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 要】目的:對老年肺結核患者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并發不良反應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130例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老年肺結核患者,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針對組,各65例。常規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干預,針對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結果:常規組不良反應明顯高于針對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老年肺結核患者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老年肺結核;抗結核藥物治療;不良反應;護理效果
伴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的逐漸嚴重,我國老年肺結核患者的例數表現為逐年增加的趨勢。對于老年人而言,因為自身年齡較高,自身抵抗力表現為顯著的下降,對此臨床針對肺結核患者選擇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較易出現不良反應的現象,患者表現出的不良反應對臨床治療效果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此,針對老年肺結核患者在臨床治療時,需要對患者臨床表現出的不良反應進行認真觀察,研究有效措施加以疾病干預,最終為患者的臨床預后奠定堅實的基礎[1]。本文就該問題探討老年肺結核患者于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并發不良反應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老年肺結核患者13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針對組,各65例。常規組男43例,女22例,年齡最低60歲,最高80歲,平均年齡(70.23±10.25)歲,針對組男41例,女24例,年齡最低61歲,最高79歲,平均年齡(70.08±10.18)歲,兩組老年肺結核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選取的老年肺結核患者均采取相應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常規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干預,即主要為常規的藥物、飲食、心理及健康指導方面的護理措施。針對組患者于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針對可能出現的相關不良反應采取相應護理措施,主要不良反應為肝損傷不良反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等[2]。
1.3觀察指標
經相應護理干預,記錄兩組老年肺結核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對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及處理,本次研究中的計數治療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進行檢驗,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常規組中出現肝損傷不良反應34例,占52.31%,消化系統不良反應31例,占47.69%,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5例,占38.46%,過敏反應33例,占50.77%;針對組中出現肝損傷不良反應3例,占4.62%,消化系統不良反應4例,占6.15%,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例,占3.08%,過敏反應5例,占7.69%。兩組患者各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肺結核疾病的發病率也有一定的上升,該疾病是引發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時,多采取抗結核藥物治療。而由于肺結核疾病的多發人群為老年人,其機體抵抗力較差,在采取藥物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注重護理。臨床護理應從以下方面采取護理措施:心理護理:老年肺結核患者復發率高、合并癥較多等特點,患者飽受病魔折磨,因此患者中的大多數存在焦慮、急躁、抑郁等情緒。針對這些情況,護理人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開導患者[3]。①了解病人產生社交孤立的相關因素;②多與病人接觸并交談,囑其說出自己的感受,必要時可發泄;③指導病人使用放松技術,分散注意力,如聽音樂、看書、讀報、打太極拳等,通過有效的方法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用藥指導:在患者口服抗結核藥物時,應告知其在早晨空腹頓服,如果患者忍耐性差,可改為分次服用或飯后服用。同時護理人員需向患者和其家屬講解服用抗結核藥物中應注意的事項和服藥后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當患者在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及時告知醫生,醫生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重新調整藥物的使用量,防止加重藥物造成的傷害。飲食護理:老年肺結核患者由于自身生理機能減退等一些原因,會出現食欲、吸收消化能力、咀嚼能力降低等情況。所以,老年肺結核患者飲食時應攝入高蛋白、維生素含量豐富、高熱量的食物。結核病灶在修復過程中會需要大量蛋白質,因此充足優質蛋白的攝入是十分必要的,其有利于體內形成免疫球蛋白和改善貧血癥狀。同時,老年肺結核患者應戒煙戒酒,吸煙會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刺激,飲酒會導致血管擴張,加重患者的病情。觀察患者的身體變化老年肺結核患者體內血漿白蛋白含量低,身體機能不如較青壯年人,導致自身的耐藥性差,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密切觀察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身體變化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老年患者體弱多病,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又記憶力衰退,容易忘服或漏服藥物。因此,護理人員有必要在發藥時監督患者服藥后再離開。當患者出現惡心、腹部不適、食欲減退、嘔吐等癥狀時,護理人員應及時通知醫生,再遵醫囑讓患者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并且飯后服用抗結核藥。與此同時,患者飲食時應選擇易消化、清淡的食物,盡可能減少辛辣、產氣食物的食用。
綜上所述,老年肺結核疾病患者在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相較于常規護理干預,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參考文獻
[1]劉京城.肺結核患者抗結核藥物治療不良反應分析[J].醫學信息,2015,12(19):151-153.
[2]陳艷麗.黃芪注射液聯合抗結核藥治療肺結核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8(11):110-112.
[3]冼翠平.藥物不良反應對肺結核病人全程規律治療的影響[J].廣東藥學,2016,3(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