培養興趣 有效學習
要使學生有效學習地理知識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熱情、主動”的情緒,營造一種“和諧、愉快、民主”的氛圍,促使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學習的有效性。根據筆者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本文談談“中學地理良好課堂氛圍的建立”。
一、建立良好地理課堂氛圍的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真誠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庇捎诘乩碚n程的綜合性強,要使學生充分掌握地理知識就需要良好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一旦產生積極樂觀的情緒,就會促進其認識事物的積極性和創造的熱情,調動各感官積極配合,使認知主動,思維敏捷”,這種狀態是教師所追求的最佳授課時機,可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良好地理課堂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全、和諧的人格。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地理學科所具有的綜合性、區域性等特點,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于一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智力、態度與價值觀、認知與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二、地理課堂氛圍的類型及其特點
1.“民主型”的地理課堂氛圍。
民主型的地理課堂氛圍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突出表現在“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學習,尊重學生的個性”等。由于學生個體差異,例如“有的反應快,有的反應慢;有的上課愛講話,有的默不作聲;有的特長突出,有的品德高尚;有的喜歡搞點惡作劇”等,所以教師不能用一把“尺子”來度量學生,要面向全體學生?!罢n堂提問、課堂討論活動、討論后的發言”等,都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才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揮。
2.“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氛圍
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氛圍是指在課堂中將各種地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課堂氛圍。課程標準指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睆膶W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學習地理。這種類型的地理課堂氛圍要求地理教師注重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以學生身邊的例子來闡明課文中的知識要點。生活化的地理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地理和將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3.“愉悅化”的地理課堂氛圍
愉悅化的地理課堂氛圍是指在課堂中,通過地理知識的學習,師生身心感到愉悅的一種課堂氛圍。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句名言“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钡乩斫處熢谡n堂中幽默的言語,幽默的例子等都會使學生的興致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覺得“樂在其中”,從而產生主動、愉快地學習。
4.“活動化”的地理課堂氛圍
活動化的地理課堂氛圍是指在課堂中讓學生參與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一是學生操作三球儀,演示日、地、月的運行;二是操作地球儀,演示地理的自轉,分別從側面、北極上空、南極上空觀察地球的自轉方向;三是查找資料、動手實驗、演示、觀察現象等。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影響地理課堂氛圍的因素分析
通過對學生問卷式的調查和統計,影響地理課堂氛圍的主要因素是教師的親和力。教師對地理課堂氛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專業素質、性格、語言”等方面。
1.教師的專業素質
地理學科的強綜合性要求教師具備多學科的綜合知識,成為“雜家”。為了讓學生在和諧與風趣的氛圍中進行有效的學習,要求地理教師:一是具備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二是具備相關學科的廣泛知識,了解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三是處理好地理學科和其他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關系。四是善于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查閱教學資料、獲取最新的教學資源。五是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僅能給出很好的解答讓學生滿意,而且能講的生動、幽默,讓學生有深刻的應象。
根據調查與統計,有58.96%的學生對地理教師按課本講授不滿意,他們希望教師能夠多講一些課文中沒有的知識,增加他們對社會的了解。
2.教師的性格特點
教師對學生“誠摯的笑臉、溫馨的叮嚀、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真誠的交流”等,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使教與學互相交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微笑、親切的眼神、幽默的發問、循循善誘的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和積極向上的求知情趣。如果教師善于給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學習熱情,富有親和力,學生就會喜歡與教師接觸,有疑問就會喜歡與教師共同探討,有利于創建民主和諧的地理課堂氛圍。
3.教師的語言魅力
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較大程度地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闭Z言是組織教學的重要手段,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說話時不但要注意“清晰、準確、有力、鮮明、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等;還要善于運用聲調的變化,例如語音的“高低、強弱、速度、節奏”等。教師不但要善于運用語言魅力,還要善于運用動作和表情來協助教學。教師的語言生動,有幽默感,有利于學生提高情緒,振作精神,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講的課文內容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更輕松地掌握課堂知識,還有利于良好的地理課堂氛圍的建立。教師引人入勝、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不但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想象能力有重要意義,而且可以增強知識的生動性和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地理課堂氛圍
1.合理安排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師授課的依據,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新課改要求“課程必須與學生的生活貼近,讓學生感受生活、感受學習過程,把學習當作生活的一種需要”。因此,地理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一是將地理教材分析到位,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挖掘出來,進行合理的編排;二是考慮如何指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記憶,如何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準確性;三是善于將教材內容轉化成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
2.重視培養學生興趣
(1)挖掘地理教材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中學生的好奇心很強,教師要善于激發、引導和強化。地理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廣,包含許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現象,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積累有趣的素材,例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氣溫的垂直變化)?!霸绱┟抟\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日溫差大)的奇觀等。(2)引用資料,補充課外知識,在興趣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引用一些課外知識,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例如:一是講日本的文化時,給學生材料“日本的六藝之道”;二是講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時,補充相關資料“世界石油危機對日本的沖擊”;“石油價格上漲的原因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海灣戰爭”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3.恰當選擇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地理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注意:一是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出發,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二是要善于設疑與指導學生質疑和解疑,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通過設疑、質疑和解疑,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三是要注意藝術性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成為表演家、藝術家,通過富有魅力的藝術化教學,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師生在情感產生共鳴,使學生在愉快之中獲得地理知識。
4.豐富教學教具使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些新穎別致、色彩鮮艷、具有動感的、突出的事物,能引起人的高度注意,產生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網絡教學等,突破時、空局限,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南極洲自然環境特征”時,我設計的情境:一是放映南極洲景觀視頻“茫茫雪海、厚厚的冰蓋、海面上漂浮的座座冰山,狂風的呼嘯聲伴著冰川崩裂的隆隆聲……”。二是優美的解說。三是誘導提問“南極洲的氣候特征是什么?”“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總結出了南極洲自然環境的特征是“酷寒、烈風、暴雪”。在教學中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和主動性。
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有效的獲取知識。因此,地理教師要善于:一是由“教會地理知識”轉變為“會教地理知識”。二是遵循“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提高素質”的原則去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三是注重良好地理課堂氛圍的建立,讓學生實現開心快樂的學習,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鼓勵學生從課外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