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
【摘 要】 目的:研究超聲造影在乳腺癌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56名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ges8的超聲診斷儀器,對患者的雙側乳腺進行掃查,記錄數據。結果:超聲造影檢查對于乳腺癌病灶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普通的乳腺超聲檢查,療效評估結果精確。結論:應用超聲造影檢查乳腺癌的靈敏度比較高,可以對患者開展有效的疾病評估和治療療效評估,有利于更好地指導臨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 超聲造影;乳腺癌診斷;療效評估;應用
文章編號:WHR2018061033
隨著生物學領域對于乳腺癌發病機制研究的進展不斷推進,臨床治療乳腺癌不再是單一的采用手術治療方式,還可以結合患者的病情狀況和身體素質,采用合理、有效的綜合治療方式,除了外科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等,同時還可以使用化療和靶向治療的方式。這種治療方式和單一地外科手術比起來,治療的效果比較理想,同時患者的預后情況比較良好。新輔助化療是一種在患者外科手術之前所開展的化療治療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控制或者縮小乳腺癌病灶的區域,更好地促進患者預后效果的提升[1]。在臨床診斷乳腺癌當中,主要是以影像檢查方式作為主要的模式,超聲檢查具有無創和無輻射的特點,同時還能夠進行測量,能夠對患者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的病灶大小開展對比。超聲造影是一種結合了血管造影的檢查技術,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比普通超聲檢出乳腺癌的比例與超聲造影檢出乳腺癌的比例,來對超聲造影在乳腺癌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文的研究當中,主要選取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名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符合研究的要求。所有的患者都經過病理活檢,確診為乳腺癌,沒有合并其他腫瘤疾病的存在。對于存在嚴重腎臟和肝臟代謝障礙的患者,會排除在本次研究之外,在影像學資料當中顯示,已經出現腫瘤轉移的患者,或者存在化療禁忌證的患者,也不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56名患者的年齡為36~74歲,平均年齡為47.2歲。
1.2 方法
使用ges8的超聲診斷儀器,對患者的雙側乳腺進行掃查,患者采取仰臥位的方式,雙臂向上舉,使得雙腋下區域能夠得到充分的暴露,開展常規的乳腺超聲檢查,并且與患者的乳頭作為中心,使用探頭對乳腺和雙側腋窩進行螺旋式的掃查,或者開展由上到下的乳腺表面掃查。兩次交替開展掃查,避免掃查當中有重疊部分的乳腺漏查的現象存在。在檢查到病變區域的時候,選擇最長徑線面開展病灶最長橫徑上下徑的測量。對患者的乳腺病灶內的血液灌注狀況以及病灶回聲開展詳細的觀察。在超聲造影檢查當中所使用的造影劑,選擇上海博萊科信誼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所提供的造影劑。把造影劑和0.9%的氯化鈉溶液3~5mL進行配制稀釋,經過患者的靜脈注射入體內,注射量為4.5~5.0mL。在注射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對患者的血管進行沖洗。在注射造影劑之后,要對患者的乳腺病灶區域開展動態的觀察,將患者病灶最長橫徑和前面圖像等及時保存到超聲的設備當中,后期進行曲線上升斜率以及曲線下面積等各個數據的測量,對于峰值強度的也要進行及時的測量記錄。
2 結果
在患者的乳腺癌病灶陽性檢出率,當中,使用普通乳腺超聲檢出乳腺癌病灶的有34名,在整體當中的比例為60.71%,通過超聲造影檢出乳腺癌病灶的,患者有53名,在總體當中的比例是94.64%,后者在這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由此可以發現,超聲造影檢查對于乳腺癌病灶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普通的乳腺超聲檢查,并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患者的療效評估中,患者在乳腺癌治療前后的超聲造影療效評估數據對比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近些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在發病當中僅次于宮頸癌,是女性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對于女性患者來說,乳腺癌不僅會威脅其生命健康,還會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因此,在臨床上應該要不斷提升乳腺癌的診斷率,幫助患者及早接受治療,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而提升治療有效率。乳腺癌患者需要早期發現病灶,并且在早期接受外科根治切除手術的質量。目前在臨床當中,對于乳腺癌的治療方案比較多樣化,在單一的手術治療之后,容易出現疾病復發的情況,單純通過全身放化療的方式,沒有辦法徹底清除患者的病灶,同時治療效果也并不是特別的理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生物學對于乳腺癌的研究有了較為明顯的進步,對于乳腺癌的治療與之前相比也更加全面。在外科手術之后,開展輔助放化療,能夠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預后療效,降低復發的概率,同時鞏固患者的手術效果[2]。對于一些接受新輔助化療的患者來說,需要開展各項常規性的檢查,例如心電圖檢查和肝腎功能檢查等,通過這些檢查能夠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同時能夠保證各項指標符合標準,再進行治療工作。目前使用新輔助化療治療的患者數量也越來越多,而超聲造影在乳腺癌的診斷以及相應的療效評估當中,也能夠有著積極的作用。
隨著影像醫學的迅速發展,超聲造影也成了醫學研究的熱點,人們希望在這項技術的幫助之下,對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腫瘤新生血管方面的不足進行彌補,以此來使得超聲多普勒技術能夠從單純的形態學診斷向著功能學的方向進行有效的發展。超聲造影所使用的第一代造影劑主要是增加超聲多普勒血流信號,最終促進組織血流的顯示程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揭示腫瘤的血流灌注特征。但是在最初的研究成果當中,這項結果并不令人滿意,和常規的超聲比起來,超聲造影對于乳腺腫瘤的診斷并不具備著更多的優勢[3]。后來在高分辨率超聲儀器的發展以及第二代和第三代超聲造影劑的研發之下,相應的軟件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換代。目前超聲造影在乳腺疾病當中的應用比在腹部當中的應用要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乳腺和肝臟的血管解剖結構存在著不同,并且乳腺超聲造影的檢查方法和具體的診斷標準還處在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當中。在國內外的多項醫學研究成果當中可以發現,超聲造影有助于更好地對乳腺良惡性腫瘤進行鑒別和診斷,還有的學者嘗試把超聲造影技術用在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以及局部的抗血管生成治療療效評估當中。目前在醫學研究界當中,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文獻報導,大多數集中在乳腺腫瘤的鑒別診斷方面[4]。超聲造影在乳腺癌診斷和療效評估當中的應用,越來越成為研究當中的一個熱點話題,人們不僅希望通過超聲造影對乳腺癌進行診斷,更希望通過這項技術更好地評價在治療方面的具體標準,以此來為治療方式的有效調整,提供更加具有說服力的參考。
通過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超聲造影對于乳腺癌病灶的陽性檢出率要高于普通的乳腺超聲,由此可以發現,使用造影劑之后,能夠明顯提高乳腺癌超聲的敏感性以及特異性。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早日確診就可以早日接受治療,因此,提升確診率在乳腺癌臨床治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與常規診斷技術相比,超聲造影對于乳腺癌診斷更為精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乳腺腫塊內的回聲進行清晰直觀的顯示,有利于臨床評估患者的病灶情況。
參考文獻
[1] 劉東惠.超聲造影在乳腺癌診斷及療效評估[J].中國保健營養,2016,(11):62-63.
[2] 夏磊.超聲造影在乳腺癌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10):124.
[3] 曾琪,李鳴鳳,楊偉萍.超聲造影在乳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及進展[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5,(06):178-179.
[4] 萬財鳳,王琳,劉雪松.超聲造影評估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臨床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7,(10):37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