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
摘 要:公共管廊是園區內供各地塊的項目敷設架空工藝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供熱管道和管道計量用數據通訊光纜的公共通廊。是園區內管道輸送網絡的大動脈。公共管廊應合理規劃,銜接園區內所有對公共管廊有需求的地塊,使上下游裝置之間的物料管道及公用工程管道,均能利用公共管廊相互連通。本文以某臨港石化園區公共管廊工程為例介紹其布置與設計要點。
關鍵詞:臨港石化園區;公共管廊;布置規模;設計要點
1 概述
公共管廊是園區內供各地塊的項目敷設架空工藝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供熱管道和管道計量用數據通訊光纜的公共通廊。是園區內管道輸送網絡的大動脈。公共管廊應合理規劃,銜接園區內所有對公共管廊有需求的地塊,使上下游裝置之間的物料管道及公用工程管道,均能利用公共管廊相互連通。
公共管廊工程作為本臨港石化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的公共基礎設施,根據園區規劃產業鏈,區內各地塊的裝置之間存在著上下游物料互供需求,且園區規劃公用工程一體化,公用工程項目所在地塊至各裝置地塊之間的管道,均需利用公共管廊架空敷設。因此,園區需統一規劃公共管廊作為基礎設施,確保各相關地塊之間的公共管廊貫通。
2 管廊路由選擇
公共管廊的規劃嚴格執行現行國家標準和項目所在地有關政策和法規。遵循園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公共管廊規劃與總體規劃原則應協調一致。
公共管廊工程實行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分層實施的方案,將園區起步區范圍作為公共管廊一期工程先行建設,以期節省并合理使用工程建設投資。園區內項目將逐漸落戶,各地塊項目從規劃到實施周期長且不同步,園區建設將是滾動開發的過程,因此,在盡可能降低管廊工程建設投資的前提下,管廊規模及規劃走向,應充分考慮未定項目地塊開發時管廊銜接的靈活性。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園區產業規劃和產業布局,公共管廊的規劃將以路徑規劃為主,確保所需地塊的公共管廊規劃到位,管廊的規模可隨園區產業規劃的調整和招商引資的進展情況,作適應性調整。公共管廊的形式和高度,盡量與各地塊內的管廊相協調。以利于管廊建成后的管道銜接。公共管廊的規劃走向應與鐵路、主要公路等平行布置,減少上述設施的交叉穿越或跨越,局部地方必須跨越時,跨越高度符合現行規范要求的同時,尚需滿足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
3 管廊設計
3.1 管廊走向
根據園區產業布局,結合起步區路網設計,公共管廊路徑規劃為五橫三縱:
五橫為東西向管廊,三縱為南北向管廊。
3.2 公共管廊規模
園區公共管廊按照不同路徑,根據沿線項目之間的上下游關系,分別設置主管廊、支管廊、專用管廊。
主管廊――規劃寬度為 9 米,管廊層數 4 層,其中柱心距6米,兩側各懸挑1.5米;支管廊――規劃寬度為 6 米,管廊層數 2~4 層, 其中柱心距3米,兩側各懸挑1.5米;專用管廊――寬度和層數根據地塊內項目按需設置。
3.3 管廊高度及跨越
園區建設初期,各地塊的項目大部分尚未建成,部分地塊可能尚未規劃項目,無法確定各地塊的進出口位置,且管廊沿線跨越的道路較多,因此,公共管廊擬建高管廊為主,確保未定項目地塊開發時,進出口通行不受公共管廊的影響。
管廊跨越園區內大件運輸道路時,凈空高度為15米。公共管廊跨越園區內鐵路和公路時,管廊凈空高度不低于6.0米。若需跨越電氣化鐵路,管廊凈空高度不低于11.0米。公共管廊跨越各企業預留進出口時,管廊凈空高度不低于6.0米,當企業有特殊要求時,跨越高度和寬度可按需確定。如公共管廊實施時,部分地塊項目已建成且沿線進出口位置已確定的路段,可建部分低管廊,管廊凈空高度可降至0.8~1.2米。公共管廊經過河流、道路、鐵路等均采用跨越通過方式,跨越高度和寬度應滿足規范和相關單位要求。
根據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未來敷設在公共管廊上的工藝物料管道直徑一般不會大于DN600,由此確定公共管廊每層的間距為2.2米,以滿足管道在管廊內的膨脹彎翻越和銜接點管道的交叉穿越;如個別公用工程管道直徑較大,進出管廊時可采用平接或局部處理的方式。
