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香
【摘 要】隨著現代骨科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骨科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這需要護理工作與時俱進,掌握新的技術,改變傳統陳舊的觀念。就骨科創傷的特點而言,往往具有突發性與復雜性,患者年齡跨度較大以及康復時間較長等特點,如遇業務量增多的時候,加之護理工作人員自身能力的缺陷,便出現了許多問題。筆者對骨科護理中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如下分析才采討。
【關鍵詞】骨科護理;問題;解決對策
現代社會經濟、工業以及交通運輸行業等各領域均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因此,骨科創傷的患者也越來越多,骨科病的種類日益復雜,病情嚴重,骨科創傷患者年齡跨度比較大,生活自理較為困難,康復時間相對較長。骨科創傷通常具有突發性及復雜性等特點,同時
伴有大面積軟組織受損以及器官傷害。骨科治療中,近幾年增加了不少新技術與新項目,業務量激增,加之護理工作者未及時學習以及自身業務水平有限等原因,護理工作難免存在不足,這些復雜的因素均為現代骨科護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和挑戰,也對骨科護理工作提出了新
的要求。護士長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對骨科護理中的常見問題進行處理,而消除護理缺陷、避免護理差錯,是安全護理的基礎,據目前我國骨科護理情況而言,絕大部分醫院的骨科護理制度欠完善,均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與安全隱患。筆者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
一、骨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1.制度欠完善
骨科護理的相關制度欠完善是導致護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的直接原因、法律意識淡薄,是骨科護理中潛在的安全隱患。對骨科疾病患者缺乏責任心,在病發時不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導致護理問題時常發生。醫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及質量監督工作中存在諸多缺陷,醫護人員自身職業道德不高,缺乏自我約束力,質量管理意識不強,苦再無有效的管理監督措施,極易出現醫院護理工作效果不佳、護理人員編配欠妥等系列問題,給骨科護理帶來安全隱患。許多醫院護的骨科護理規章制度并不健全,這使得醫院對護理工作的監控不到位,許多護理措施也就得不到落實。一些護士不按照醫院里的規章制度對患者進行護理,常擅自隱瞞、處理護理過程中產生的失誤。醫院的管理者應該針對這一情況制定出完善的規章制度,并加強監管力度,使護士在護理的時候有章可循。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觀念,確保護理安全。所謂“二落實”即指:組織落實、制度落實、監督落實。只有完善的組織結構,保障性的制度管理,切實地監督檢查,才能保證在醫護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有理可循,有據可依。
2.硬件設施缺陷
硬件設施缺陷,如病房內各種設備問題(床欄不夠牢固或沒有床欄,地板沒有防滑標志和措施,觸電漏電,設備使用不當等)。)也是護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動不便,身體虛弱更易出現護理安全問題。
3.護理人員自身業務素質不高
護理人員是所有護理工作的執行者,他們的護理水平直接體現了醫院護理工作的質量。護理人員在整個護理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問題。由于大多數護理人員從事護理工作時間較短,一般只有一般的專業技能和能力,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但骨科專業護理技術不足,臨床經驗不足,綜合判斷能力較低。因此,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容易慌張而未能及時采取相關救治措施,或者出現違反操作規定的情況,導致護理缺陷。此外,護理年齡偏小的年輕護士缺乏全面的專業知識,沒有及時補課、學習和盲目做事,無法對患者進行良好的護理和健康教育,給患者造成不良后果,骨科護理工作絕大部分由護士完成,繁忙的護理工作導致護理工作人員數量相對較少,許多護士經常處于繁忙狀態,加之大量的夜班工作,使得許多護士身心俱疲,情緒波動比較大,對患者缺乏耐心,部分護士的責任心不強則更易引起骨科護理問題,產生護患糾紛。
二、骨科護理問題的對策
1.完善健全護理制度
護理管理的核心是護理工作質量的管理,而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價是護理質量管理的主要手段。針對骨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制定了《護患溝通條例》、《護理人員職責》、《骨科護理安全措施》、《骨科患者病歷書寫規范》等相關規章制度。制定上述規章制度,可以規范和限制骨科護理程序,有效控制骨科護理工作質量。在骨科科室內部建立護理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各負其責;各組組長需每天堅持檢查該組患者基本情況,對護理質量的監控重點應均勻分布在各項操作中,如輸液輸血、手術前的準備以及急救措施等;護理工作管理者應不定期抽檢,每周開展質量評比,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極個別問題與護理人員進行溝通,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每月舉行的質量分析講評中及時指出并加以改正。如在檢查中發現違紀違規的行為,根據情節輕重對當事人進行處罰,以告誡其他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對護理安全引起重視,提高護理人員護理質量。
2.加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成立護理質量管理部門,讓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豐富的高級護士擔任該部門的負責人,對護理人員開展技能培訓與專業指導工作,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評機制,以幫助護理人員盡快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提高護理水平。
3.加強監督管理規范行為
對于部分護士缺乏責任心的問題,應該加強對護士的職業道德教育,將有關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不良事件及時報告與評估,重視不安全因素及差錯事故的預防管理,定期舉行護理安全活動、會議,幫助護理人員樹立安全意識,明確責任歸屬。護理安全管理部門應組織護理人員對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學習,聘請醫療事故處理部門專家為護理人員講解法律知識,提高她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保護意識,讓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運用法律法規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
4.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
骨科創傷患者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在該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當尊重患者,仔細詢問患者的心理情況,并及時進行心理輔導。這要求護理人員要做好與患者良好且有效的溝通工作,分析評估患者的心理問題,理解關心患者,對待患者的態度應該是理解寬容、認真負責的,對患者的過度焦慮或者可能面對的身體殘疾問題仔細詢問、耐心講解,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轉移患者注意力,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生活,使他們有戰勝病魔的信心。
5.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能有效減少和避免護患糾紛以及護患之間的沖突。骨科創傷患者的護理并發癥較多,必須加強防范措施,尤其要落實患者入院以后,手術前與手術后的健康教育工作,由于骨科患者需要多陪護,因此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僅局限在患者身上,也要重視陪護人員,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巡視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快速解決或報告。
6.合理利用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較高的工作壓力和長時間忙碌的工作條件也可能導致護理人員失誤,導致護理安全事故和護理病人糾紛。因此,醫院需要優化護理隊伍的人力資源配置,合理安排骨科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保障護理人員擁有良好的工作狀態是避免事故和糾紛的前提。這種靈活的調度方法可以達到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目的。這種方法既滿足了病人的需要,又不損害護士的身心健康,發揮了護士的潛力。根據骨科創傷患者的特點,手術一般在中午結束。該時間段可以向護理部申請增派護理工作人員,還可以進行科室自我排班,加強高峰期的護理力量,為緩解一線護士的工作壓力,可以設立二線班護理隊伍。護士長還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座談會,了解她們的心理狀態,幫助其解決一些問題和困難,使整個科室的護理人員以團結積極的心態投人工作之中。
三、結語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骨科護理存在一系列問題,既有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也有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欠缺,當然個人也有一些原因。對此,醫護人員應針對各種情況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徹底解決骨科護理中的各種問題。制定詳細的處理方案,徹底解決骨科護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求創造出良好的護理環境,為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隨著醫療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醫療水平逐漸提高,醫療市場竟爭將越來越激烈。醫院想要生存發展,必須重視日常醫療護理管理工作,特別是護理安全工作,提升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與質量,減少或避免醫療糾紛,贏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譽,進而改善醫院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