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應軍
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意識培養的意義
培養學生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友誼的形成
在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全員參與,同時小組合作也可使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以完成小組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通過溝通和交流來解決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合作的過程中,也可使同學之間的了解增多,從而促進友誼形成或加深。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展現學生的個人魅力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會遇到許多問題,通過合作學習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有著不同的想法和思考方式,通過合作學習,可以使每個學生的特點展現出來,也可以使小組中每位成員都學習其他成員的想法,擴展學生的思維范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促進班集體團結,提高班集體質量
小組合作是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最基本的形式,合作學習需要小組成員彼此之間負責,為小組的任務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就會促進小組之間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增強學生的歸屬感,進而可以促進班集體的團結,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提高班集體的成績和班級風貌。
小班化體育教學合作學習的問題
學生個體差異較大
中小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但是目前許多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分組都是隨機進行的,或者是學生之間自行組隊。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溝通和理解能力,對體育活動方式的掌握能力以及運動能力都有所不同,以往的隨機分組或是自由搭配都會使得小組之間的差異較大,結構不合理,就會導致整體能力較強的小組輕松地完成小組任務,而整體能力較弱的小組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或是小組之中成員優勢或劣勢相同,不能進行合理分工。這些現象不僅不利于班級體育成績的提高和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還有可能使班級內出現等級劃分,導致學生產生矛盾等,也可能會使體育方面較差的學生對體育更加沒有信心,使其對體育的興趣逐漸消失。
教師主導地位強化
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規范來使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通常都是教師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再將體育活動中每一動作的方式和要領告知學生,然后讓學生組隊再一起進行練習,但這樣會使得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小組成員之間也沒有共同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導致體育課堂變得枯燥無味,毫無課堂氣氛,導致教師沒有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各種動作的記憶不夠深刻,遺忘較快,不能培養較高的合作意識,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學生的合作意識薄弱
小班化體育教學需要學生主動合作,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教師若忽略引導,讓學生隨意進行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也許就不會主動交流,而各自進行各自的活動,使得小組合作效果較差;教師若引導過多,就會使學生沒有機會進行交流和合作,也會降低合作效果。同時,小組中每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不相同,體育運動能力各有高低,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有時會為了突出自己,就一味地在小組中表現,卻不去幫助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這樣會使小組中整體成績無法提高,學生之間的差異拉大,不僅影響了學生之間的關系,還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合作任務和內容不合理
在小班化體育教學中,合作內容的設計至關重要,應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教學內容。但是在實際課堂中,通常只有一套內容,而且有時內容難度較大,大多學生都無法按時完成或完成起來十分困難,從而影響學生對體育課堂和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合作學習內容設計得過于簡單時,學生就沒有深入思考的機會,使得小組合作變成一種表面形式,缺乏實際意義和價值。
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意識培養的策略
了解學生的情況
每位學生的個人興趣、家庭背景、身體素質、溝通和理解能力,體育活動方式的掌握能力以及運動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對小班內每位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了解,收集學生擅長的內容以及學習起來較為困難的內容,并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測驗,進行資料統計,以便合理分組。
合理進行分組
穩定性分組
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溝通和理解能力,體育活動方式的掌握能力、運動能力以及體育測試的結果等方面進行搭配分組,分組后小組固定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以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為單位。穩定性分組的方式通過擴大組內的差別,可以讓體育能力較好的學生去幫助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體育興趣較濃厚的學生去培養體育興趣不高的學生,使得小組中每位同學在體育活動中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防止有人過于表現、有人從不表現的現象發生,使得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學生成為教學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促進學生之間友好的關系發展。
階段性分組
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和體育活動方式的掌握能力、運動能力以及體育測試的結果等方面進行同一層次的分組,分組后小組固定相對較短的時間,以一個教學內容或者一個教學單元為任務。
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想要讓所有的學生對于某一內容達到同樣的高度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例如在跳高項目中,剛開始可為同學們設置相同高度,分配在同一小組,但是高度不斷增加,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就顯現出來,因此,應該為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提高的幅度,并且將相同目標的學生放在相同的層次上學習。
培養合作精神
掌握合作學習切入點
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切入點應該放在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中,合作學習內容應該確立于只有通過合作學習才能解決的學習內容中。只有具有一定難度的內容才能激發學生的合作探討意識,但是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是小組合作后能夠完成的,避免難度過高,學生沒有能力解決,從而喪失信心。
注意讓學生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應該作為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敲門磚。在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客觀正確地面對和保護學生提出疑惑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對于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想法進行肯定和鼓舞,認真傾聽學生提出的疑惑和問題,正確處理學生的質疑,并進行積極啟發和鼓勵。積極思考,提出疑惑是合作學習的首要步驟,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培養學生思考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和疑惑去學習、討論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教師的設疑提問應該根據學生的“誤區”進行針對性的合理設計,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水平,調整難易程度。
掌握合作時機
在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的時機應該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比如在某項動作的練習中,教師發現有的學生能夠很快掌握和完成,而有的學生總是無法準確完成,此時,教師就應該倡導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加強合作。通過合作互助,不僅可以使不能完成的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并完成,也可使學生之間變得更加團結。
教師合理引導
改變觀念,正確引導
在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身份,詳細了解班級內每一小組,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與學生共同學習,及時發現小組所遇到的困難,并適時進行點撥,引導小組能夠順利完成其任務,但是教師應避免主導性過高,替學生安排好一切。
此外,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能力相對較弱的小組,并多加引導和指正,對于能力相對較高的小組,應該多給予自由學習時間,這樣,既可以提高班級整體的水平,促進教學效果,也可使能力較差的學生增加知識,能力較好的學生提高思維力,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也促進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并提高其效果。
適當調整
在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尤其應該在階段性分組后期根據學生的個人水平進行適當的調整,隨著課程的不斷進行,會有一部分學生的運動能力發生明顯的變化,這時就應該對他們進行適當調整和分層。
例如,在跳遠項目的學習過程中,可再根據學生的能力劃分不同的小組,將掌握情況較好的學生均勻分布在還需多加學習的學生中間;對于較差的學生,較多的是鼓勵,掌握主要的動作要領即可,不需要過分注意細節,等到能力有所提升時,再提高要求;對于優秀的同學,應該嚴格要求其技術的掌握,讓其能夠起到正確的示范和感召作用。
活躍課堂氣氛
與其他的課程相比,體育課最大的特點是戶外運動,戶外授課的環境讓學生的視野更加寬闊明亮,因此,會較容易讓學生放松。但是課堂氛圍除了受到課堂環境的影響之外,也與教師的授課方式有著更重要的關系,在小班化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充分放松心態,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
例如,課前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一些簡單的熱身動作,來調整身體,對于跑步等同時考驗學生耐力性的運動項目,就可讓學生一起進行,相互鼓勵,使學生能夠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的好處。課后,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和鼓勵,尤其是對于相互幫助過的同學進行突出表揚,積極宣傳合作精神。同時,體育課堂上也可進行一些與體育相關的小游戲,如“你畫我猜”等,使學生之間通過配合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各種體育活動動作,提高學生體育能力,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和引導,與學生共同溝通參與,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主動性,不斷提高自身認知,并加強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與合作,處理好獨立思考與交流合作的關系,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促進自己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