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
摘 要:歌唱者往往會在歌唱表演時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這種緊張心理障礙使大家在舞臺上呈現出的狀態不盡人意,進而引發出一系列對自我的否定,促使下一次的歌唱表演產生惡性循環,信心不在。因此,對于歌唱實踐中所表現出的緊張心理障礙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表演水平,同也可以讓表演者的水平發揮的淋漓盡致,展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為觀眾帶來聽覺享受,同時也給自己增加了信心。
關鍵詞:歌唱心理;緊張心理;歌唱技巧
歌唱并不僅僅是生理運動,其實是很多方面共同協作的成果,例如歌唱中的洗禮狀態,但是很多時候,歌唱的心理狀態經常被忽略,歌者們只注重技巧展示,不注重歌曲感情的抒發,導致歌曲的表達缺乏內涵。其實,要想完整表達一首歌曲不僅需要生理運動,更是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完美契合才能給傾聽者最真實的聽覺與視覺的體驗。很多表演者們都有過這種體會:每次在上臺,或者即將上臺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躁、緊張感,這種焦躁感的強弱、表現出的狀態大都因人而異,比如有的人在開始演唱前出現頭腦空白、心跳急速、四肢發抖、吞口水等現象;上舞臺進行演唱時則出現忘詞、音準偏差、面部僵硬、眼神呆滯、技巧偏差等表現。這一系列的表現使演唱者們有的發揮失常,不能展現出自己正常水平;有的甚至出現恐懼心理,懼怕上臺表演的現象。因此,在歌唱實踐過程中,能夠擁有良好的演唱狀態是演唱者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基礎之一。
一、緊張心理的成因
(一)性格原因
人的性格分為很多種類型,一旦性格上出現差異,那么心理上自然會產生出一定的區分,二者相互影響。人的性格可基本分成熱情、怯懦、順從、規整、安靜幾大類型,性格的不同致使處理事情的方式、態度也趨于多樣化。
那么不同性格的人在舞臺上所表現出的狀態是不是也有區別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一般來說,熱情、好動是外向性格所表現出的狀態,這一類性格的人通常善于交際,喜歡與人交流,不會容易害羞,所以在舞臺表現方面就會放的比較開,不會容易緊張,即使緊張,程度也相對很低。筆者的一位朋友就是如此,她曾經說過:“在舞臺上我會更興奮,我很享受站臺舞臺上的感覺,人越多我越有表現的欲望。”當然,這并不能代表所有外向型性格的舞臺狀態。多數外向型的學生不會容易出現高度緊張。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害羞、臉紅,在眾人面前更不會直接的表達自己,往往這一類學生在舞臺上就比較容易出現緊張、膽怯等情緒,在演唱時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害怕自己唱不好,唱得比別人差,注意力都集中在被人身上,那還怎么能表現自己真實的水平呢?只會導致越緊張越發揮不出自己的實際水平。當然也存在特例,這里只是取大部分之說。
(二)情緒原因
人在不同狀態下會產生出各種情緒--喜、怒、哀、樂,這些情緒帶給人的精神狀態也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當人的情緒處于低落狀況時,感覺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狀態,做事情集中不了注意力,這些情緒在一定狀況下影響著歌曲的演唱。情緒不好時,很容易影響歌唱的狀態,很難演唱好一首聲樂作品,因此,歌唱狀態在一定情況下受情緒的控制,情緒的變化使人產生消極或是積極狀態,當人的精神狀態是積極的時候,會有欲望去唱歌,會想把歌曲唱好,消極的時候經常出現各種問題,甚至連最簡單能唱好的技巧也發揮不出來,有種越唱越不想繼續唱的感覺,這就是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對歌唱者的影響。積極的時候全神貫注融入歌曲角色當中,可以完美的展現出自己最佳的一面,同時也可以完美演繹出歌曲,反之,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唱得好,擔心自己唱不好,受消極情緒的影響,導致自己緊張,呼吸困難,身體僵硬,運用不到氣息,聲音變緊,只會越唱越遭,可見情緒對歌唱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此,在歌唱演出之前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愉悅的心情面對歌唱演出,這樣才能在舞臺上表現出自己正常的歌唱水平。
(三)環境因素
環境屬于外在影響因素,雖然它不屬于心理因素,但歌者自身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心理因素卻能明顯感知到它。因此,環境因素對歌唱者的心理因素也有著顯著的影響。例如,可能某一天天氣狀況不好,天空灰蒙蒙,顯得很陰沉,覺得心情都變得黯淡了,哪里還有好的狀態去歌唱呢?這就屬于外在的環境因素對歌唱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歌唱最需要積極的狀態,并且一定要興奮的投入,沒有積極地歌唱狀態,自然就唱不出優美的音色。還有很多人,在小的歌唱環境下不會緊張,一旦歌唱場地變大,歌唱者就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有的時候場地回聲小,歌唱者容易產生聽不到自己聲音的錯覺。同樣的,很多人會在聽眾人數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緊張,多數情況下人數越多歌唱者越容易緊張,同時聽眾的類別也會對歌唱者產生影響,例如有沒有親人在場,有沒有上級領導在場,是否有自己敬佩的人在場,有這些自己在乎的觀眾在現場,歌者就很容易在演出時產生過多的心理負擔,越是希望表現好的一面,越是容易出錯。這些都屬于影響歌唱效果的潛在的外在因素。
(四)心態因素
