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光信
小學數學的教學大綱對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要求是比較具體的,即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的過程中,能夠正確和熟練地把握計算原理,靈活地掌握計算過程,擁有脫口而出迅速合理的判別能力。如何達到這一目標,需要通過廣泛的練習和科學有效的教學來實現。
重視口算的訓練,注重計算技巧的教授
很多家長或者教師都認為,學生只要會口算,只要能算得準,速度倒是其次,它對數學成績沒有太大的影響。這完全是謬論,口算能力是有著巨大的價值的,在以后的任何一門理、工科的學習中,都無時無刻不在和數字打交道,心算、口算的速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而每一次考試都有時間限制,運算速度上去了,時間就相對多了。千萬不可盲目自大地認為口算容易學,實際上恰恰相反,學生在剛接觸口算時,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感覺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但是一做就錯,在學習時就覺得枯燥無味,覺得自己掌握了,但實際上對口算的理解根本不足。在教師的指導下做題,出現錯誤后,也不去認真糾正,覺得“自己太馬虎了,下次仔細一點就行了”。還有,很多同學把口算和筆算混為一談,認為這都是同樣的計算步驟,沒有必要去練習口算,只要學會筆算就好了,將口算訓練自發地改為筆算訓練。
口算要求的是學生大腦瞬間的思維活動,而筆算僅僅練習學生對于算法的熟悉程度。在此,給予各位一些提高口算速度的參考方案:首先,要勤加練習,熟能生巧。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面對教師給出的計算口訣時只能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要想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還需要教師幫助他們勤加練習。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計算技巧的教授,一定的計算技巧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節省計算時間,同時對學生自身來說,計算正確率也能得到提升,為以后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
小組合作教學,學習計算的算理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啟發學生對新的知識點的自主探究。例如在學習圓周長的內容時,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圓的周長進行測量,教師適當地進行指導,最后對學生所得出的方法做總結,利用幻燈片的方式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失誤與不足進行補充。這種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度,也使得學生學會了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上,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對新的計算法則進行理解與記憶,把重難點進行拆分解體,逐條逐點進行解析,使學生能夠簡明了解、深刻記憶;此外,要重視計算技能的定點強化。在平時學生做練習時,教師應當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練習的分布。盡量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尋找到屬于自身的計算弱點,進而針對自己的薄弱點有目的地深入練習。
其次,還要注重計算技巧與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指導學生對口算、心算以及某些有技巧性的簡易計算公式進行練習。例如對于乘法口訣表的掌握,就應當要求學生能夠熟練記憶并且能夠靈活運用。在課堂的探究學習過程中遇到需要運用口訣表的事例,也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口頭計算。
最后,要求對學生的估算能力進行培養。有些題目不需要精確的數值,這時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估算能力。例如多位數乘法,要求學生可以準確指出結果的個位,也可以利用估算的方式對平時的練習題目進行檢查,讓學生逐步體會估算在生活中的便捷應用,進而養成估算的能力。
課堂游戲設計,激發學習興趣
什么樣的游戲是學生喜歡的?什么樣的游戲活動可以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又不引起同學們的排斥?游戲活動的設計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在為學生設計課堂游戲活動前,這些都是教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當然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班級。每個班級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在設計游戲和活動時,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班內的學習情況,如學生的接受能力、班上的學習風氣等,再根據這些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課堂上所用的游戲活動,這樣可以使設計出的游戲和活動有效且有趣。
例如在游戲活動的設計上,我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除了考慮學生年紀太小,對于新知識,特別是枯燥無味的數學計算缺乏能動性外,我還在班內進行了幾次摸底測驗,根據摸底測驗的結果,然后結合班干部的反映,對全班的大體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雖然這些準備工作耗費了不少時間,但這對之后課堂上游戲活動的設計和運用有很大的幫助。通過設計前的準備工作,我發現學生在知識點的學習上缺乏耐心,但天性使然,他們在對新東西的接受上卻有著超越其他年齡階段的渴求,而且他們的思維有跳躍性,沒有成年人的僵化,這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現,不是學生不愿意學,而是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動力,為此我在課堂的游戲活動中,加入了各種各樣的場景設置,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找到生活中的感覺,提高學習效率。
此外,在進行口算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于預算和計算進行實效的評估。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更加清楚、輕松,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一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杜絕馬虎心理和計算過程中的錯誤,最終取得課題研究和實際研究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