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耀
音樂課程是陶冶學生情操的課程,對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高中階段,由于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高考備考上,導致音樂課程教學容易被忽視。情感教育在音樂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情緒,對高中學生的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情感教育對高中生教育的重要意義
所謂情感教育,是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情感培養為主要內容,以學生情感意識挖掘為教學手段,以實現學生認識提高為教育目標的教學方法。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應用是通過引導學生感情、感受的教育,幫助學生獲得幸福感、愉快感,同時獲得審美感的提升來實現的。在教學實踐中,情感教育也被認為是人性化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實踐。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情感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有利于學生品德情操的培養
品德素質、藝術情操教育,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內容。新時代背景下,社會不僅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人才,還需要有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的人才。思想品格的教育、培養,是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高中新《音樂課程標準》就明確提出要通過學生的情感教育實現學生德育的提升。這是由于音樂是創作人美好情感的重要載體,具有十分充沛的情感特征和旋律。因此,音樂課也被視為情感教育的重要課堂。在音樂課題教學中,通過音樂欣賞,帶領學生感受音樂中的情感,讓學生獲得自己的情感認知,建立道德思想認知標準,使得學生品德情操的培養方式更加豐富和多元化。
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情感表達是任何藝術形式的內核所在。以音樂為代表的藝術作品,是音樂創作人情感的重要表達途徑。通過音樂鑒賞,感受音樂表達的藝術情感,才是藝術鑒賞的關鍵。但同時,由于每個學生的經歷和認知不同,導致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也存在差異。情感教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彌補學生認知和情感理解上的不足,幫助學生加強、加深情感感受,從而獲得自己的情感判斷。因此,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提升學生的責任使命感
在我國,有許多催人奮進、積極健康的音樂作品。在每個時代,都流傳了反應當時社會精神現狀的音樂作品,例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流傳下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歌曲反映了當時民眾追求自由、民主的偉大斗爭和奮斗情感。通過優秀的音樂作品來進行情感教育,能夠幫助高中生對那個時代、歷史有更加深刻的情感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責任使命感,建立正確的家國意識,積極地投身于國家經濟建設中。
情感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情感教育對高中生德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音樂教學課程明確規定的教學內容。鑒于此,結合本人音樂課程教學經驗,對高中音樂課程情感教育的應用策略,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構建具有情感性的課堂氛圍
課題氛圍對情感教育實踐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一方面,教師要善于營造和諧、民主、有趣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寬松、愉悅、自由的課堂氛圍中,才能有效打開學生的情緒,用心感受音樂中的情感,形成共鳴,實現教育目標。另一方面,情感教育不同于知識點的教育,情感教育是心靈上的感受與體驗,是需要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其中,才能收獲到教學效果。最后,由于音樂的情感基調是各不相同的,在音樂課堂氛圍營造過程中,就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的音樂情感基調,進行課題氛圍的調控。
重視音樂教學曲目的選擇
對情感教學而言,選對教學曲目十分關鍵。在教學曲目選擇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經歷等水平,選擇合適的曲目。建議選擇的曲目,采取從情感清晰突出到晦澀遞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曲目的安排。循序漸進的內容安排,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音樂藝術在情感表達上的獨特性,進而提升音樂欣賞能力。除此外,音樂教學曲目的選擇,還需要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情感要素。例如:《走進西藏》這首音樂作品,通過優美的旋律與歌詞向世人展示了西藏特別的美,該曲目在幫助學生建立情感認知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西藏生活環境的艱辛,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生活的條件、環境是多么得便利、幸福。
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說教授課方式容易讓音樂課的情感教育變得枯燥無趣,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提升音樂課情感教學水平的關鍵。在教學方法創新方面,引入多媒體教學方法、采用讀唱教學模式、采用表演的教學形式等等都是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通過教學方法的改善和創新,能夠讓情感教學更加多元化,讓學生的感受更加貼切、深化,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高中音樂課堂上情感教育的應用,是培養學生藝術情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重視課堂氛圍營造、重視教學音樂曲目的選擇、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情感教學實踐的不斷開展,高中生才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