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良
新的高考制度做了調整,語文、數學、英語必考,其他選考三科,簡稱“3+3”。許多省市將語數英三門課作為統一考試,有的甚至只考語文和數學兩門,這是為了突出基本科目的地位。
強調人文教育,是新課標對教育改革的最大貢獻。但在對待練習的態度上,卻過于忽視,從最早強調練習,到現在不再練習,教育走到了兩個極端上。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種基本的技能,都需要訓練。關鍵是訓什么和怎么訓。
新課標的改變,有進步,但短缺也很明顯。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在作文選擇上也有隨意性,比如為了考慮全面而帶來了一些非經典的、無意義的東西,同時,舊教科書中的許多培訓點被刪除。本文根據筆者自己的實踐,編寫了“議論文培訓大綱”,清晰地反映了層次結構,而不是三年同一主題,所有學生寫同一篇文章。
議論文教學面對的挑戰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面對新的教學要求,通常會感到不知所措。在新課程標準和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面臨諸多挑戰。
書寫水平整體下降
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基于一定數量的語言素材積累和反復練習。廣大教師已經注意到,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有所增強,口語表達能力顯著提高。但與之相對的,書寫水平呈現整體下降趨勢。一方面,是由于報紙雜志、廣告招牌和電視屏幕上,為了押韻或者吸引眼球,經常出現錯誤的語言使用方式,導致學生受此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對于書寫的要求標準下降所致。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對生活的介入,一方面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學習,一方面也影響人們對于傳統技能的掌握。
議論文寫作水平下滑
當今時代,信息高速化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喜歡閱讀經典書籍的學生越來越少,不喜歡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喜歡把業余時間用在充實自身的學生越來越少,喜歡打游戲、看網絡小說的越來越多;喜歡中文相關科目的學生比例也在下降。
在現在的教育中,一個學習漢語近十年的高中生,寫不出一篇好文章,讀不懂一段古文,對問題提不出自己的思想,是非常常見的情況,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教育的問題。表現在高中議論文寫作上,就呈現出學生寫作水平下滑,寫作的時候不能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不能明確提出正確、精辟的論點,或引用論據千篇一律,甚至不明所以。這些都是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呈現的問題。
學生個性思維被禁錮
即使在今天的全面素質教育中,教師仍舊是課堂上的權威,學生能做的就是安心聽講,這就導致教學中,學生的求同存異、盲目性和適應性逐漸下降,課堂教學有一種單調的感覺。學生的個性思維被禁錮,表現在議論文寫作上,會發現大多數學生只能寫一些安全的、所謂經典的論點。不能創新,提高成績也就無從說起。
教師寫作訓練跟不上
現今議論文寫作訓練教學中,一個高中生的議論文,通常是命題性質的,這就導致文章論點是注定的,論證僅僅是引用一些事例,而論點在這里只起一個解釋的作用。關于這個論點是否正確,一般不值得討論。這導致了一篇“論點+論證+結論”的三段文章,往往詞不達意,論點模糊,論證貧乏,論據無物。
這種固定的作文模式,不僅不能論述好問題,而且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盲目發揮,語言虛情假意,文章的內容空泛,整篇文章就是“假大空”的。如此進行議論文寫作訓練,效果可想而知,并且也不符合新課標、新高考的要求。
議論文教學的應對策略
提升基礎訓練
字:提高學生正確識字、寫字的能力。學生可以用他們的作文或準備好的信件來改正錯誤。學生也可以在街頭廣告上尋找錯誤,每周(或每月)統計找到的數字。讓學生編“錯字集”,鼓勵學生集體復習,共同進步。
詞:因為學生在詞匯方面很差,所以教師要把積累詞匯作為一種常規的練習。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平時注意積累詞匯,搜集有趣的、最新的,或者有意義的詞匯。
句:高中生也要多做造句練習。如何用最優美的、最準確的句子表達自我的思想,是當前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訓練的主要課題之一。因此在造句訓練上,可以結合詞匯訓練雙管齊下。
段:除了進行改寫、仿寫、評論寫作外,學生還可以為課文撰寫導論,對學生進行評論,并給教師寫建議。幾十個字或幾百個字,有趣又實用。
篇:培訓的目的仍然是為寫作服務。應鼓勵學生通過創造、結合段落和句子的訓練,并完成整個訓練,但同時也應針對考場進行作文的標準化訓練。
激發寫作熱情
如何點燃學生朝氣蓬勃的興趣,是寫作的前提。如果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寫作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拿起筆頭疼,寫起來應付。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努力地設計主題,必須使主題具有挑戰性。只有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寫作中,才能將死板的文字變為華麗的錦繡文章。
創新教學觀念
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自身就需要以身作則,創新思維。不僅僅是日常的教學課堂中,在論文的選題上,在教學生的寫作手法上,在論點、論據的提供上,都需要教師創新思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給學生。
因此,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涉獵各種領域,開闊視野;要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學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敢于提出不同意見的學生表示贊賞;重視學生提出的新問題,鼓勵學生分析自己的特點,通過獨立思考自己的問題,進而主動解答問題,而不是依賴教師的回答。
立意方法指導
教師應該教學生從多方面分析問題。角度是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視角,也是思想和觀念的起點。事物是多維的,看待事物不能片面化,我們要學會從不同側面去解構它們,抓住事物的每一個細節,同時抓住整個材料。
在教學過程中,相信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啟蒙教育永遠比枯燥的訓練要好。在進行議論文寫作訓練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角度。角度選擇是一切議論文的前提,如果選取得不對,整篇文章就有跑題的可能。而選擇了正確的角度去追求創新,常常能在平凡中看到不同,進而對主題或材料進行系統和全面地分析,以找到適合寫作的觀點,使文章耳目一新。
此外,如果學生想要寫一篇議論文,必須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規。在回應一些結論性的觀點時,相反的觀點會產生智慧的火花。通過類似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從平凡的地方看到不尋常的東西,并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也需注意,我們選擇新的、陌生的角度,的確有利于文章推陳出新,使文章有新的高度,但也不要為了追求新奇而劍走偏鋒,走向極端。我們應該學會用辯證的、發展性的眼光來分析事物,選擇適合自己評論的論證角度。
結語
高中學生學習議論文寫作時,教師要注意學生對基礎的把握,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一味拔高,只能是空中樓閣。對基礎不牢的學生,教師要嚴加督促,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教師可以在報紙上推薦優秀議論文,并與學生一起閱讀,使其從中學到議論文的真本領。
另外,高中議論文寫作的進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過不斷地積累和訓練。同樣,對我們教師來說,在新的高考的挑戰下,也不應該停止思考高中議論文寫作的教學問題。我們應該展望未來,利用新課標和新高考帶來的機遇。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議論文的寫作教學上充滿了各種未知的挑戰,正確應對這些挑戰,有助于廣大教育工作者明確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