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鵬
摘要:烙畫,又稱火筆畫、燙畫,古稱“火針刺繡”。本來烙畫應該是始終不變的,但是事實并非如此。變色使烙畫成為一種遺憾的藝術,烙畫材料的氧化反應,是永恒延續(xù)的,所以色彩保護技術非常重要。
關鍵詞:淡彩蠟染烙畫;變色;色彩保護
毫無疑問,任何的平面藝術形式都可能掉色和褪色。油畫會褪色變暗,國畫也會,照片會,甚至壁畫都會。但是烙畫的褪色相對則很快,三至五年的時間里,你的烙畫作品就失去了它的藝術精神和對比度,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
一、烙畫的變色問題
本來烙畫應該是始終不變的,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在西方,烙畫藝術之所以長期不被美術界認可,掉色是唯一的原因。那些對作品存世時間要求高的藝術家很多都從烙畫上,轉移到其他媒質上面去了,因為面對五年或者十年后自己的作品會湮滅的事實,大多數(shù)藝術家無法接受。
我希望我的作品像油畫一樣保持長時間維持原樣,我少年時代畫的水彩和素描還靜靜的躺在畫夾子里,就像新的一樣,而我十幾年前拍攝沖洗的黑白攝影也保持著當年的狀態(tài)。但是我五年前的烙畫,已經面目變得"古色古香",淡而無味了!
變色使烙畫成為一種遺憾的藝術。
畫夾子里的畫作和原始人在巖壁上畫的形象之所以變化的緩慢,原因很簡單:它們基本見不到太陽。我們平時簡單的烙畫褪色,其實并不全是烙畫本身褪色了,更主要的原因是烙畫載體,也就是紙、絲絹、葫蘆和木材氧化變色,顏色加深了,導致烙畫看起來就像褪色了一樣。
我們經常看到褪色的烙畫,烙畫已經淡去,顏色變棕黃色了。西方烙畫主要都是在木板上,隨著時間的增長,木材烙畫圖案似乎會褪色到木頭中,失去了那些明暗對比和戲劇性的精神。
烙畫所用的木材本身就不是純白色的。由于我們所有人都希望我們的烙畫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并調整所用木材在未來幾年中將會發(fā)展的色澤。糖松會變暗,變成濃郁的橙色。新鮮的白椴木會變成黃米色調,而樺樹的中性米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成中等生銹的紅色。楊樹可以變成金黃色調,剛切割的粉紅色米色桃花心木可以在三年或十年內變成幾乎是黑紅色。
烙畫材料的氧化反應,是永恒延續(xù)的。就像所有其他會氧化的物質一樣。人類目前還沒有辦法終止這一過程。紙、絲絹、木材或者葫蘆的氧化和變色,最主要是由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空氣中的氧氣,溫度和濕度,還有木材中樹油、微生物的代謝等等綜合因素疊加起來的必然結果。紫外線是一種攜帶能量的光源,它照射過的有機材料不可避免的會被從根本上解構。烙畫的變色程度與所處地理位置有關,南方的烙畫作品受日光與空氣溫度、濕度影響,脫色較快,保存期較北方短,所以烙畫在北方發(fā)展比較悠久。
二、烙畫延緩脫色的方法
淺色烙畫,褪色比較快,所以讓烙畫盡量的不變色不褪色,有以下幾種方法:
1.我們在烙畫的時候,盡量把圖案烙的深一點重一點。
有很多烙畫的效果是比較輕淺的,這種最容易褪色。所以在圖案主要對比的部分,烙得深一點是有好處的。另外在烙畫烙完之后,最好用水清洗一下,把表面輕浮的炭黑清洗掉,這樣顯露出的黑色部分如果效果不足,再加深,這樣的黑就穩(wěn)固了,深是一種王道。
