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與芬
摘 要:語文的課堂除了傳授知識以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成長,特別是情感價值觀的形成,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可以享受的情感環境,特別是初中語文的課堂,因為初中生正處于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他們正在完成自身角色的統一性,所以良好的情感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從而擁有正確的生活態度。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德育
一、創設有效的德育情境
教學情境指的是彌散在教學活動中的心理環境氣氛。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積極的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認識,使課堂效果更佳。
(一)讓學生主動的進入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對于教師給創設的情境,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進入,積極主動地進入之后,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思考。所以需要創設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但是要注意不能單單為了學生的興趣而去創造無實際意義的問題,例如在教授《我的第一本書》一課,課文本身很通俗易懂,并且所講的內容雖然距離現在的學生有些遙遠,但是這種差別可以很好激發學生求知欲,書中的人物的不同命運,著實令人唏噓,所以可以討論作者和喬元貞的命運不同的根本原因,喬元貞就是一個很好的激起學生學習動力的例子,知識改變命運,這是殘酷的,也是公平的現實。學生對這情境,應該會很感興趣,這時候允許學生有不同觀點,重在學生是否參與到話題討論中,積極主動的思考。
(二)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學情
各個階段的學生的學情是不一樣的,必須要把握所教學生的特點,創設符合學生自生經驗積累量的情境。過淺或過深的問題都不利于學生形成有效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授《雪》這篇文章時,對于北方的孩子,對于雪是不陌生的,但是這篇散文詩,想要表達的主題又有些含蓄,所以不妨激起學生自身對于雪的感觸,在導入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描繪你所見的北方的雪是什么樣的?這樣就很容易讓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因為北方的雪的特點是如沙如粉,絕不粘連,這種雪的形態是非常容易見到的,學生會很好的理解,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之上,學生就會發現這種常見的家鄉的景色,有別樣的美感。把握住初二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要讓學生有話說,又要有傾訴的欲望,從而上升到情感的傳達,為之后的情感體驗做好基礎。
(三)創設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
與生活脫節的教育是失敗的,所以語文更是如此,作為一個離生活最近的一門學科,一定要將生活作為教學的根基,切記不要將課堂與生活抽離。所以課堂情境的創設也是如此,希望學生能將課堂上收獲的果實帶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列夫托爾斯泰》一課,整篇文章都在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文章的外貌描寫非常生動,但是對于這種細致的外貌描寫,學生的觀察力是不夠的,如何讓學生學習本文抓住特點的外貌描寫,所以在課堂末尾,可以加一個小的練習,可以選擇一個同班的同學,對他的外貌進行描寫,抓住特征,不要寫出名字是誰,讓同學們猜一猜,這種小的練筆,就會把學生從繁瑣的課本中抽離出來,他們就會發現原來課堂處處有生活,也會找到寫作的樂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關注自己身邊的學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提升了班級凝聚力,并且在游戲中學習了人物描寫方法中的外貌描寫。
二、提升課堂的德育價值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但是隨著現實的需要,教書不斷被擴大,育人不斷被縮小,原本同等地位的兩者,變成兩極分化的局面,外界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我們應該時刻意識到,育人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考角度
語文是一個教化意味很強的學科,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不時的就會糾正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從而讓學生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業上都能有一個良好的思考角度,進而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走向。例如在教授《老王》一課,課文中的老王很可憐,文章的主旨是希望學生能夠關愛弱者,但是對于這一過于理想化的想法,想要讓學生真正的從心里接受,是有一些困難的,所以,我們不妨降低標準,畢竟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需要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所以我們可以在提出關愛弱者這個話題時,適當的降低理想值,從不要嘲笑弱者,人人平等的思想上,教育學生,這就很符合現實,學生也很好接受,也給學生創造了有價值的情感體驗。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學生知榮辱,明是非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師的責任。但是這個任務實施起來又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的判斷能力很低,多半學生處在一種被動接受,又想求新求異的狀態,所以就需要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例如在教授《藤野先生》一課,文章中的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生理解起來有些難度,因為作者并沒有大肆宣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是將愛國化為一種動力,體現在行動上,所以在課堂上,就要將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灌輸到學生心里,可以在課堂的最后,問這樣一個問題,魯迅先生為了祖國,為了自己的國家,不遠萬里來到他鄉尋求救國的方法,那么你能為你的祖國做點什么呢?這時候學生就可以各抒己見,就這樣把愛國化為一種行動,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是也可以為國家貢獻一份力,從而樹立了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
(三)給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處在初中的學生,正是性格形成的初級階段,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教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學生正處于叛逆期,所以教師就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造一個濃郁的情感氛圍。
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渠道,也是學生成長的地方,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能夠獨立思考,擁有健康人格的學生也是教師的光榮使命,所以教書與育人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