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 要: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除了需要大力發展社會經濟外,更加需要文化軟實力的支撐。群眾文化的基礎比較廣泛,并且有著比較深厚的歷史淵源,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群眾文化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載體。群眾文化中包含了巨大的社會創造力,這也是實現中國夢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想要更好地發揮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結合群眾文化建設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更好地傳遞社會的正能量,培育良好的社會共識。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時候,還應該注重堅持開發和保護并舉的方針,從而建立健全群眾文化工作機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關鍵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視域;群眾文化;建設
引言
群眾文化,主要是以群眾為主體,并且在群眾中進行的社會性文化,其主要是滿足自身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其主要內容是文化娛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群眾文化貫穿于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中,其民族性和廣泛性特征比較明顯,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同時,群眾文化也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和支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群眾文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凝聚人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文化支撐。
一、群眾文化建設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念普及和踐行的載體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想,沒有廣大中國人民參與的中國夢,缺乏群眾認同,中國夢就會難以實現。群眾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具有的特征,決定了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通過開展有效的群眾文化建設,可以不斷實現中國夢實現群眾對于社會理想價值的認同,激發其追求中國夢的不竭動力,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群眾文化建設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精神內涵的表達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內涵是極其豐富的,并且其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愿望,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當一個國家民族缺少核心價值,人民沒有認同價值的時候,這個國家是不可能發展的,也不可能進步的,有了共同的理想,才會有更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夠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最堅實的基礎。有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才能夠最大程度激發每個國人的進取心和創造力,才能夠為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眾志成城的民族支持。
(2)群眾文化建設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精神內涵的實踐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除了需要群眾的認可,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的努力實踐,社會實踐,使人的觀念認知和社會現實之間的中介認識和實踐密不可分,認同是前提,事件是神話,認同是主體,對客體的認知,但是認知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夠完成的,具有一定的變動性,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對客體不斷認識實踐那些不為主體認可的理念才會被主體不斷拋棄,真正符合社會大眾的價值理念才會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得到鞏固和強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是價值理念,社會實踐不斷整合并形成合力的過程,中國夢認同的形成不是孤立的,不可能脫離社會實踐而單獨存在,并且中國夢的認同形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指導大眾社會實踐,通過開展有效的群眾文化建設,能夠不斷增強廣大群眾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的體驗和認知,使群眾主體能夠認識和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因此群眾文化建設就是不斷的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的社會理想信念,去鼓舞和教育群眾,引領群眾,堅定社會理想,促進群眾文化自覺性,使群眾能夠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成為國家社會建設事業的參與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構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同過程中的群眾文化建設的路徑
(1)發揮群眾文化特色,增強主旋律文化影響力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群眾文化建設的優勢,有效增強主流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群眾文化建設的生命力在于群眾文化的鮮活性。群眾文化建設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內容,方向在于遵循社會主流文化的導向性。用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我國現階段主導地位的文化,在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這也是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2)融合傳統文化精華,增強群眾文化建設內涵
優秀的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實現中國夢深厚的文化資源。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主張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和創新并重的方針,在現有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對傳統文化進行梳理和開發以及利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協調發展。這樣也可以讓群眾能夠在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得到陶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思想素質,激發自身的活力。
(3)傳遞社會正能量,培育良好社會風尚
群眾文化建設的使命在于傳遞社會正能量,提升社會凝聚力。積極向上的群眾文化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社會風氣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一種社會核心價值理念,一旦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就能夠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追求,也可以成為抵御各種不良思想的重要力量。所以,群眾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其為社會精神文明作出的貢獻是非常重要的。群眾文化建設可以在保留民間娛樂性的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內涵,提升自身發展的綜合實力。群眾文化發展應該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前進,這樣才能夠不斷增強自身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建設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通過群眾文化建設,能夠有效提升一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影響力,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要求我們應該以更加廣闊的胸懷,更加寬闊的視野,努力發展和壯大群眾文化視野,促進群眾文化成果的共享,激發其中蘊藏的巨大的社會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江運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
[2]劉凱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域下農村文化事業建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
[3]許青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傳統文化基礎研究[D].山東大學,2012.
(作者單位:遼寧省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