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丹婷
鑒于應用型本科高校外語教學所面臨的狀況,提出顯性分層教學。本文首先分析了顯性分層教學實施的必要性和研究現狀,接著探討了顯性分層教學的實施路徑,最后提出了顯性分層教學在實施中遇到的挑戰。
大學外語實行顯性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高校是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旨在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主要由部分地方公辦本科院校、全部的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轉型而來,現階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錄取院校;目前,報考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有著明確的就業方向,對所選專業有著濃厚的興趣,或是具備一定的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多數非外語專業學生的外語學習能力基礎落差顯著,以筆者所執教的院校——江西服裝學院2016級本科生為例,高考外語成績高于90分以上的學生比例約為29.83%,介于60~90分的學生比例約為36.27%,低于60分的學生約占34.00%;最高分可達120分以上,最低分卻只有10分。從中不難看出,16級本科生的外語成績差異明顯;盡管大多數學生的外語成績不高、基礎較差,但不容忽視的是還有29.83%左右的學生外語水平較高,36.27%左右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外語基礎。雖然這只是我校某一年級學生外語成績的數據情況,但足以說明學生的外語水平呈現層次化、正態分布,教師在教學中無法“一視同仁”,教師通常只關注某一層次的學生,而忽視了其他層次的學生。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呢?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開始向分層教學尋求答案。
在分層教學的實踐中,主要分有班內隱性分層和顯性分層教學兩種教學形式。隱性分層雖然不公開學生的外語水平、層次等信息,保護了學生的隱私,由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中照顧學生個體間的差異,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關注學生的差異之外,還要組織教學活動,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等諸多方面,往往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實現“真正”地分層;而顯性分層教學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能力和興趣、愿望等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層次進行學習;不同層次的班級,其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等可視情況而定。學生外語同一層次的統一化可以讓教師在備課、授課的過程中有的放矢,針對明確的授課對象來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等。
大學外語顯性分層教學的實施
分層實施路徑
授課對象分層
在“以生為本”“能力本位”的教學改革中,首先要滿足學生的需求,給學生更多選擇和拓展能力的機會。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查閱國外資料開闊視野、提高專業能力,但其前提條件是選擇一門自己需要的語言作為工具。大學外語教學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從單一的英語教學走向多語言教學。
我校在對2016級本科生實行分層教學模式時,根據往屆及本屆學生的需求,同時開設了英語、韓語和日語課程,先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需求選擇語言。我校16級本科生有1600余名,最終選擇日語和韓語課程的共有300余名學生,另有120余名學生雖選擇了英語,但同時選擇日語或韓語作為旁聽課程,從學生的選擇來看,約有26.25%的學生對其他語言有所需求。因此,在實施學生層次劃分前,應根據學生的語言學習需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選擇語言。
同一語言的分層應以尊重學生的選擇為基礎,以學生的外語成績、水平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為依據,將學生分為多個層次,并設置與之相應的層次教學班。由于我校16級本科生在入學時沒有韓語或日語基礎,因此,韓語和日語只設置一個層次,即基礎層;對選擇英語的學生可根據學生入學時高考成績的總體情況,將英語層次劃分為基礎、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選課結束后,對16級本科學生的最終選擇情況進行了統計,其中選擇英語基礎層次(高考成績60分以下)的學生約占53.83%;選擇中級(高考成績介于60~90分)的學生約占27.99%;選擇高級(高考成績90分以上) 的學生約占9.39%,每個層級都有不同比例的學生參與,尤以選擇基礎層級的學生較多;另外,從數據中也可看出,各層級學生選擇的百分比低于高考成績分布的百分比,也說明學生在做出選擇時比較慎重和保守。
教學目標分層
各個層級教學目標的制定應具備明確性和針對性。顯性分層教學不同于隱性分層教學,在隱性分層教學中,授課教師把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并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由于教師在授課時要把握多種情況,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教學目標的重合、不明確;同時,學生也并不十分明確自身處于什么層次級別,這樣就會使得教學目標的針對性減弱。而顯性分層教學是在學生同意的情況下,使得基本屬于同一級別的學生在同一個班中,授課教師只需面對一種級別,并且同一種級別的任課教師可以組成團隊共同探討該級別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清晰,學生也可以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各層級的教學目標應立足于本級別的學生水平,滿足該級別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適度性。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可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加強其學習的自信心,以通過學業考核為目標;中級層次的學生應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通過pets3級考試,并鼓勵其向通過CET-4級努力;高級層次的學生應該提升閱讀量,開闊視野,提高語言的綜合能力,應通過CET-4級考試,并爭取通過CET-6級。