4 公共管廊的安全
公共管廊上管道的輸送物料大部分為易燃、易爆介質,還有少量有毒和腐蝕性介質,管廊設計應遵循《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
采用可行且有效的防止管道泄漏的預防措施:
跨越道路或鐵路上方的管道上,避免安裝法蘭、閥門等存在泄漏因素的管道附件。公共管廊上盡量減少泄漏源,除必要的法蘭、閥門外,管道上的計量儀表、調壓設施等應布置在裝置界區內。
爆炸危險區域內的管廊鋼結構采用的耐火保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管廊上的高溫管道盡量布置在上方,低溫管道及腐蝕性物料管道布置在下方。公共管廊應實行統一設計管理,確保管廊上的管道荷載不超過管廊設計荷載。公共管廊應實行統一施工管理,公共管廊是禁火區域,在管廊上鋪設管道時,必須開具動火單,作業現場應配備消防器材,并需有專職消防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護。
管廊防腐措施,考慮園區化工大氣的腐蝕作用,管廊鋼結構表面均采用噴砂處理,涂刷耐化工大氣體腐蝕的防腐涂層。管道保溫措施:介質溫度高于60℃的管道,當工藝無要求時設置防燙保溫措施,確保管廊上管道施工人員的安全。公共管廊區域可以設置視頻監控系統,對公共管廊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公共管廊上的管道按《工業管路的基本識別色和識別符號》的要求設置安全標志及色帶。公共管廊管理公司需組織經常性定期巡檢。公共管廊管理公司應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并經常演練。
5 結語
5.1 關于公共管廊的管理
通常大型化工園區公共管廊覆蓋的服務范圍較廣,由于園區內各地塊項目建設的不同步,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公共管廊上的管道處于長期滾動開發建設狀態,因此,公共管廊建成后,有的管道已投入運行,有的管道尚在施工,將長期處在已建管道運行與在建管道施工的交錯狀態。由此,建議園區設立專業的公共管廊管理公司,負責公共管廊的日常維護、運行、檢修等事項。并對所有敷設在公共管廊上的管道,實行統一規劃布置、統一設計管理、統一施工管理、統一安全管理。確保公共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合理性,確保公共管廊上管位空間的有效利用,確保公共管廊長期安全的運行。
公共管廊建成后,對敷設在管廊上的管道詳細設計,需遵循一定的設計要求,建議編制“公共管廊管道詳細設計統一規定”,在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規范的基礎上,統一設計技術要求,確保公共管廊上管道設計的安全與合理。
5.2 關于公共管廊規劃的完善與調整
本項目園區規劃面積較大,目前產業僅規劃布置了部分乙烯及下游產品鏈和部分精細化工項目,有些地塊雖作了項目規劃布置,但產業發展的宏觀形勢、整體投資環境、產業發展前景等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對公共管廊的專項規劃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園區規劃一期和二期公共管廊連接路徑和規模,存在變化因素。
公共管廊工程作為園區基礎設施,其規劃路徑及規模應盡可能結合園區現行規劃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因此,公共管廊的專項規劃需根據園區產業規劃的落實情況和項目招商引資的進程作適應性調整,以滿足園區各預留地塊項目開發與實施的需要。使公共管廊的專項規劃更趨完善,管廊布置的路徑更加合理,管廊的規模更為經濟實用。
參考文獻:
[1] 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S] .
[2] GB 50542-2009.石油化工廠區管線綜合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