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陶冶情操、增長見識,能夠有效提高審美能力,由此可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閱讀教學經過革新后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還需要不斷完善和探索。因此,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具有教育價值。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
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高
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許多學生對語文閱讀缺乏興趣,常常敷衍了事,根本沒有用心去閱讀。出現這種現象原因比較多,首先是有一些學生偏科或喜歡簡短、趣味性的文章,不喜歡教材中的名著等晦澀難懂的文章。其次教師教法比較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最后,受到家庭環境、升學壓力等各種因素影響,學生在認知閱讀上存在偏差,認為閱讀在考試上占分不多,不能將精力全放在閱讀上。甚至有一些家長認為閱讀就是浪費時間,不如多做幾套試卷。而且初中學生課程繁多,課后學生忙于各科目學習,無法靜心閱讀,無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主體地位不夠
在新課改要求下,學生是教學課堂的主體,自然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在閱讀教學中,閱讀主體是學生。但是從閱讀教學現狀來看,許多教師忽略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全程主導教學課堂,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甚至還有教師以講代替閱讀,省略閱讀環節直接進入講解分析步驟,從而減少了學生閱讀的時間和機會。這種教法與閱讀教學的目標相違背。學生無法親身參與閱讀,自然就無法真正提高閱讀能力。而且在閱讀教學中,甚至還有語文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考高分的能力,以歷年升學考試中閱讀考題為教學模板,以通過閱讀去考取高分為教學目的,這樣勢必會讓學生樹立不正確的理念,也就無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方法落后
雖然在新課改中要求革新語文教學方法,但是在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語文教師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采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模式,而一些采用多媒體的教學,也不過是將整個教學過程用多媒體投放出來而已。許多教師受到升學考試壓力影響,將培養學生應試能力作為閱讀教學目的,所以在教學課堂上依然采用滿堂灌的方式,甚至是爭分奪秒、下課還要拖堂幾分鐘。
雖然有一些教師也在不斷嘗試采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比如合作學習、多媒體輔助及情境教學等各種教學方法,但是換湯不換藥,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根本沒有獲得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引導。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勵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體會,建議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閱讀環節教師可與學生共同進行閱讀,樹立學習榜樣;其次,閱讀時學生可打破默讀而采用朗讀,引領學生充滿情感地朗讀文章,從中去體會閱讀文章的快樂,激發閱讀興趣;最后,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實踐機會,在閱讀過程中盡量不要打擾學生,影響閱讀。課后要鼓勵學生多閱讀經典的書籍,積累課外知識,置身于閱覽室的氛圍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提高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教材本文制定符合學生實況的教學目標,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閱讀教學中,要多留時間讓學生去閱讀和思考。在開展閱讀環節時,教師先給學生介紹文章作者及寫作背景,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提出相應問題,要求學生邊閱讀邊思考,閱讀完成后回答問題要談談閱讀感想,通過閱讀不斷進行思考。當學生分享初步閱讀后的體會,教師可再次引導學生重新進行閱讀,閱讀中滲入思考文章中所融入的情感,教師可引領學生從作者寫作的歷史時間、背景等方面思考和體會,這樣才能真正吸取文章精髓。
改進閱讀教學方法
在新形勢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要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情境導入等各種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豐富課堂形式。當然,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必須要避免出現華而不實、形式化的現象。
例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就必須有效劃分小組,科學設計討論主題,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目標,防止討論中發生學生“分化”現象。教師還要與時俱進,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比如如今教學常用多媒體設備來提高教學效率。當然,現代化教學設備并非簡單展示教學課件,而是要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習知名人物相關文章時,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該人物所處時代背景視頻,以及該人物在當時工作的視頻,讓學生全面了解人們活動的時間、場景等,就能對文章主人公有一個大致了解,然后再閱讀文章必然會直觀很多。
結語
閱讀教學屬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究改進對策。語文教師要全面分析教情和學情,分析閱讀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采取改進和完善對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培養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