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芳
摘要:從農村小學的整體教育質量角度來分析,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主要從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現狀角度出發,闡述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提升方案,并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而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提升方案分析提供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師;專業素養;農村教師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要保障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尤其是農村基礎教育,語文教師能否全面實施語文教育對農村學生語文知識素養、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要有效保障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針對實際狀況進行深入探究,提出針對性的方案,從而保障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提升。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現狀
(一)農村小學語文老師群體現狀
目前,很多地區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群體男女比例失衡,學歷普遍偏低,平均年齡普遍偏大,根據有關資料顯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中中老年教師占到了70%,年輕教師只占到總群體數量的10%,由于部分教師學歷過低,大大影響了農村語文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農村語文教師的男女比例差距過大,男性教師只占到總群體數量的15%,導致農村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提升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綜合來說,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年齡問題和學歷問題成了限制農村語文教師素養發展的重要阻礙。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內涵有待提升
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中文專業出身的占比較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文學和語言方面的知識缺少特有的熱愛和敏感,導致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中所蘊含的人文素養理解不深,在語文基礎和技能方面的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例如很多教師在文章書寫和漢字書寫方面的水平不高,很難做到文從字順,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文學方面的閱讀量較少,日常的閱讀僅僅限于語文教學的參考書和教科書,導致其在文學方面的視野較狹窄,組織的語言顯得過于蒼白,由于口語交際水平的問題,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對教師的教授得不到充分理解,導致學生的語言能力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農村教師編制固定導致教師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
目前,由于農村教師是納入編制體制內,所以,很大一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自我發展意識和競爭壓力,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自我文學素養和語文知識基礎的要求不高,面對一些進修和學習秉持著敷衍了事的態度,由于缺少下崗和考核的壓力,很多語文教師一味重復簡單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案,在提升語文素養方面只是停留在口號上,在實際工作當中沒有做出任何行動,導致綜合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語文教師素養能力概述
(一)基礎能力———語文方面的聽說讀寫
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幾乎用到這四種能力的全部。教師需要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并且具有聲情并茂的講課說話技巧才能給學生以較好的上課體驗;同時教師還需要寫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文章。作為語文老師這應該是基本功的要求,在語文老師較長時間對語文的學習與從事經驗,字與文章都應該是基礎。而字的好壞與文章體現了教師的人格魅力,決定了教師是否能夠有效起到提高學生興趣的作用。
(二)基礎技巧———對本文的解讀
運用技巧是老師的又一大要求。小學課堂對語文的學習多是從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整理分析文本并加以總結而得以進行的。教師如果照本宣科只按教材解讀之類的書籍協助講課而自己不加以思考就很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職業技能———教學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回歸本質依舊是以教書育人為工作本質,而課堂上的教學水平則可以說是一切的衡量標準。課堂是教師課下一切準備的綜合,從最初的課堂設計與教學安排,統籌思考如何將知識點以更好的方式,即更好的切入點、更好地利用多媒體呈現、更好地與游戲等提高興趣的方式點相結合,來進行傳授。
三、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提升方案探究
(一)促進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的高學歷化和年輕化
隨著特崗教師招聘的實施,為農村小學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綜合來分析,農村教師學歷低、年齡大等問題現狀依舊存在,因此,當地政府要針對農村小學教師的實際狀況,有效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引進學歷高、年輕的男性大學生回到基層教師隊伍中,改變農村教師女教師偏多、學歷偏低、年齡偏大等現狀導致的語文教師自我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所以,當地政府要有效地增加農村基層教師的編制數量,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改變低薪聘用代課老師、有編制不補充等現狀,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引進年輕教師,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整體素養,有效激發農村教師的自我發展動力,為農村基礎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加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在職培訓力度
首先,當地的教育部門要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素養水平進行整體的摸底調查,從而依照現狀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例如邀請語文方面的專家依照素養方面的知識編制相應考試試卷,其中包括口語考試和筆試考試,通過綜合性的考核,有針對性地實施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聽、說、讀、寫和文學、語言基礎等技能的指導和培訓,盡管整個實施過程非常復雜,但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素養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能夠進一步完善語文教師的語文知識技能,提升語文教師的教育能力,從而將提升農村語文教師素養落到實處。
(三)構建合理的考核模式和退出機制
當地的教育部門要針對農村語文教師專業素養實施定期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到教師績效考核的指標中,從而有效激發教師自我專業素養提升的意愿和動力,同時要積極搭建合理的退出機制,針對部分語文素養水平低,經過長期培訓后,教學效果依舊差、職業責任感依舊不強的教師,可以實施一次性退出崗位或提供退養補貼等方式,從而為高素質、高學歷、年輕化的教師隊伍提供更多的崗位,做到為農村的學生負責任,有效督促和監督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素養提升,為農村基礎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要轉變以往語文教育觀念,形成新的語文教學認識
語文教學不僅是一種主體的小學教育,它也有提高民族素質的作用。因此,要改變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形成新的語文教學認知。要著力提高小學教育中語文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綜合把握語文教學的種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小英.談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核心素養的對策[J].學周刊,2018(8):118-119
[2]龍奕霖.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形成的有效途徑[J].語文天地,2018(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