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隨著新課程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許多新的教學方法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教師應當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實踐,但同時應該注意教學的有效性,不要毫無目的地實施新手段。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以創設情境為基礎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更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注重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創設問題化的情境,聯系生活實際,科學地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掙脫成績的束縛,進一步提升運用生物知識的能力。
教師的主導作用
很多教師認為,實施情景教學時只需要引導學生進入所創設的情境中即可,僅依靠學生自己的理解與探究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當時刻牢記自己的主導地位,尤其是針對教學的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教師應當根據需要引入或創設情境,然后指導學生解決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進一步挖掘自己的潛能。
另外,教師應與學生積極地進行互動,當學生產生疑問時,教師不應急著給學生作出解釋,而是要指導學生查閱資料,調動學生的已有認知,主動遷移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掌握類似問題的解決思路。同時,教師應當監督并及時地檢驗學生,當學生取得一定的成果時,教師要給出積極的評價,然后分析其優劣之處,幫助學生實現更大的進步。
例如,教師在教學“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一節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各種細胞器的作用,可以組織一次小比賽,教師將學生提前分好組,每兩組之間進行比賽,由教師選擇具體的細胞器,讓學生在卡片上寫出該細胞器的一個功能;或者由教師說出一個功能,然后學生在卡片上寫下擁有該功能的細胞器。
最后,正確率最高的組獲勝,由教師給出獎勵。教師不但把這個過程看作一場學生之間的比賽,更看作一次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機會,引導學生牢牢鞏固自己的認知。
將問題融入情境中
引入問題是啟發學生主動思考的重要途徑,尤其對于高中生來講,更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問題的提出,將與教學相關的問題融入各種情境中,給學生充足的探究空間,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積極開發拓展教材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學習。另外,教師應當注重學生質疑的過程,不要一味地給學生提出問題而不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要時刻以嚴謹耐心的態度對待學生,并且輔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
例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對此,教師應當設置適當的問題,在學生的認知基礎之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不斷提升學生的生物探究水平。如此,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才能夠體驗靈感的碰撞,從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提出更多更有價值的問題供大家一同參考。另外,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及時地解決問題而不是將現在的問題拖到以后解決,長此以往,積壓的問題會變得非常多,嚴重影響學生的進步。
聯系生活實際
生物學知識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對于學習高中生物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學會運用生物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細心發掘與生物學相關的事物,從而獲取更豐富多彩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一節時,讓學生回憶運動場上的情景——“許多運動員在進行完激烈的比賽之后,都要及時補充一些水分,他們喝的飲料稱為‘電解質飲料,我們每天看廣告時也能聽到這樣一段廣告詞:過度疲勞?喝××,補充能量,找回自我。因此,為什么運動員要補充電解質飲料?”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教師又說道:“另外,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們的體溫都維持在穩定的溫度,這又是為什么?接下來,我們將學習相關的生物知識來解答大家的疑惑。”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這些現象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一探究竟的想法進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
科學地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師比較青睞的教學手段,為生物課堂增添了許多活力和亮點。然而很多教師對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認識依舊不夠到位,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努力學習先進的技術理論,并積極探索應用的途徑,把教材中枯燥單調的生物知識轉化為有趣的聲音、靈動的圖像或豐富的視頻,讓學生發現更多的學習樂趣,從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生物知識本身。另外,教師也不應當過度依賴多媒體而忽視了教師本身的主導作用,要始終把多媒體看作一種輔助手段,同時加以具體解析,讓學生更深入地體驗情境。
結語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漸改變,而原本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也開始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場所,學生也不再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反而更加主動地去探求、去創新。情境教學正是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應當適當地引入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生物知識、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