多數人在歌唱之前心里都存在著真正水平和表現水平的落差感,由于缺少自信心,總是不能給出自己一個客觀正確的評價,習慣于用自己不優秀的一面和別人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總是自己不如別人,導致自己變得自卑形成惡性循環,從而給自己設置各種不必要的心理障礙。有自卑心理的歌唱者,往往精神不夠集中,情緒不夠穩定,經常會走神注意力根本無法集中在歌曲的表現上,故而使得自己的情感情緒不能真正的貼近角色,貼近作品形象規定的意境、情景氛圍使演唱心理難以達到藝術表現的最佳狀態。缺乏自信心的歌唱者,總是會特別關注自己的技巧展示,過分的重視結果、害怕失敗,因而很容易產生焦慮,在行為上產生變化,內心承受很大的壓力,認為別人會看不起自己,有著強烈的挫敗感和羞辱感。消極的自我想象會造成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這種情況表現是不出自己真實水平的。
二、緊張心理的克服方法
(一)加強實踐
歌唱者演唱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緊張情緒,使原本準備好的歌唱表演不能得到有效的展示,而且多數情況下是達不到預期舞臺效果的,這可能是舞臺經驗不足的表現。許多歌者對自我歌唱狀態的心理駕馭能力欠缺,面對這種狀況就應該增多自己演唱的機會,遇到歌唱表演的機會應該主動去表現自己,沒有表演機會自己就主動去創造機會,比如可以定期在家里進行表演,在學校主動參加各項活動,這都是一種鍛煉。但是歌者必須有突破自己的勇氣,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各種藝術實踐,會使歌者獲得寶貴的舞臺經驗,從經驗中慢慢使自己適應各種場合演出的狀態,日積月累,出現緊張的狀況時就會有所緩解,這樣就可以使自己慢慢在藝術實踐中得到一定的心理成長,為將來更好的表現藝術做出鋪墊。
(二)樹立信心
對于歌唱者來說,在舞臺上最應該展現出的就是高度自信,不僅要充滿歌唱表演的激情,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的進入歌曲中的藝術角色,并在歌唱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角色創造。在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大家普遍認為做人不能缺少謙卑的態度,這使得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里不太善去主動表現自己、表達自己,雖然多數人有展現自己欲望,卻始終邁不出自己內心的那一道坎,對自己不自信,害怕自己適得其反。而聲樂表演是表現的技術,最需要的就是歌唱者有自信的展現自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是最棒的。激情投入的歌唱,不僅能增加對作品的深度理解,還可以使歌唱者在激發感情的過程中減少外界對自己歌唱狀態的干擾,讓自己充分的融入到歌曲中去。
(三)改變態度
歌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到排除雜念,很多歌唱者個人得失感過重,意識全部放在自己演唱不好、別人會怎么看待我的思維上,在演出的時候往往思想壓力過大,完全顧不上對歌曲的詮釋,只顧著緊張,由歌曲表演變成了單純的為了應付而唱,完全唱不好,更不用談歌曲表演了。不積極主動的面對演出,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進行表演,技巧、心理都沒有準備好,又怎么能表演好的?結果是扔給自己一個巨大的心理包袱,往復循環,只會越來越懼怕演出。我們要做的就是放下思想包袱,把歌唱當做是與觀眾交流的方式,是為觀眾服務的實踐,就算自身對歌曲的演繹并不完美,可是自己積極努力的去參與過,就不至于自怨自艾。認識到這些,就可以把演唱當做是對自己成績的匯報,用平常心去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消除丟面子的想法,爭取下次藝術實踐得以改正,以愉悅的狀態完成歌唱。
(四)完善自我
完善自我這一點在歌唱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這里是指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讓自己擁有嫻熟的歌唱技能。在歌唱中緊張的情緒總是在所難免的,為了使歌唱過程加分,在日常的學習中一定要把專業技巧的練習放在關鍵位置,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梢詮浹a緊張過程中演唱效果的提升。很多歌唱的初學者唱歌的時候會想到去運用技巧演唱,但是最終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卻只有平時的一點點,這是因為極度的緊張導致全身僵硬,氣息不通暢,技巧的運用也大打折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其歌唱技巧方法運用的不熟練。如果可以擁有成熟的技巧去支撐演唱,那么即使出現緊張狀況也不至于出現大的失誤,這充分說明嫻熟的聲樂技巧和扎實的基本功是歌唱心理的重要支撐。同時,在進行舞臺演唱時也要選擇自己能勝任的曲目,不要總是想著挑戰大曲目、挑戰高音,扎實的基礎才是歌曲演唱的必備條件,有了這些條件,在演唱過程才能更有把握,才可以使自己在歌唱時展現更好的一面。
三、結語
歌唱表演作為聲樂演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內容都需要去仔細研究總結。歌唱表演中的緊張心理狀態是一個很多人都會存在的問題,正確的解決和處理緊張的心理問題,積極主動的排除緊張心理的困擾,對樹立良好的歌唱信心起著重大作用。只有緩解了歌唱時的緊張心理,掌握嫻熟的聲樂技巧和扎實的基本功,完善自己,才能促使我們的藝術修養、藝術境界有進一步的提升,最終在舞臺上歌唱的整體水平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音樂表演作為一門實踐的藝術,需要我們要積極的實踐,為自己喜愛的音樂表演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經過主動的、科學的訓練,我們可以展示出更好的一面給觀眾, 更為自己以后的舞臺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19.
[2]徐行效.當代聲樂藝術科學體系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04).
[3]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4]賈春雷.音樂學習的心理控制[J].中國音樂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