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金鳳
高中政治素養的核心發展對于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而言,意義重大。為了分析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本文從高中政治的綜合性、時代性以及科學性出發,通過探討學生所面臨的時代主體變革進而轉變為學習變革,這不僅僅是為了立足于教學要求所需要培育的核心素養,更是為了滿足新的教學方式以及與課程目標所契合而實行的多元化課程評估。
所謂政治核心素養指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達成與之生活所匹配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質、政治覺悟、文化素養等要求而進行的思想政治理論、價值觀以及方法論。立足于核心素養的重點,以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發展的內涵出發,重點分析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中所具備的特點,實現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培育,是當前社會形式的要求,也是高中生自我健康政治心理塑造的目標。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意旨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指出,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政治認同、法制意識、理性精神以及公共參與。因此,其實現途徑是通過幫助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政治學科成就。為了達成以上目標,需要堅持以能力與情感交流、專業知識理解以及態度與價值觀的培育為基本點,堅持以幫助學生獲取專業政治知識為學業導向,以培育高中生實踐能力為基本要求,以提高高中生政治素養為最終目標,幫助高中生完善自我政治心理,提高政治素養與覺悟。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特性分析
系統體系的綜合性
從整體出發,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指的是通過幫助高中生回顧初中所學習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基本政治理論課程,幫助他們轉變政治課程的思維;從內容上而言,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課程主要包括經濟與生活、文化與生活以及政治與生活這幾個方面,其中所涵蓋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等,這三個方面的政治觀、文化觀以及方法論都是基于政治核心素養培育,創建系統的政治思維特點,目的是實現高中生政治核心素養與理論課程的縱向與橫向聯系。
問題導向的時代性
高中生所面臨的政治核心素養不僅僅是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高中生培育正確的政治認同、法治意識以及理性精神等等。
換句話來講,就是要培育高中生以擁護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與文化的領導具有高度自信,熟記馬克思主義基本點以及方法論,并用這些價值觀以及方法論來看待問題,目的是為以后積極投身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健全法制思維與意識、貫徹和諧的社會公共事務做出貢獻。
科學精神的實踐性
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來源于課程理論的熏陶,這不僅僅是科學的智力開發, 還是文化素養的滋潤。“科學是人的智力發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類文化的最高最獨特的成就……科學的進程導向一種穩定的平衡,導向我們直覺和思想世界的穩定化和鞏固化。”高中生的政治課程具有一定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內涵,首先,高中政治課程的編制來源于專業的、科學的政治理論基礎;其次, 高中生政治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生活指導。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
確立學生主體面向時代的學習觀念
新的學習方式顯示了“看”和“讀”的不同。高中政治課由于學科的特點,與時代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讀看”學習轉化更符合核心素養培育的新要求。為了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生活的關注程度,應縮小理論教學與生活指導的距離,使學生真正利用自己的知識提高政治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學生應關心新聞,日常教學中應包括熱點、時事政治和社會生活等,創建以學生為本的學習觀,增強高中政治課對學生關心和熱情。
探索立足生活因勢而新的教學方式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是從學業成就、教育價值和未來發展三個方面構成高中政治課程的課程安排和教學目標。基于學科邏輯、問題導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面向生活的問題,從而加強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首先,引導學生創建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內在規范。同時,要求學生發展長期的政治認同和社會參與。
其次,學生必須掌握高中政治課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些新要求不僅要求教學方法由教師主導轉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而且要求高中政治課程內容由理論轉向生活化。
耦合課程目標實施多元的過程評估
在評估方法上,要實現政治課堂評估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招生考試評估制度改革相結合的目標,有必要從終結性評估轉向發展性評估,從而培育高中學生的核心素質。
在高中政治課的評估內容上,從以往的對他人評估到自我評估與他人評估相結合,從傳統的知識掌握評估到知識掌握和行為能力評估雙向保證,提高自我意識和道德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