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莉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組織文化的管理開始受到各個行業的重視,教育行業也是如此。尤其是文化領導和學校文化建設這兩個方面,已經成為我國提高學校管理的重要方式,加上校長負責制和校本管理已經在各校得到有效實施,使得我們對校長領導行為有了新的認識。校長是學校教育發展與改革的直接領導者,其領導行為受到普遍關注也在預料之中。鑒于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文化建設在我國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本文首先談到了學校文化建設對校長領導行為的迫切要求,然后介紹了校長領導行為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并對學校文化建設中對校長領導行為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最后在結合當前教育實際的基礎上,探索了相關解決策略,以幫助校長領導行為的不斷提高,進而助推我國學校文化建設進程。
學校文化建設對校長領導行為的迫切要求
導致每個學校發展程度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從表面上看有地理位置、硬件建設、師資水平等,而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學校文化。好的學校文化不僅有利于學校的發展,還有利于師生的共同進步。所以,學校的校長要擔負起學校文化建設的重任,為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學生全面素養的形成以及提高自身領導行為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校長領導行為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校長是學校第一責任人,不僅對學校的硬件環境建設具有助推和促進作用,而且對軟件環境的建設具有引領和決策作用。比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校長不僅可以根據學校發展的人才需要制定人才引進計劃,而且還可以針對當前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決定是否組織一定的專業技能拓展活動。當然,在學校文化建設方面,需要校長對學校文化從設計到建設整個過程進行全局性的指導,特別是在特色文化的打造上,更需要校長從一定高度出發。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夠在未來得到更好發展,在所屬地區教育中形成更顯著的特色和優勢,以助推區域教育的均衡、穩定發展。
學校文化建設中對校長領導行為產生影響的因素
個人自身內部的特點和所處的外部環境決定了個人行為。所以,我們可以將影響學校文化建設中領導行為的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種。
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主要體現在人格魅力、價值觀念和已積累的經驗三個方面。首先,人格魅力對校長領導行為的影響非常重要。比如,誠信、有責任心的校長,往往會采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去影響學校教師,而并非使用手中的權力對教師進行壓制。其次,大多數情況下,其他教師的價值觀和行為會受到校長價值觀和行為的影響或心理暗示。比如,在校長“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下,一方面會形成相應的制度,另一方面教師也會利用“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進行日常工作。最后,校長在相關工作中是否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于校長領導行為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關鍵。比如,校長在具備教育教學經驗的前提下,才會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多方面,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師資水平和學校內部人際關系等。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學校的管理部門,其管理方式和指導形式往往對學校的領導行為產生較大影響。其次,師資水平是學校得以正常運轉的基礎,校長領導行為不得不權衡這一因素。最后,學校內部人際關系復雜程度,往往反映了學校工作開展的難易程度。所以,校長在采取領導行為時,不得不考慮這一層關系,畢竟事關學校內部的穩定。
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領導行為提升策略
首先,校長需要結合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樹立良好的辦學理念,以獲得更多教師價值觀念上的認同,形成有效的價值觀念體系,從而對學校的日常工作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其次,對學校當前的硬件及軟件建設給予充分認識和分析,針對教師的辦公條件、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校的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如果在以上幾個方面存在薄弱環節,那么校長應該在這幾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再次,不斷總結和分析,不斷學習和提高,并建立科學、有效、靈活、有激勵效果的制度體系,促進優質教風、學風和考風的形成,推動學校各方面均衡發展。特別是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校長在建設學校文化過程中要給予重點考慮。最后,考慮到學校內部人際關系的復雜,所以校長在推進學校文化建設進程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校內人際關系的優化,從而讓校園充滿和諧、民主、團結的文化氛圍。事實上,如果教師之間形成了這種文化氛圍,那么無形中也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進而引導學生成為團結友愛、尊敬師長、遵紀明理的好學生。
結語
隨著我國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愿望,因此學校文化建設成為學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作為學校校長,是學校的第一責任人,自然這一工作就要依靠校長領導行為去落實。但是,對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領導行為產生影響的因素非常多,我們既要分析其原因,還要探索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校長領導行為才能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