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蘭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聲樂》課程在教學中,通過基本學情分析、授課方式方法、發聲練習、歌曲情感訓練等環節,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在文化修養,藝術修養,音樂素養及歌唱能力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及聲樂集體課程在今后的學科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聲樂》課程;歌唱技巧;歌唱情感
一、基本學情概況
高等師范專科學院的聲樂課程是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與師范類本科院校、音樂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聲樂課程教學大綱,教學目標、要求和課程安排有很大的不同,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制短,聲樂課學時少,另一方面是少數民族省份,多民族聚集地,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的36%,依次是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等等,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各民族有著本土的語言和文化,極為豐富多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貴州各族語言不僅是西南語系方言,更多是各民族土話,如苗族、水話、布依族等,本土的語言在一定層面上對歌唱發聲及咬字是一種阻礙和制約,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學校聲樂課程教學更為艱難。
二、聲樂課教學策略
民族師范類高校,聲樂課程是音樂教育專業大一至大三年級開設的專業課程,每周8—16課時,每班四十人左右,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課堂教學以集體教學為主,分為聲樂大課、聲樂小課,從而進行教學設計。
(一)聲樂大課是以學生8-10人為一組的集體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主要有:
1、講解人聲發聲和歌唱的共性等理論知識,講解歌唱發生訓練的基本要求和步驟,樹立學生正確的唱歌理論知識。
2、指導學生進行集體發聲及歌唱訓練,按不同的要求分析、處理聲樂曲目,培養學生集體歌唱的能力。
3、啟發思維訓練,豐富音樂感覺,加強學生的感受和理解,有情感的歌唱,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狀態。
(二)聲樂小課是以學生2-4人左右為一組的集體教學,教學內容主要有:
1、根據人聲發聲和歌唱的氣息、腔體、發聲位置等,進行反反復復的聲音訓練,使學生具有正確的發聲方法和歌唱能力。
2、根據學生不同的音樂條件,進行歌唱發聲訓練,培養學生在集體課中把握自己的歌唱能力。
3、根據集體訓練中個別不良問題,進行逐一的示范訓練,指導學生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的教授,逐步培養學生掌握聲樂教學方法,提高學習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歌唱技巧與歌唱情歌的訓練
歌唱技術就是歌唱技巧、情感、語言及音樂感覺的結合,在歌唱的學習實踐中,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準確的歌唱情感,正確的咬字、咬字極為重要,要求聲音圓潤自然,發生位置統一、流暢的同時,必須咬字清楚,字正腔圓,將各方面完美結合才能把握及豐富塑造較為完整的歌唱藝術形象,達到聲情并茂。
1、歌唱的發聲訓練
既歌唱技能的訓練過程,既是客觀存在的,又是抽象的,學生通過訓練自身的腔體運動來完成,在實踐上難度比較大,需要歌唱腔體器官協調統一,合理的運動,歌唱技能才能逐步形成。
發聲訓練通常運用“a e i o u”五個元音展開。要求打開牙關,打開口腔,上顎抬起來,聲音豎起來。a-e-i-o-u五個元音要求統一的聲音位置,運用氣息,流暢自如的發聲歌唱。
通過歌唱的發聲訓練,掌握歌唱的技巧,人聲作為歌唱的樂器,運用樂器的過程是建立歌唱發生訓練的過程,是訓練歌唱技能的過程。
聲樂課程教學:一是教師運用示范演唱的教學方法,準確的示范發聲,使學生的聽覺接受美的信號,對課堂感興趣;二是教師用講解的教學方法,用準確的語言講解歌唱的發聲狀態,使學生有準確的學習感受,準確地掌握方法。在課堂上運用示范和講解相結合的方法,建立歌唱的條件反射,建立歌唱腔體,會產生快而好的教學效果。
2、歌唱的情感訓練
聲樂是一門最具有感情的藝術,它較直接訴之于人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傾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真摯情感,也是教學的重要因素,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影響學生對歌唱中的情感把握,教師運用情感內化功能,讓學生效法,在歌唱中,不同聲樂作品有著各自的內在情感,如歡快、悲傷等,應準確把握,唱花應見花開,唱海則面朝大海……,聲情并茂是聲樂藝術的審美標準之一,教師在教學生歌唱時,本身要投入真摯的感情,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學生受到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及自身的情感感受,在歌唱中才能做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
將歌唱技巧與歌唱情感的結合是對美好歌唱的追求,也是對歌唱意識的訓練過程,在學習聲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音樂素質,從中樹立學生的審美觀、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知識融合到歌唱中的能力,敢于在自身實踐,建立正確的歌唱發聲方法。用發聲技巧,處理表達歌曲的內容,提高實踐能力。歌唱從情感出發,這是美好歌唱的重要一環,追求美好的歌唱,重要的是學生進行仔細、反復的思考感悟,使自身從歌唱中感受美;用豐富的情感表達出作品的內涵,撥動心弦,引起共鳴,在美中教育,得到精神上的充實,陶冶情操。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一學年的教學實踐,從聲樂集體教學的作用出發,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和歌唱表現意識,提高音樂修養,拓寬聲樂知識和聲樂教學知識,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和增強學生基礎教育的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自今后將面臨同樣的集體教學,是他們更準確的了解和掌握集體歌唱訓練的基礎知識及方法。所以說聲樂集體教學是個別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聲樂集體課的教學,不僅僅是形式的問題,關鍵是學術本身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歸納出它的規律特點,建立更好的教學科學理論,由于各種客觀原因,還有很多的不足,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為聲樂學科建設及發展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