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松才
ECDIS航行交接班中的關鍵性內容
在接入各種助航儀器的信號后,ECDIS已經成為航行監控的最主要終端之一,值班駕駛員在接班前必須充分地了解當前ECDIS的工作狀態,并在所有的航行風險確認后方可正式接班。ECDIS航行交接班中的關鍵性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傳感器信號的核對
ECDIS如果沒有接入其他助航儀器的信號,那么系統僅僅是將紙質版海圖以電子海圖的形式呈現,無法實現航行監控的功能。而傳感器信號是否正常,數據誤差是否在合理范圍內,直接決定了ECDIS的監控精確度,是航行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因此,駕駛員接班前必須認真核對ECDIS中的傳感器信號,并通過對比助航儀器與ECDIS中的傳感器數據,確認所有接入的助航儀器數據正常。
報警信息核對及處理
MSC.232(82)對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中的報警有詳細的要求。根據報警情況的輕重緩急,警告分為“警報”“警告”“提示”“忽略”。在ECDIS監控船舶航行期間,一旦船舶出現異常情況,系統會發出各種報警以引起船員的注意。接班駕駛員對于報警要先查看警報的內容,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最有利于航行安全的措施,然后才能對警報進行確認。報警未確認前,信息顯示區會不停地閃爍報警的類別,等級高的還有聲音的警報,接班駕駛員點擊確認報警信息前,務必確保已經充分認識警報的風險并采取了適當處理的措施。
船位核對
船舶定位是航海實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高精度的船舶定位有助于船員觀察船舶周圍的航行環境,監督航線的執行情況,從而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保證船舶的航行安全。
IMO的ECDIS性能標準要求:ECDIS應連至船舶定位系統、陀螺羅經及航速和航程測量設備,并從精度符合安全航行要求的連續定位系統中獲取船舶位置。但航海人員應該清楚,ECDIS中的船位信息來自電子定位系統,如GPS接收機,該位置數據本身就是有誤差的。此外,船位誤差的大小在不同的海域造成的影響也不同,航海人員對ECDIS的船位信息不能不經過分析就接受,特別是沿岸航行,應該用其他定位方法與電子定位系統的船位進行比較,然后評估船位的誤差。
航區信息及風險的確認
值班駕駛員接班前必須對船舶所處航區的航海資料充分了解,如航區的礙航物是否對本船即將要執行的航行計劃有影響,如果船舶需要避讓他船,航區是否有足夠的操作空間。駕駛員還要掌握航區內的其他船舶信息以及動態,如他船的AIS信號在ECDIS中是否正常顯示。ECDIS的AIO(Admiralty Information Overlay)功能是否已經開啟并工作正常,接班駕駛員要關注航區內是否有AIO覆蓋的地方,如果有的話,要仔細閱讀覆蓋信息,判定是否對船舶的航行安全有影響,以便采取有利于船舶安全的決策。除此之外,接班駕駛員還要認真查看NAVTEX的航行警告,必要時在ECDIS上做好標注,確保航區的所有航行威脅得到確認。如果在夜間,接班駕駛員還要仔細閱讀夜航命令簿,查閱值班期間是否有需要執行的指令,例如是否通過無線電報告點,是否需要對外進行聯系(呼叫引航站等)。
值班駕駛員還要檢查一下航行監控參數的設置是否合理,如船舶初始參數、安全水深、安全等深線以及警告的設定等等。
ECDIS的值班模式
由于不同駕駛員習慣使用的ECDIS的值班模式不盡相同,比如顯示模式、航行監控參數的設定等等,接班駕駛員必須將ECDIS的值班模式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航行習慣與尺度,以便及早發現航行風險,確保航行計劃的安全執行。
ECDIS交接班訓練課程設置
如今,ECDIS培訓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熟悉使用ECDIS的各種功能上,對于風險意識的培訓相對較少。即使學員掌握了ECDIS的使用,往往對ECDIS在實踐中的運用理解不深,這樣就會使培訓的目的性不夠明確,脫離航海實踐。
如果在訓練過程中加入了符合航海習慣的任務,就會使ECDIS的培訓與實際應用聯系得更為緊密,學員通過任務的完成以及執行任務過程中對所出現問題的處理,能更好地理解ECDIS在航海中發揮的巨大作用。本文選擇了航行事故發生最頻繁的駕駛員交接班時間段,根據航行值班中交接班的風險,設置了一個訓練課程,能夠很好地訓練學員快速處理ECDIS航行交接班中的各種功能,這對于船上的實際工作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課程訓練的前提條件
