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柳
【摘 要】目的:探討對急診科患者搶救治療過程中使用優質護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將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急診搶救治療的11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包含55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一般性的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96.36%,對照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85.4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2.73%,對照組僅為78.18%,兩組之間的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診科接受搶救治療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服務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和信任,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急診科患者;搶救治療;應用效果
醫院急診科是醫院中重癥患者最集中、病種最多、搶救以及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診患者入院治療的必經之路。由于急診科患者多數病情較重,且變化較快,因此急診科護理服務質量的好壞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好壞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是急診科患者搶救成功率高低的重要影響因素。近年來,隨著現代護理理念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對于護理服務對臨床治療所起到的輔助作用逐漸得到重視,因而很多醫院對于護理服務質量越來越看重。本研究以本院接受急診搶救治療的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為例,對優質護理的實施方法以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6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診搶救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齡19-80歲,平均(45.3±3.6)歲;入院原因:心腦血管疾病46例(41.82%),呼吸系統疾病36例(32.73%),意外傷23例(20.91%),其他原因5例(4.55%)。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這110例患者分成觀察組(55例)和對照組(5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接受急診搶救治療的原因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一般性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如做好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的監測、急救處理、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樹立優質護理服務觀念
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護理人員在投入到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之前,均接受過系統的優質護理服務培訓,對于“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并將其作為護理服務所應遵循的服務宗旨。由于急診科患者存在病情急、重、變化快等特點,導致患者以及家屬容易存在情緒不穩定、急躁易怒等特點,對此,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表現出充分的理解和耐心,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心理學知識以及專業的護理操作安撫患者及家屬的不良情緒,保證急診搶救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患者搶救成功之后,協助患者及家屬為患者轉至相關科室,并為其提供全程護理服務,保證患者得到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
1.2.2加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急診科護理人員在入科之前需要經過專業的急救知識以及急診護理技術的培訓,對患者提供急診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應當保證為患者提供無縫銜接、全程化的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保持頭腦冷靜、操作嫻熟,充分體現出專業態度,從而贏得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和信任。
1.2.3加強護患溝通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家屬表現出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同情,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各項工作的講解以及解釋,告知配合要點、注意事項以及加強醫護配合對于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性,從而消除患者及家屬心中的疑慮以及不良情緒,更好地進行醫護協作。搶救治療結束之后向患者家屬說明結果,對于搶救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家屬做好安撫,以尋求理解,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
1.2.4合理排班
在急診科患者人數較多,護理工作量較大時,及時配備足夠數量的護理人員,以保證急診護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明確各個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設立專人接診,節省患者入院治療的時間;護理管理人員加強巡查,防止發生工作人員擅自離崗的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向患者或患者家屬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統計,采用百分制,分為十分滿意(≥85分)、一般滿意(70-84分)、不滿意(<70分)三個等級,總滿意率=十分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有53例搶救成功,占比為96.36%,對照組患者有47例搶救成功,占比為85.45%,兩組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分別為92.73%和78.18%,兩組之間的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診科是醫院在院內外接收和搶救危重癥患者的重要科室,在本院急診科接收和搶救的患者多為外傷、中毒或突發危重性疾病的患者,對于治療和搶救的及時性及有效性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對于提高本院急診科護理人員的急救護理技術,加強急診科全體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提高患者的急救護理質量,并挽回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急診科患者病情急、重且變化迅速,采取及時有效的搶救措施,并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措施,對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以及維權意識的增強,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診科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導致其成為了最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科室,因此,不斷提高急診科的醫療水平以及護理服務質量十分重要。本研究通過對接受急診搶救治療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措施,結果表明,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得到明顯提高。由此可見,對急診科患者在搶救治療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對于提高搶救效果,贏得患者滿意,增進護患關系,保證患者安全均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4 結論
總之,優質護理應用于急診危重患者搶救工作中可提高搶救成功率和患者護理總滿意度,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榮玉.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醫學,2015,9(5):240.
[2]徐敏,趙正平.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中的應用和效果評價[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0):1225-1226.
[3]趙海燕,林旭.急診科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5):245-246.
[4]余艷.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2):283-284.
[5]王波,呂東清,張晶.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搶救室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3):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