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羽
摘 要:當今社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僅要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且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適合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主流,把更多的心理學知識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的與大學生進行溝通,才能更具有“人文關懷”,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大學生們解決日常生活,學習,情感所帶給他們的困擾。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心理學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希望以此能更好的詮釋心理學在高校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心理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輔導員 大學生
心理學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不僅能幫人們答疑解惑,也能解決困擾人們良久的心理困擾。尤其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是90后的大學生,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大部分學生都比較有個性。所以,要和現在的大學生做好交流的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對于現在飛速發展的社會,日新月異的網絡文化,有時單靠思想教育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就需要高校輔導員運用心理學知識來幫他們答疑解惑,以便讓他們具有更健全的人格,更好的適應大學和社會。[1]
一、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
1.當代的大學生是在祖國改革開放后出生,他們是見證國家快速發展與強大中生長的一代,因此,他們中大多思想非常活躍,在看待問題時,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因此,不能再按照以往填鴨式教育方法,而應按照他們的思維模式加以引導,讓他們的能更好的發展自己。[2]
2.當代的大學生是處于改革浪潮發展起來的一代。當今社會思想文化的有時趕不上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有的大學生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時,會比較功利。利己主義思想比較嚴重。
3.當代的大學生情感較為脆弱。他們中大部分都為獨生子女,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沒有經歷過什么挫折,沒有經過歷練,情感脆弱,依賴心強。有時,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會讓他們的情緒走向極端。所以,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要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要依據他們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有區別的進行交流,談話。[3]
二、當代高校某些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
1.更多的采用單一模式來教育學生。在教育學生時,不能從內心來說服教育學生,而是有時只是單一的指責學生,指出他的不足,而未能從心理上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有時學生還會再犯從前的錯誤,依次惡性循環下去。
2.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過于傳統化,形式化。繼續沿用傳統的模式,多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確,給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沒有錯誤的,但若只是僅僅給他們灌輸政治思想教育,遠遠是不能跟上現在大學生的思想需求和跟不上時代變化的。所以,現在高校輔導員具有心理學知識是迫在眉睫的需要的。
3.過多忙于事務性工作,對于學生心理疏導時間較少。輔導員的工作更多的是忙于是事務性的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和渠道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來和學生進行心里溝通,了解學生心理健康規律,無法正確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三、心理學應怎樣應用于日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把心理學應用于日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學知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通過輔導員在和學生的談心談話中,了解學生們基本的性格,了解每個人的思想動態,之后有的放矢的運用心理學知識從思想上做通學生們的思想工作。二是輔導員通過開主題班會,把心理學知識運用到對學生們的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大范圍的普及心理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教會學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那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1.常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面的引導學生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他人。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報復,引導他們建立高遠的志向,抱有遠大的理想。
2.把心理學上的一些相關理論運用到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例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把人的需要概括為5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并且明確指出只有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人們才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要。這就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要求:首先要尊重,滿足學生們的合理需求,尊重學生們通過合理途徑獲得的物質利益,通過這樣的思路積極地引導學生,就能使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人文關懷的色彩,更加的符合人性,更容易的走進學生們的內心,也更容易的拉近和學生們的距離。
3.與學生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大學時期對于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可以說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數是首次離開家庭,自己處理日常學習,生活的事情。因此,他們一入學,從他們內心深處給予他們關懷,照顧,會很大程度上消除他們內心對一個地方的陌生感。當然,除此之外,在日后日常的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輔導員還要密切注意學生的行為活動,真心的關懷他們,與他們溝通,凡遇到他們解決不了的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多用心理學知識與他們交流,要真真正正的走入他們的心中。[4]
4.學校應多提供機會讓輔導員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和得到進一步提升。學校可以大規模的組織輔導員在校內,外學習相關的知識。通過學習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來帶動學校,學生受益。
從上述我們應該看到,現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從政治思想上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應該更多的運用心理學等相關知識來幫助學生們處理他們日常學習,生活,思想上面對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校園文化的軟實力,讓學生能夠在踏入社會時,更具有競爭力。[5]
參考文獻
[1]李永香.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教育法優化研究[D].西北:西北師范大學,2013.
[2]郭彥雯.以人為本,激勵學生自我實現—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
[3]張姝.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文教資料,2016.
[4]王娜,姜振逵.以學生為本,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心理學角度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長春大學學報,2006.
[5]崔媛媛.巧用心理效應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J].文教空間,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