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隨著鐵路貨運組織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家鐵路、地方鐵路轉型發展也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要從以鐵路運輸為依托的運貿業務轉型為以市場營銷為經營主體的物流業務。本文在分析我國鐵路物流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我國鐵路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對我國鐵路物流發展的一系列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鐵路物流;現狀;問題;對策
一、我國鐵路物流的發展現狀
鐵路物流是在現代物流業高速發展、鐵路生產力布局不斷調整、運輸能力不斷釋放的情況下產生的。以鐵路貨運場、站等資源為基礎,以物流為載體,為客戶提供以鐵路運輸為主的全方位、一體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運作模式。近幾年,我國鐵路實施的貨運組織改革,為鐵路物流適應市場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國務院于2014年9月印發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要求加快多式聯運的設施建設,構建能力相匹配的集疏運通道。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發揮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用。2015年8月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了《鐵路物流基地布局規劃及2015—2017年建設計劃》,指出全國將建設包括一、二級在內共208個鐵路物流基地,這些基地將進一步推進城市貨場向城市配送中心的轉型升級。在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整體貨運組織改革布局中,鐵路物流基地建設與鐵路集裝箱運輸密不可分,在這208個一、二級鐵路物流基地中,會有204個設置集裝箱運輸功能。此外,除了目前已經建成的一、二級鐵路物流基地以外,還會有一定數量的三級鐵路物流基地由各地方鐵路局自行規劃并自主投資建設。鐵路物流基地的全面布局,為鐵路發展現代物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17年11月24日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布《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進一步簡化貨運辦理手續,規范貨運收費,初步形成“門到門”、快速送達的全程物流服務體系,打造鐵路現代物流。
二、我國鐵路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零散貨物運輸占鐵路運輸份額較低
近年來鐵路貨物運量有所下滑,大宗貨物運量需求低迷,零散貨物大量流向以公路為首的其他運輸方式。據統計我國鐵路運輸中“白貨”占比不到10%,相比美國鐵路“白貨”運量占比達40%,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鐵路運輸組織改革的不斷深入,鐵路除了繼續穩定大宗物資運輸之外,還應大力發展零散白貨運輸,以適應運輸市場的需求。
(二)鐵路貨場不能提供良好的集貨、跟蹤及配送服務
我國大部分鐵路貨場在最初的功能設計時主要關注的還是鐵路運輸方面的需求,而對涉及貨物的集中、跟蹤及配送等物流方面的服務功能并不完善。并且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相比,鐵路在為客戶提供物流服務的理念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而嚴重制約了鐵路零散白貨運輸的發展。
(三)鐵路物流網運作水平較低
龐大的鐵路物流網絡體系如果沒有高水平的運作體系與之配合,就會出現系統不暢、效能下降等一系列問題。然而目前我國的鐵路物流企業由于起步較晚,其運作模式、思維觀念、管理方法等還停留在以往以某一固定區域資源及市場為核心的半封閉的管理模式,從而在運作過程中失去了啟動網絡整體效能的功能,導致失去網絡經營的戰略優勢。
(四)鐵路物流管理水平有待完善
鐵路自實施貨運改革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為貨主提供便利,比如“門到門”服務、“一口價”服務、95306 網絡信息平臺等,均受到貨主青睞。但是由于受鐵路傳統定價體系的制約,定價方式沒有完全融入行業價格體系,故未能實現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定價標準。而且我國鐵路物流企業嚴重缺乏物流規劃設計、物流信息技術、物流策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致使鐵路物流企業管理水平上不去,運作效率低下。
三、我國鐵路物流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優化鐵路運輸品類構成
新形勢下,國家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對大宗貨物運輸的需求呈現下降趨勢。鐵路開行零散貨物運輸可以爭取到大量的中小客戶,提高市場份額,突出鐵路運輸特有的優勢,以鐵路物流基地為樞紐,優化鐵路運輸品類構成。鐵路物流基地應優化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合作模式,健全并完善城市配送網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強鐵路物流的競爭力。
(二)整合區域物流資源
以鐵路物流基地為核心,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做好區域物流資源整合,提升物流服務等級,切實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將傳統的“站到站”升級為“門到門”服務。重點投入資金改造傳統鐵路貨場為新型的鐵路物流基地,增強其區域集貨能力與配送能力。通過物流區域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在不同運輸方式間的銜接與共享,打造無縫對接的一體化服務,為鐵路發展多式聯運提供可靠的支持。
(三)加快建立健全全國性鐵路貨運代理服務
鐵路系統可以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運輸代理結算中心,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一票制”、“一口價”的“門到門”全程鐵路物流代理服務。加大力度建設全國性鐵路物流網絡體系,通過信息和資源共享,實現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四)重視人才資源的培養和利用
鐵路物流正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鐵路物流企業沒有自己的專業人才儲備,必須依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制定相應的人才需求與培養計劃,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培訓體系,通過建立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總之,實施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是適應新形勢下鐵路發展的客觀需要。通過資源的整合,不但可以提高鐵路原有貨運功能的利用率,還能夠增強鐵路在整個運輸領域的競爭力,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鐵路物流業務,打造現代化鐵路物流體系,實現鐵路貨運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發展改革委.《“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7(05).
[2]唐智鵬.我國鐵路物流發展形勢及對策分析[J].鐵道貨運,2017(35).
[3]汪興亮.我國鐵路物流發展對策及趨勢分析[J].海峽科學,2009(29).
[4]武中凱,尹傳忠,劉嘉.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思考[J].鐵道貨運,2016,34(8):1-4.
[5]程娟.淺析我國的鐵路物流現狀與發展對策[J].經營管理,2016(18).
[6]于慶新.鐵路物流企業發展的SWOT分析[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