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在學習中所獲得的獨特體驗。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和生活,而閱讀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任務,閱讀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識字寫字、語言表達及寫作等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體驗性學習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實施有效的體驗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結合生活體驗,激發(fā)閱讀興趣
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活潑好動,他們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采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能夠主動進行閱讀。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尊重學生,植根于學生的生活,在生活實際中將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融入語文課堂,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情趣,進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奠定基礎。
如在進行《我選我》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開學時班上選舉班干部的情境,想想當時自己的感受。在學到“選誰呢?”這句時,我讓學生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補白,說出“大家會在想什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在選班干部時的感受說出想法,然后在課文里王寧說出“我選我”時,引導學生說出看到這句話時自己的感受,讓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接受他人的經驗,強調學生的個人體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對閱讀學習充滿興趣。
再如,在學習《秋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秋天美景的視頻,調動他們的感官,讓學生直觀感受秋天的景色變化,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帶著生活中的體驗閱讀文本,使學生在閱讀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讓學生一邊閱讀文本,一邊體會作者的感受,能夠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開放,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通過學習得到個人獨特的見解,讓他們在體驗中增長知識,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營造良好環(huán)境,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制力較差,如果周圍環(huán)境嘈雜會使他們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努力給學生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身心放松,以最好的姿態(tài)投入到閱讀中。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要多與家長溝通,讓他們?yōu)閷W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所學內容,調動學生感觀,讓他們體驗文中的情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如在進行《自己去吧》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并想象文章中的場景,在學生閱讀完后復述課文的內容,進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品讀語言,體驗情感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認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領學生品讀語言體驗作者的感情,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生動的畫面,進一步理清文章的脈絡,把閱讀教學和寫作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如在學習《愛爸爸媽媽》這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尋找愛爸爸媽媽的語言,品味與“愛”有關的語言文字,感受愛的傳遞,感悟文章中的愛的情懷,把自己關注的細節(jié)畫出來,寫出自己的感悟,并讓學生采取默讀、集體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品評和感悟,進一步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豐富想象,升華文本
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可以推動社會的進步。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針對文章中的童趣,適當點撥,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并在想象中升華文本。教師可以利用課文提供的材料升華文本,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如在學習《我愛祖國》時,對于祖國的壯麗河山的美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學習文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圖片并配以音樂,讓學生寫一段話進行練筆,通過文字體驗祖國的壯麗河山。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通過學習增長知識,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結語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體驗性學習,能夠讓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使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在進行體驗性學習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學習經驗,從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