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傳
摘 要: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會對整個巖土工程施工產生直接影響,如果沒有得到有效處理,還會威脅著巖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就必須提高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保證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握水文地質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這樣才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巖土項目施工。
關鍵詞: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帶來危害;應用策略
1 引言
巖土工程與地下水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水文地質進行勘察,能夠提前發現不適合施工的地區,從而能夠使施工人員對這種情況加以改善,確保施工的正常開展。所以,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從而保證建筑的經濟性與實用性。
2 巖土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工作人員在進行巖土勘察的過程中,水文地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對工程中的很多環節都有著影響。例如,施工的現場所涉及的周邊地下水的情況會對巖石的強度及耐久性都這重要的影響,長此以往就會給工程的安全質量帶來影響,不利于建筑的順利進行。地下水使水文地質的主要因素,會使巖土的勘察結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會對巖土勘察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工作人員在對巖土進行勘察的時候,要注重對當地水文質地的勘察,按照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綜合的去分析水文地質萬體對建筑安全性、穩定性及防震性的影響。并且,還會使巖土勘察工作效果得到提升,使勘察的結果更加的科學、精準,給建筑在設計時期、施工階段提供更科學的數值參考,提升建筑的質量。現如今,我國的市場經濟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這就使得不規范的行為一直得不到減少。大多數的巖土勘察部門對勘查工作不重視、不認真,沒有進行細致的水文地質勘察,沒有及時的掌握施工現場水文地質的情況,致使工程在設計環節及施工的階段沒有科學、精確地數值作為依據,讓實際的工程與設計的方案嚴重的不符,給施工帶來惡劣的地質問題,影響到施工的進度及施工的質量,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時,增加安全事故出現的幾率。
3 巖土工程勘察當中水文地質工作的應用策略
3.1 加強對巖土工程施工地區自然地理條件勘察
在巖土工程中對施工地區自然地理條件進行勘察,是工程建設施工當中的重要環節,而且勘察結果會對施工方案產生決定性影響。就自然地理條件來說,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氣候特征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地形地貌指的是在施工范圍內的地形特點、水資源分布以及地貌堆積和侵蝕等情況;氣候特征指的是各個時間段的空氣濕度、環境溫度、風向、降雨等氣象特點。
3.2 對工程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進行細致勘察
一旦地下水位發生不規律的變化,都會嚴重影響到巖土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導致其施工難度進一步增加。這樣在早期勘察階段,工作人員就需要全面、細致的勘察工程范圍內以及附近區域的水文地質情況,其中將地下水位變化情況作為勘察重點。在對勘察地下水位的時候,不僅僅需要掌握當前其地下水位情況,同時還需要搜集原先地下水位變化統計資料,分析出地下水大致的流動情況,掌握其變化規律。另外工作人員還需要測量水層滲透性,如果應用泥漿鉆進法測量的話,就需要先在含水層中打入測水管;如果含水層比較多的話,在測量的時候就可以應用比水措施。
3.3 建立健全水文地質勘察技術與管理制度
為了更加順利的完成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嚴格落實各項規范措施,就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撐,進一步明確勘察流程、目的以及任務。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中還可以引入先進的勘察技術,這樣不僅僅能夠實現勘察操作簡化,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時勘察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也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證。在獲取了相應的資料后,就需要及時的整理和分析勘察資料與數據,這就可以充分借助計算機設備與技術,這對勘察結果準確性與精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為后期施工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指導。在健全的水文地質勘察技術與管理制度的支撐下,工作人員就能夠細致分配勘察任務,制定全面、詳細的勘察方案與計劃,并詳細記錄好勘察過程中,另外即使在勘察過程中遇到異常情況,也可以及時的調整勘察方案,進而保證勘察結果的準確性。
3.4 全面評價水文地質問題
首先需要結合當前的水文地質勘察結果,分析和總結可能會對巖土工程造成的影響,并根據可能出現的危害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其次需要詳細調查工程范圍內存在的水文地質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工程項目建設方案,保證其可行性。再次需要對地下水狀態進行詳細勘察,了解和掌握地下水位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而針對性的采取解決措施。最后需要對水文地質情況進行綜合以及重點評價,比如在遇到強風化巖、軟質巖石等特殊巖土結構的時候,需要著重評價地下水活動會對巖土層脹縮、崩解、軟化等造成的影響。
3.5 加強處理地下污染
地下水污染問題直接威脅到周邊民眾的健康,由此在水文地質勘察中,一旦發現地下水污染,必須及時上報,提出相關解決方案。除此以外,需由相關人員進行地下水污染知識的普及,讓人們了解到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更好地進行危害的保護。一般來說,地下水的危害問題與其自身的特點息息相關,地下水具有流速慢,凈化能力差的特點,因此,一旦被污染,就很難自行恢復,并且容易擴散。
4 水文地質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運用控制
以某巖土工程項目進行的勘察工作過程為例,由于工程所處的水文地質環境復雜存在地下水水位頻繁升降與涉及周邊自然地理環境惡劣等問題,為此,工程建設者采取了以下措施方法進行優化控制。
4.1 自然地理勘察控制
巖土工程的施工建設應通過勘察手段,為工程項目的建造提供準確與全面的巖土數據,繼而提升在水文地質環境下巖土工程勘察數據獲取的安全可靠性。作為巖土工程水文勘察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地理條件的實際勘察對象主要集中在地形地貌與地下水的水文特征,以使巖土工程的建設者能夠充分掌握施工現場所處的地形地貌與氣候環境影響,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方法進行水文地質問題控制。
4.2 地質條件勘察控制
經實踐證實,地質條件不僅會對巖土工程的基礎結構帶來質量影響,還會對建筑物整體結構的安全性帶來威脅。為此,地質條件勘察工作的開展,巖土工程建設人員應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地質構造哦特征、構造運動以及地層巖性等方面,以為巖土工程的施工建設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支撐。
4.3 地下水位勘察控制
由于地下水水位的升降變化與反復的水位升降變化,會對建筑主體與地基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影響,因此,巖土工程建設人員應在實際施工前,做好地下水水位的勘察工作。巖土工程勘察人員應對所處地區3-5年的地下水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以及水位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統計,進而明確地表水的補排水關系問題,進而著手對巖土工程所處的水文地質條件不穩定性問題進行優化控制,以對可能出現的不穩定性影響進行預防與控制。
5 結束語
水文地質會對巖土體工程特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直接導致工程的損壞,并且水文地質勘察能夠為工程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建設單位必須對水文地質勘察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施工前一定要對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嚴格的勘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后期施工不會受到水文地質的影響。此外,施工單位想要提升工程地質勘察效果就必須對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給予足夠的重視,可以說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是勘察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樣也是前期工程準備的關鍵階段。建設單位只有通過有效的管理工作才能促進工程地質勘察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開禮.關于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思考[J].西部探礦工程,2017(1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