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聽力作為外語學習的五項基本技能之一,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的綜合反映。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聽的能力大大低于該學科的其他能力。目前,學生在聽力學習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語言障礙 、詞匯問題、文化障礙、學習習慣障礙、心理障礙等。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訓練的。
一、培養興趣,讓學生愉快地聽
教師在課堂上要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努力消除學生因害怕、沮喪、反感而產生的心理障礙,并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與聽力材料有關的背景知識,以及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趣聞等,這不僅可誘發學生的聽音興趣,還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
二、創造環境,讓學生無意識地聽
在日常教育中,教師應完全用英語教學,遇到困難的單詞、短語、句子,可通過圖片、教師反復示范,師生對話、輔以肢體語言等方式解決。營造濃濃的英語氛圍。在課外活動休息時,可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英語故事、英語對話等,讓學生在這種人造的自然環境中無目標的聽,不知不覺的聽,學會怎么去聽、主動去聽、習慣去聽、樂于去聽。
三、加強指導,讓學生有目標地聽
課堂上有目的的進行聽力訓練,加強聽力指導,對提高聽力水平是有很大幫助的,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目標聽力訓練的:
(一)預測
良好的聽力技巧是聽力測試取得理想結果的催化劑。把握好聽力技巧能增強聽的判斷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力技巧貫穿于所聽的自始至終的全過程,在時間上可分為聽前、聽中、聽后三個階段的處理技巧。在內容上可分為對整體、細節、特征三個方面的判斷技巧。
A、聽前預測
語言交際離不開語境。比如:在商店,常出現顧客與售貨員之間的談話,談論內容多為價格、物品等問題;在醫院,常出現醫生和病人之間的談話,談論內容多為病情、治療、健康等問題;在學校,常出現教師和學生的談話,談論內容通常為學習、考試、作業等問題。如果我們從題干中獲取了某些方面的信息,就可以預測對話的語境、人物身份及對話的大體內容。學生在聽前要盡可能地把選項瀏覽一遍,做到聽時心中有數,不至于大海撈針。也可結合題目與推測的答案,聯想出整篇短文的大致情節,這樣會提高選擇的正確度。
B、聽中預測
抓主題句和信號詞。聽對話時,要求學生關注答句。因為大多數對話材料中,絕大部分內容都由后說話者以回答的形式予以表達。聽短文時,要求學生關注短文的開頭句和結尾句。短文主題句一般都出現在材料段落的開頭和結尾。開頭句是信息內容的引導句,它揭示整個語段講什么,信息內容朝什么方面展開。
C、聽后推測
預測活動貫穿聽力理解的全過程。學生在聽完題后應前后聯系,利用后面聽到的信息補充前面信息中有疑問或漏聽的信息,并對聽前、聽中的預測加以推理、分析和修正,從而提高理解的準確度。
(二)聽說結合訓練
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要使學生掌握這一工具,就必須通過交際化的教學過程來完成。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提高語言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即聽能。然而從語言交際的全過程來看,“聽”實際上是對輸入信息的“加工”和理解過程;“說”是表達,是輸出信息,而理解和表達是交際的兩個方面,不可能完全分離。所以聽力教學,不能將訓練局限在聽的環節,應讓學生圍繞聽的材料說,在聽懂的基礎上說,在說的同時增強聽的能力,使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A、聽前問答。根據每一篇的聽力材料的標題及練習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預猜、討論,使他們產生出參與的欲望,想象力受到激發,也了解了一部分內容,對后面的聽也減輕了負擔,從而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
B、聽后跟讀 跟讀主要是要求學生根據聽力材料的原聲將句子一句一句重復出來。跟讀的關鍵在于模仿,模仿在聽力操練過程中起著相當的作用。學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較強,在跟讀這個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除了能將句子一字不差地重復出來外,還可要求學生能模仿原聲的語音、語調、語氣、語句的抑揚頓挫等。
C、聽后解釋 在聽錄音前,教師對材料中難理解的詞、短語和句子不直接作出解釋,要求學生聽完錄音后,根據上下文所確定的語境進行大膽的、有根據的猜測、判斷和解釋,這樣既可根據學生對材料的理解程度檢測其聽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用英語進行描述和解釋的能力。
D、聽后問答 學生聽完材料后,要求他們根據材料內容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邊回憶邊回答,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材料內容提問其它問題,要求他們回答。記錄的時候要求學生記要點,然后憑借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根據要點回答問題。這種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寫的能力以及說的能力。
E、聽后討論 要求學生圍繞所聽材料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闡述。同學們通過對問題熱烈討論,不僅可加深對所聽材料內容及語篇結構的理解,培養其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同時,這種討論也是一種大信息量的聽力訓練。
(三)聽寫結合訓練
新教材《新目標英語》的聽力訓練形式多樣,有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填寫單詞或句子等等。這些新題型對我們的聽力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僅要用耳朵去辨聽有聲信息,而且要求在信號從耳朵輸入大腦后,經過思考加工,迅速、正確地以文字的形式將信息記錄下來,這同樣是一種信息輸出。與聽說結合相似,聽寫結合的訓練,也能比單項的聽力訓練取得更好的效果。
A、聽寫 在聽力操練方法中,聽寫也是一項被廣泛使用的方法。這一方法的使用建立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匯量、掌握一定的用語結構的基礎上。在聽寫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一字不差地把所學的內容記錄下來。耳聽手記的方法,對于學生鞏固和掌握新舊知識都非常有效。
B、復述 復述在英語聽力的操練過程中屬于要求較高的方面。它要求學生在無問題提醒的前提下,邊聽邊記錄一些要點,然后根據這些要點,憑借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將其串成一篇能放映原文大意的文章。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在聽的過程中懂得篩選,記錄要點。
總之,語言學習要經過模仿、強化、形成三個階段。聽力是模仿階段,尤其重要,只有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斷地聽、反復去聽,學會聽的方法,養成聽的習慣,才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