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漸推進,人們對生活質量及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管制度作為城市化進程的重要產物,經10多年發展在規范城市秩序及改善城市市容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隨著外來人員的涌入,為城市管理帶來更多的問題,包括:社會文明沖突、環境惡化、交通擁堵,在這種形勢下城管與市民間的沖突事件屢次發生,對城市秩序的穩定造成不良影響。本文將從公共治理視野下城管執法困境及對策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公共治理;城管執法困境;對策
就目前來看城管執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暴力執法事件屢次發生,致使城管執法公信力遭遇危機,筆者將分別從:我國城管執法現狀及問題、我國城管執法問題產生的原因、基于公共治理視野下城管執法對策研究,三個方面來闡述,為我國城管執法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重要基礎。
一、我國城管執法現狀及問題
現階段我國城管執法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執法缺乏法律依據、暴力執法事件頻發、執法公信力遭遇危機等方面,筆者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一)執法缺乏法律依據
2010年7月1日我國出臺了《行政強制法》,為行政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然而截止到現在,還未對獨立的法律文書進行制定,導致城管執法缺乏依據,導致城管執法處于尷尬的境地。致使諸多問題暴露出來,例如:執法人員在執法中出現暴力沖突,導致社會對城管的信任度逐漸降低,不僅違背了憲法與法規,直接影響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暴力執法事件頻發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管理執法現狀更加嚴峻,導致暴力沖突事件逐漸增加,如:2008年6月深圳羅湖區兩名協管員被無證占道的水果攤販砍傷;2008年7月重慶市渝中區的4名執法人員被正經營的攤販打死。這一類事件的頻繁發生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這種以爭奪執法對象生產資料為主的執法手段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初衷,同時危急到人民群眾的利益,使執法對象對社會的不滿逐漸加深。
(三)執法公信力遭遇危機
所謂公信力是指政府受到公眾信任的程度,從現階段城管執法公信力現狀來看,在互聯網輸入“城管”便會出現許多負面的詞匯,例如:城管打人、城管強拆、城管暴力等,在執法活動中配合城管執法的人相對較少,有些人對于城管執法不予理睬、有些人認為城管多管閑事、甚至還有人暴力抗法,這些事件的發生均是由于城管執法公信力不足導致,致使城管執法面臨著公信力危機。
(四)城管執法程序缺乏規范
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重要保障與關鍵前提,目前我國陸續推出了《行政強制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然而城管在執法中常常會出現作風粗暴、濫用職權、吃拿卡要、任意罰款、隨意收費、態度蠻橫、以權謀私等現象。總的來說我國城管在執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由于城管制度依然處于摸索階段,一系列問題的產生是有原因的。
二、我國城管執法問題產生的原因
綜上筆者對我國城管執法現狀及問題進行了分析,導致一系列執法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內部因素、外部因素,詳情如下。
(一)內部因素
就目前來看城管執法部門職責不分,無法清除地認識到自身職責,且城管機構權力源自于其他部門處罰權的轉移,在這種情況下便會出現職責推諉、權力爭奪等一系列情況。城管職責界定不明確主要表現為職能界定模糊、職能劃轉空白、職能劃轉不完整等現狀,重復執法現象十分嚴峻。
另外城管與其他部門間的配合不到位,不僅增加了城管的負擔,同時也影響了執法效果。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城管執法人員缺乏科學的執法理念,甚至有些人員對執法的理解不到位,對執法隊伍綜合素質水平造成直接影響,忽視了執法理念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由于執法理念的模糊導致諸多執法事故的發生。
其次城管執法者缺乏職業道德素質,對于任何一個行業或職業活動都具有特定的職業道德要求,這也是所謂的職業道德,然而部分執法人員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實施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對執法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應具備勤、政、廉、潔等素質,以及高素質的職業道德修養,如:文明執法、公眾執法等。因執法者未對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引起重視,導致一系列執法犯法、以權謀私問題的產生。
(二)外部因素
從外部因素來看許多城管執法人員未對城市人口的增長加以重視,一些低素質水平人群的增加拉大了與城市生活間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一系列利益權衡博弈情況的發生,主要表現在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沖突之上,極易導致不滿情緒的發生。此外社會大眾對城管存在“刻板印象”,這是由于新聞報道將城管描述成暴力執行者,在網絡媒體的發展下民眾對城管執法形成固定印象,嚴重影響到城管的公信力與口碑。
三、基于公共治理視野下城管執法對策研究
為提高城管執法力度,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通過完善城管執法法律體系、構建高素質城管隊伍、重塑城管隊伍的公信力等措施來落實,詳情如下。
(一)完善城管執法法律體系
基于公共治理視野下為促進城管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應對城管執法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就目前來看我國還缺乏有關城管執法的法律法規,導致諸多法律問題無法得到明確,在這種情況下應構建起城市管理基本法,確保城管執法權力來源問題得到解決,另外還應對《城市管理法》合理制定,使城管執法依據問題得以解決。
在具體執行中地方政府應按《城市管理法》要求與當地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對城市管理相關法律進行修訂,為城管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二)構建高素質城管隊伍
執法人員職業道德水平對執法效果起到直接影響,且執法人員道德水平影響到國家形象,基于公共治理視野下應加大對城管隊伍的建設力度,提高城管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幫助城管執法人員更好地理解相關法律法規,充分夯實執法人員的職業素養。在這種情況下城管執法人員應積極轉變執法理念,樹立“保障人權、為民服務”的理念,確保公民生存權的實現。
(三)重塑城管隊伍的公信力
在網絡媒體發展下城管逐漸成為一個負面詞匯,經常處于社會矛盾的交集點,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還應對城管隊伍公信力重新塑造,提高城管人員的專業素養。
結束語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城管執法難逐漸成為一個重要問題,通過對現階段城管執法現狀的研究發現,城管執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城管執法行為不規范、執法形象不良等問題,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執法效果。為了提高城管執法水平,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對城管執法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對高素質城管隊伍進行構建、提高城管隊伍的公信力,為城管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楊帆.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執法困境與對策[D].青島大學,2017
[2]李慧. 我國城管執法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謝之杰.公共治理視野下城管執法的困境與破解對策[J].上海城市管理,2010,19(0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