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燕
【摘 要】 目的:分析可視人流儀在絕經后取環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50例絕經后取環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對照組接受傳統取環術,研究組在可視人流儀定位下取環,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取環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并發癥情況。結果:研究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取環成功率比對照組高,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更低,且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可視人流儀在絕經后取環中,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取環成功率,同時減輕患者疼痛程度。
【關鍵詞】 可視人流儀;絕經;取環;應用
文章編號:WHR2018062030
宮內節育器是我國婦女選擇最多且最為有效的一種避孕方式,該方法具有經濟、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等特點,但婦女機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生變化,易改變節育器位置及其形狀,且在絕經后,節育器已無作用,需要被取出,可取環往往會被忽視,如果長時間未被取出,易發生節育器嵌頓、斷裂等情況,不利于取出。若操作不當還會發生出血、宮頸損傷等,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及傷害[1-2]。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可視人流儀逐漸被用于宮內取環術中,且效果客觀。本文作者為分析可視人流儀在絕經后取環中的應用效果,對本院收治的50例絕經后取環患者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絕經后取環患者,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其中研究組年齡45~65歲,平均(53.67±4.38)歲,絕經時間1~18年,平均(10.45±3.16)年;對照組年齡46~65歲,平均(53.92±4.71)歲,絕經時間2~19年,平均(11.24±3.52)年。兩組患者年齡及絕經時間等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取環術,研究組患者在可視人流儀定位下取環,儀器采用BELSOn720C超聲可視婦產科手術儀,弧陣探頭頻率設定為6.5MHz,術前半小時給予患者0.5mg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窺陰器,將“L”型探頭套上避孕套后嵌于窺器上并置于患者陰道內,調整好角度后小心、緩慢移動,確保探頭能夠清晰顯示出子宮的位置、大小、輪廓、節育器和宮腔的關系等,探查宮腔及宮頸,并采用擴宮棒進行擴宮,根據顯示屏圖像,準確引導取環鉤到達節育器位置,并在超聲圖像顯示取環鉤完全勾住節育環以后進行取環手術。若在向外牽引節育環過程中出現阻力增大,并且圖像顯示節育器和取環鉤的動度一致,表明有嵌頓發生,需緩慢牽拉節育環,將其抽絲取出,同時觀察節育環完整與否,若出現斷裂,需再次動態監測患者宮內是否殘留節育器。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抗感染及縮宮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取環成功率、取環過程中疼痛程度以及并發癥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總分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SPSS 21.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用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指標
研究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取環成功率及疼痛程度
研究組取環成功率為96.0%,比對照組的76.0%高,取環過程中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0%,比對照組的32.0%更低,P<0.05。見表3。
3 討論
取環術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手術,因為我國育齡婦女主要采用節育器進行避孕,對于育齡婦女來說,實施取環術比較容易,但絕經后的婦女取環就相對困難。因為絕經后機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持續降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子宮、陰道壁、宮頸等發生萎縮甚至失去彈性,宮頸口變硬、變窄,導致節育器放置位置與原來不相適應,進而致使其發生移位、變形甚至嵌頓等,增加取環手術難度,甚至是導致取環失敗[3-4]。
傳統取環術主要是根據醫生臨床經驗與手感,無法準確掌握宮腔情況,只能在盲視下進行手術操作,對于合并節育器移位、嵌頓、斷裂、部分殘留等情況,極易導致取環失敗,反復操作還會損傷患者宮腔內組織,甚至引起子宮穿孔、大出血等。可視人流儀能通過超聲引導,清晰、實時顯示出子宮內節育器種類、形態及放置位置等,并指導術者準確送入手術器械,確保準確無誤地取出節育器,同時也避免盲視下反復操作對宮腔的損傷,降低并發癥情況[4-5]。本研究中,研究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取環成功率為96.0%,比對照組的76.0%高,并發癥發生率為8.0%,比對照組的32.0%更低,且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可視人流儀在絕經后取環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取環成功率,同時減輕患者疼痛程度。
參考文獻
[1] 俞頌梅,戴潔,陸琴芬,等.可視超聲監護儀在絕經后子宮取環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3):2366-2368.
[2] 金惠芳,呂悠萍.戊酸雌二醇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絕經后取環的臨床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7,14(11):141-142.
[3] 羅振華,李桂萍,游翠艷,等.補佳樂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絕經后婦女取環的效果觀察[J].微創醫學,2015,10(04):423-424,428.
[4] 覃碧芳,鄧志賢,成志,等.絕經期婦女應用卡孕栓配合B超監視下取環與傳統取環術的手術質量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8):4236-4238.
[5] 王昊玨,方杰,陸顯義,等.可視人流儀術中監測對瘢痕子宮取環婦女應激狀態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36(02):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