設備條件
最能體現航行仿真的就是使用航海模擬器進行訓練,這對于提高學員的場景意識和緊迫感都有很好的訓練效果,但缺點是能同時開展訓練的學員人數受限;除了使用航海模擬器,也可以使用ECDIS模擬器進行訓練,但其優缺點正好跟航海模擬器相反,雖然能承擔更多的學員同時訓練,但場景感和緊迫感較差。
學員基礎
學員參加本課程的實踐訓練前應該具備如下條件:完成航海學、船舶操縱、值班與避碰、航海儀器等課程的系統學習,完成ECDIS操作的學習和訓練,完成RADAR/ARPA(雷達操作與標繪)的基本訓練。
教員要求
主持本課程的訓練教員必須具備較長時間的航行值班經驗,熟悉駕駛臺各種助航儀器的操作,完成ECDIS的培訓課程,并熟練運用本型號航海模擬器和ECDIS的所有操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教學經驗,如有可能,最好持有有效的教員資格證書或者經過特定的師資班課程培訓。
實訓課程安排
為了讓ECDIS交接班訓練更接近實際的航行環境,本課程使用航海模擬器進行訓練。
訓練目標
學員通過運用ECDIS的航行監控功能,快速掌握航區的交通狀況以及確認航區的風險,做好駕駛臺接班的準備,并能在完成交接班后利用ECDIS快速進行航行決策,確保航行安全。
航區環境設置
為了避免訓練內容的高度重復,教員應該選擇更多典型航區讓學員進行模擬,如我國的渤海海峽、長江口水域、香港水域、新加坡海峽、英吉利海峽等等。對于船型,需要根據學員的基礎進行選擇,如在校學生,由于他們缺少實際的船舶駕駛與航行避碰經驗,不宜選擇操縱性能不良的船舶,建議選擇萬噸級以下的船舶為宜;對于已具備了航海經驗的駕駛員的訓練,可根據培訓的要求選擇更合適的船型進行練習。航區環境設置上,選擇航區內有一定的礙航物,有影響航行安全的淺水區,也有影響船舶航行的交通流,同樣針對不同基礎的學員,設置不同的交通復雜程度。航區內還應有可供定位的陸標,以方便用來核對ECDIS船位的精確度。
課程開展
一個完整的訓練時間以15分鐘為宜,完全以模擬航行值班中駕駛員交接班的形式進行,交接班駕駛員均為考核對象。第一個值班駕駛員可以由教員擔任,學員進入航海模擬器后開始計時,屆時學員要根據本船的航行狀態和對航區環境的熟悉進行訓練,直至安全完成交接班。
對ECDIS使用狀態的熟悉宜掌握在10分鐘以內,整個交接班過程不能把ECDIS以外的交接內容,如航行設備、船行環境及本船狀態排除在外。當學員了解ECDIS的使用狀態和航行環境后,值班的學員開始進行交班,逐一將所有的交接注意事項交代清楚,只有在接班學員完全確認無誤,并同意接班后才算交接完成。當然,訓練應盡量地模擬真實的航行環境,本次訓練并非要求學員生硬地記住各項條款。因此,我們設計了ECDIS交接中的熟悉檢查表如下,學員可根據Checklist各項進行核查。
評價標準
值班駕駛員如果有理由認為接班駕駛員顯然不能有效地履行其職責時,不應向接班駕駛員交班,并立即向船長報告;接班駕駛員應確信本班人員完全能履行各自的職責,特別是夜視能力的適應性。接班駕駛員在其視力未完全調節到適應光線條件以前,不應接班;如果值班駕駛員在交班前正在進行船舶特殊操縱或其他避免危險的行動,接班駕駛員應在這種操作完成之后,并已確認無任何危險時再接班。
結語
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綜合性地接入其他導航設備(如電子定位系統、AIS、雷達、羅經、計程儀等)的數據,依托其強大的功能,已成為最重要的航行監控設備之一。隨著各種數據不斷地融合到ECDIS,在今后航行值班與監控中,ECDIS勢必發揮著更關鍵的作用,也將是無人駕駛的信息數據處理終端。本文通過運用航海模擬器,設置了一個場景化的訓練任務,可以使學員處于逼真的航行模擬狀態,讓學習與實際的海上航行值班的聯系更加緊密。通過實踐,學生對于這種訓練模式的興趣非常高,對于ECDIS在航海中的運用理解得更加透徹,體現出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欽州學院校級課題“航海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ECDIS)實訓教學場景化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7QJGB11);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以服務地方為導向的航海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項目編號:2017C424);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航海實驗實訓中心”(項目編號:30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