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林
【摘 要】 目的:探討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8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及研究組,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與舒適護理,對比其效果。結果:研究組的手術指標與并發癥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舒適護理可以提高腹腔鏡手術的臨床護理效果,改善手術指標,降低并發癥率。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舒適護理;住院時間;并發癥
文章編號:WHR2018061040
腹腔鏡手術為微創技術,給患者造成的疼痛輕微,恢復快,疤痕小,因此易被接受。但是,該術式對身體也有創傷性,若患者對腹腔鏡手術的認知程度較低,受到創傷性刺激導致患者往往伴發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恐懼心理,使得患者對治療操作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隨著護理科學的不斷進步,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持續升高,目前臨床護理更重視“以病人為中心”的舒適護理。相關報道指出[1],舒適護理應用于腹腔鏡手術中,可獲得良好效果。為觀察舒適護理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選取本院8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匯報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腹腔鏡手術患者,入院后經過檢查確診具有手術指征。其中,男51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7.5±1.8)歲,病程1~5年;女29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45.4±2.0)歲,病程8個月~6年。膽囊切除、結直腸、肝囊腫、闌尾炎的腹腔鏡手術分別為34例、22例、6例及18例。全部患者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其他精神疾病,按照隨機數字對照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手術護理,包括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做好術前檢查。手術中做好動態監測生命體征,嚴格規范操作等。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舒適護理 在護理過程中培養患者的信任感,以溫和姿態對待患者,體貼入微,為患者加油打氣,讓患者感到舒適,于適合的時機給予患者握手、擁抱,以示關心[2]。耐心傾聽患者訴求,排除其心理壓力。向患者簡單介紹所進行的步驟,讓患者對腹腔鏡手術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使得患者具有較好的心理準備,減少應激反應程度。
1.2.2 環境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要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溫度設置在23℃~26℃[3],保持室內通風、地面與床單衛生清潔,擺放鮮花,適度進行裝飾,以減少患者的陌生感,營造家的氛圍。
1.2.3 術前舒適護理 在患者入院當天進行入院評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遵醫囑對患者進行詳細檢查。手術當天為患者備皮、戴腕帶,排空膀胱[2]。術前患者應沐浴,術前半小時常規備皮。確保臍部干凈衛生,先用松節油或肥皂水清理污垢,再用碘伏酒精消毒,動作輕柔,防止損傷皮膚。按照術前制定的護理方案開展護理服務,隨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情況,配合麻醉科醫生進行ASA分級[4],做好護理記錄。術前30min,魯米鈉0.1g及抗膽堿藥物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術前12h禁食禁水。
1.2.4 術中舒適護理 麻醉時,護士協助醫生固定患者四肢,放置肩托,擺放舒適體位,預防肢體麻木與受壓,給予保暖。于患者腿下放海綿墊,以防腘窩神經受壓。提高注意力密切配合醫生,熟練腹腔鏡的各項操作技能,確保器械遞送準確快速。操作氣腹機時,開始充氣時流速要慢,氣腹壓力維持在12mmHg左右。完成腹腔鏡手術后,提醒醫生講患者體內的殘留CO2放出。
1.2.5 術后舒適護理 1)常規護理;加強血壓、心率、呼吸等的監測,體征穩定后可中斷。術后監測脈搏、體溫,每天測量3次,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2)術畢切口通過生物粘合劑進行粘合,按照傷口恢復情況2~3d更換1次[5]。手術后腹壁輕輕加壓,將CO2排出,患者可取膝胸臥位。
1.2.6 并發癥護理 術后腹腔內CO2等因素均可引起患者惡心、嘔吐,對患者的恢復有一定阻礙。輕微癥狀可留待觀察,情況嚴重的患者可以遵醫囑注射胃復安。腹脹者適當翻身以緩解癥狀。皮下氣腫者,對其四肢進行按摩,以加速血液循環,促使CO2排出。
1.2.7 疼痛護理 觀察患者的疼痛反應,記錄疼痛時間與性質,協助患者變換體位以減輕疼痛。疼痛敏感者可遵醫囑給予鎮痛治療。
1.3 數據統計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s)表示,行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手術指標對比
研究組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及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腹腔鏡手術治療可以通過直視狀態進行手術,避免了盲目探查和操作,減輕了對器官組織的損傷,從而了縮短手術時間,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舒適護理是通過心理、環境、生理等護理方式讓患者減少身心的不適感,達到最舒適的狀態,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減少并發癥,促進疾病轉歸。本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為緩解患者不良情緒,要讓其了解手術步驟及注意要點,取得其信任,并實施環境護理,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對醫院環境充分適應。術前要做好術前準備,確保生理舒適感,提高手術效果。術后要進行并發癥護理、疼痛護理,讓患者減少疼痛感和不適感,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生理上的不適感,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腹腔鏡手術舒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手術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其具有以下優點:1)強化認知:護士和患者保持密切聯系,能夠不斷強化患者對于手術的認知,增加治療依從性。2)心理舒適:患者心理負擔重,護士要利用心理學知識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爭取家庭和社會支持,讓患者在關愛的環境下配合治療,提高治療的信心。3)生理舒適:護士可指導患者改善自身行為,并且措施預防性措施減少術后并發癥率,提高生理舒適感。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手術指標、并發癥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以提高腹腔鏡手術的臨床護理效果,改善手術指標,減少并發癥率。
參考文獻
[1] 孔冠群,陳煥儀,郭間開.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普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08):1215-1216.
[2] 冼惠紅.提高腦卒中后遺癥老年患者舒適度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評價[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3):166-168.
[3] 陳艷.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普外科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07):159-160.
[4] 楊蔚,宋怡.舒適護理對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老年患者負性情緒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09):1013-1015,1020.
[5] 吳書琴,劉華,李娜.舒適護理在普外科腹腔鏡手術中的干預效果分析.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02):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