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高中課程改革一大亮點是新課程“通用技術”的增加,其已經落實到普通高中實施教學。如何有效教學“通用技術”課程,是當前教師面臨的第一問題。本文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落實到通用技術的實踐教學中,希望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技術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通用技術 課堂教學 技術素養
高中課改一大亮點,是新課程“通用技術”的增加,作為高中課程中全新的科目,如何做到有效的教學是教師首要面對的任務。在通用技術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建設學生個性發展。通用技術是一門“實踐、綜合性強、培養創造精神”的一門學科,對個人的長遠發展和我國的偉大復興起到積極的作用。筆者根據執教的經驗,通過讓學生喜愛通用技術課程開始,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做出新探索和積極的嘗試,期許能夠為教育一線工作者提供具有理論價值的參考和實踐教學的借鑒意義。
一、創設情境導入,引起學生注意
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好奇是學生最大的驅動。因此,課前備課時,首先要依據課本的內容為基礎,再根據學生的喜好及認知水平,設計教學內容,另外,通過設計不同的熱點,來激發學生的課堂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讓他們以輕松愉悅的心態學習通用技術課程。
多媒體是集聲光、圖像、音頻、文字于一體的教學工具,具備直觀、形象的特征,利于學生理解能力,是抓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最佳工具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在通用技術課堂導入多媒體視頻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時,我通過用多媒體技術呈現一段“神六”上天的視頻,觀看完視頻后,向學生提問:神六的上天,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得出結果。學生的積極回答后,教師結合案例進行教學說明技術發展的重要性,特別當代社會發展及建設的過程中技術所占據的重要位置。
二、精選教學素材,充實課堂內容
興趣是維持學生持久學習力的最大源動力。學生不感興趣、不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課堂內容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聽講,課堂教學也不會高效化。基于此,在通用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可不一定局限于教材內容的本身,因為,通用技術的內容大多數都貼近生活,教師可以對教材的內容做出科學合理的優化調整,適當增加一些素材,讓課堂的學習氛圍變的生動活潑,積極向上。
例如,在講述“技術的性質”的兩面性時,可以通過“農藥DDT”案例說明在農業生產中應用DDT農藥的過程中,發現DDT農藥在除掉害蟲的時候,同時也造成益蟲和益鳥的死亡,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對我們人類和動物造成傷害。在現實的案例中讓學生感知技術的兩面性,案例的教學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又如,在技術試驗一節課上,筆者在課前收集施工場地的廢棄的安全帽,在課堂上進行實物的演示,對安全帽進行破壞,同時,讓同學回答這是屬于那種技術試驗的方法,然后,簡明扼要地為學生進行正確的技術試驗,讓學生深刻地認知到技術試驗在現實生活的作用,把現實生活中所接觸的技術內容,以案例的方式在課堂做到充分的體現,不僅可以讓學生能直觀地了解技術試驗的重要性,還能激發學生對技術問題的深入思考,在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使得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體會到技術就在日常生活中,從而產生學習技術的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
三、注重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通用技術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調整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重視實踐操作技能、輕視忽略創新設計的教育觀,注重均衡全面的發展,促建理實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基于全面發展的需要,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喚起學生的構思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綜合性的提高,從而實現高效、實踐、全面、優質的通用技術教學課堂教學。
在《技術的一般過程》教學過程中,筆者安排了兩個教學步驟,第一,在設計的一般過程中不同的重要節點理論進行闡述;第二,學生根據課前布置的內容:1.兩人一組為單位;2.制作什么作品自定;3.材料準備,木頭、塑料、毛竹、硬紙板等;在第二步驟,學生在教師講解的設計的一般步驟的基礎上,進行課堂的實踐操作,教師動態化的巡回指導講解。一節課的下來,多數同學做好了自己設計的作品,作品的類型可謂五花八門,其中有書架、小凳、相框、衣架等等;筆者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自己介紹作品的特點和應用途徑,而后,教師總結。通過實際的操作,筆者發現學生富有的創造力,動手能力很強。通過實踐能夠讓學生對技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發揮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讓技術課變得更加豐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促進學生的技術素養的發展。
采用實踐性為主的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已知的理論知識得到充分的應用,在實踐中充分的對理論知識有新的認知,因此,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是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發展的途徑之一,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還能夠激發學生創造的欲望,在教師的科學合理的引導下,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的問題,進而讓技術素養真正地扎根學生心底。
綜上所述,通用技術課程剛剛開始落實教學,作為教育一線工作者,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重構思維,不斷地深挖教學方式,力爭探索出一條高效的教學體系,從而履行“德育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李小豐.淺談通用技術實踐型生態課堂的構建策略——以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為載體的教學實踐活動[J].新課程(中),2017(08):10-11.
[2]張國祥.以《橋梁承重設計比賽》為實例——探索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2(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