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要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的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感知人物形象,欣賞作品的語言,具有初步的鑒賞能力。新課標還推薦了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書目,以供參考。這些人類文化的瑰寶,以他們不朽的光輝照亮了時空的每一條隧道,啟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靈。所以閱讀這些作品,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學素養,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學生對諸多大部頭的作品往往望而卻步,唯恐走入迷宮。
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文學作品,進而形成欣賞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夯實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抓好基礎知識這一關,才能登上文學殿堂的臺階。然而,對于團場中學來說,生源來自各農業連隊的學生,近年來,外來務工子女增加,基礎參差不齊,必須擬定一整套補救措施。首先,我利用一周的時間,從字母表,偏旁部首抓起,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快捷地使用工具書。然后學生每人必備一本字典,把隨時遇到的生字,通過查工具書,整理到本上,并組詞,釋義,大約用兩個月的時間爭取積累3500個常用字。期間可以開展查字典比賽,拼讀游戲等活動,調動積極性,夯實基礎知識。
二、激發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閱讀興趣,從而獲取打開文學寶庫的金鑰匙呢?
第一,故事激趣。例如,我組織同學開故事會,但提出的要求是:講你最熟悉的故事,這個故事必須出自一本古今中外的名著。你要向大家介紹出這部名著的題目和作者。結果,同學們講了“武松打虎”“孫悟空大鬧天宮”“劉姥姥進大觀園”等故事,自然地引起了他們的閱讀欲望。有時一個故事一講完,立刻就有學生去借書了。這種做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第二,影視激情。學生對《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些作品,單看文字,很難把握眾多的人物關系,所以,我建議他們先看影視,通過直觀畫面來加深印象。影片中魯智深的力大無比、俠肝義膽;關羽的武藝高強、忠誠執著,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從而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作品人物猜謎,名人名言追源等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指導方法
對于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讀起來往往費時費力,所以只有掌握好一定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由淺入深。開始接觸一些短片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契訶夫的諷刺小說,有了一定基礎后,再閱讀長篇作品。
第二,集體閱讀。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共同探討?;蛉嘟y一時間、地點,集體閱讀。
第三,分段攻艱。利用一段時間,分別攻克??砂醋髌返臅r間順序分段,如中國的古代文學、近代文學,也可按地域分段,如歐美文學、亞洲文學。
第四,特長閱讀。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完成不同的閱讀。然后在班級匯報和宣講,以帶動全班。
四、積累感悟
閱讀是為了寫作,更重要的是它開闊了視野,給人以啟迪。這就要求我們去積累、感悟。
首先,在閱讀的同時,要讓學生邊讀書邊動筆作摘抄(包括字、詞、句、章、語、邏輯、修辭),寫閱讀提綱。通過這種做法提高學生的文學知識,積累寫作素材。
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作品,把握主題,感悟作品,從而感悟人生??梢宰寣W生寫讀后感,開辯論會,交流他們對作品的理解,以及從中悟出哲理,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人倫、道德理念。
文章有很多不同的體裁,而不同體裁的文章在鑒賞時也要抓住不同的重點進行鑒賞。雖然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的表達主題的方式不同,但是運用的表達手法卻大多相同。所以,在欣賞文章時,只要根據不同的體裁抓住表達主題的方式,然后圍繞主題的中心思想對文章運用的表達手法進行分析與鑒賞??傊?,在欣賞文學作品之前,老師必須對文學作品的知識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對那些文學知識掌握到位;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多積累一點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與積累文學知識;還要多鼓勵學生朗讀文章,幫助學生增強語感與對文章的感受力。
培養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這一方面的能力提高后在語文的學習時也能更加輕松,還能提高學生的感受力與領悟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階段。
五、實踐創作
新世紀需要的是創新型的人才。所以,在學生汲取了大量文學寶庫的精華之后,就要培養他們的再觀生活、創造生活的能力,基于此,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形式的創作。使他們嘗到閱讀文學作品的甘甜,體驗成功的喜悅。更重要的是,這些稚嫩的作品折射出學生那一顆顆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心,如一抹新世紀的晨光,充滿希望和力量。
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培養學生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就是給他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從而使他們感情更豐富,生活更多彩,人生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