2.烙完噴定著液或者緞面漆、透明陶瓷涂層。
烙畫如果被涂層封閉起來肯定是會減緩氧化的速度的。但是一般的清漆是不行的,反而會加速木板的變黃。同時會在烙畫表層增加了一層光澤。這對于執(zhí)念烙畫"自然美"的藝術家來說,也是一種折磨。定著液一般采用液體石蠟加微量甘油和酒精。使用具有紫外線防護功能的聚氨酯和丙烯酸密封劑也非常好用。
3.烙畫作品的陳設環(huán)境,盡量不要被陽光直射,也不要接近爐火,白熾燈和其他熱源等。溫度低則氧化慢。博物館通常的做法是不停的在窗戶玻璃上敷設紫外線防護膜,有些甚至直接用厚窗簾遮擋上,屋子里用專用人工光源(一般很暗,人不接近燈就不亮)。
4.選擇木板種類,適合自己的題材,有講究。烙畫木板材料在使用之前,可以用淡雙氧水雙面噴一次,干后在木板背后涂蠟。可以明顯延長變色的時間。
5.彩繪。彩繪都會有助于減緩變色過程,尤其是使用金屬顏料,幾乎就看不到變色了。當然,對于執(zhí)著于烙畫的"純粹"的作者,這個方法有點難。烙畫天然就有“舊”味兒。
6.烙畫完畢之后,可以用傳統(tǒng)的書法用墨,在最主要的黑色部位描一遍,因為墨是純碳,所以它的黑度可以保持永久不變。彩繪是褪色的有力武器。
7.對于褪色的烙畫作品,可以補充再烙一次,這次烙完,可以維持很久,同時那個古董色澤,也很迷人。
8.對于小把件兒的烙畫葫蘆,烙畫手串,葫蘆項鏈等,因為不停的在手里把玩摩挲故,所以無論怎樣保護,上面的烙畫還是掉色很快的,那就無能為力了。
三、淡彩蠟染烙畫的防脫色技巧
淡彩蠟染烙畫是以烙筆(或鐵扦、火筆)在竹木、宣紙或絲絹等為原料,利用控溫技巧勾畫烘燙而成的工藝美術作品,其淡彩蠟染烙畫經過對色彩學、三度立體空間將中國傳統(tǒng)民族蠟染技藝相結合,使制作過程中畫面溫度達到所需溫度,蠟與礦物質顏料有機結合,用于潤色、渲染,使烙畫作品呈黑、焦棕、黃、白五色及中國畫所講究的墨分五色,一脈相承,畫面古樸典雅,清晰秀麗,其特點有高低起伏的肌理變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別具一格,經渲染著色后,可產生更加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經過蠟染后的烙畫作品可以長期保存,
其主要制作難度,就是(1)畫面溫度;(2)蠟染濕度;(3)礦物質顏料與蠟染溶合度的比例數(shù)值,使其畫面整體具有浮雕立體感,所以難度極大。
淡彩蠟染烙畫是一種將形象物質提煉,以藝術形式呈現(xiàn),反應在木質或者其它材料上的立體表現(xiàn)形式,是集物體造型、色彩學、雕刻藝術為一體,巧妙地把繪畫藝術的各種表現(xiàn)技術與烙畫藝術熔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1.淡彩蠟染烙畫是以石蠟與天然礦物質顏料相結合,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能掌握并傳承的人寥寥無幾。
2.淡彩蠟染烙畫通過蠟染的技藝,能使作品在濕度、抗氧化上起到長期保護作用,百年不變。
3.礦物質顏料的應用,可使畫面長期不脫色,年代越久,色澤越是鮮亮。
4.傳統(tǒng)文化與傳承文化藝術的有機結合,成就的淡彩蠟染烙畫藝術作品,也是難得的藝術珍藏品。
我們期待淡彩蠟染烙畫技藝能夠持續(xù)與時俱進,發(fā)揚光大,讓民族瑰寶永遠薪火相傳!
參考文獻:
[1]艾秀琪,中國烙畫技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