教學內容分層
教材及教學內容在選擇和安排上,應符合該級別學生的水平和特點。在教材的選擇上無非有兩種做法:一是每個層次使用不同的教材,根據層次來選擇教材;二是使用統一的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根據講解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來對不同層次進行調整。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依托,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沒有哪一本教材能夠完全適合我校不同級別的學生,每學期教師都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梳理、整合,做到盡量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基礎層次的學生就是以教材為主,扎扎實實地學好基礎知識;而中級層次的學生要額外增加一些PETS考試的學習材料,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高級層次的學生不再以教材為主,而是要大量擴充課外資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加強CET等級考試的訓練,旨在以準備等級考試為契機讓學生在語言能力、素質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課程組織管理的實施路徑
課程及選課時間安排
顯性分層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課程時間的安排,多個班級同時上課必須保證上課班級課程時間的一致性。因此,課程時間的安排缺乏靈活性,但仍存在兩種可行的方法:一是由教務處對課表進行統一規劃;二是將外語課安排在全校無課的時間。我校本科大學外語課程的上課時間是由教務處統一安排,以固定的時間來安排一些固定的行政班級,以此來進行外語顯性分層教學。
學生對語言和層次的選擇一般安排在每一學期開學的第一周進行,為了學生有序地進行選課并且保證班級的順利開設,可將選課的學生以學院、專業或班級為單位進行劃分;選課雖然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但并不能讓學生盲目、隨意地選擇,而是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學生自身需求的語言及層次,可以將外語教師指定到相應的學院、專業或是班級中,指導學生進行選課。學生選課結束后,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調整,適應期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學習進度。我校在具體實踐中,考慮到外語課程每周2課時,因此學生選課后的調整時間暫定為選課后的3個星期,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先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得到同意后提交轉班申請,如外語成績在層次劃分標準內的可同意直接轉班,若不在則要先進行考核,通過考核后方可轉班。
授課場所安排
同一層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行政班級,授課地點的安排就尤為重要了,為了保證教學井然有序,建議授課地點固定化,可將教師指定在某一固定的教室,學生就可以根據其任課教師找到上課地點,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做課前準備工作,也有利于學生找到上課地點,在教學管理方面更加容易。我校每個行政班級都有固定的教室,在不影響任何班級的前提下使用PPT或多媒體等先進的手段進行教學,特將分層“走班制”的授課地點安排在八間語音室和兩個多媒體教室,其中指定英語教師在第一至第五語音室負責基礎層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第六和第七語音室供中級層次的學生使用;第八語音室安排給負責高級層次授課的教師,兩個多媒體教室分別為韓語和日語教室。在這樣的安排下,外語教師在上課時就避免了匆匆忙忙,教師上課地點的集中也方便了教學管理和教學督導工作的實施。
授課班級管理
外語顯性分層教學實行的授課形式是“走班制”教學,因其打破了原行政班級制度,所以對學生的管理要采取合理的機制,如設置外語課程班長負責制,在分層后的班級中挑選能力和責任心較強的學生作為班長,負責與外語課程相關的學生工作,或是外語教師負責制,每位教師負責某一層級一定數量班級的學生,嚴格實行考勤制度,詳細記錄學生的出勤情況,掌握學生課堂上的學習狀況,課后通過微信群或QQ群等新媒體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保持良好的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負責同一層級教學的教師組成備課組,教師之間可以對同一層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交流和反饋,及時了解該層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針對該層級學生的特點,探討相應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大綱和進度安排,對學生的教學和管理更加有針對性。
顯性分層在教學實施中的挑戰
顯性分層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著一定的挑戰性和復雜性。首先,體現在對象分層上。有不少學者曾提出過對象層次的劃分標準,如依據分層前的水平測試、能力測試、學生的綜合素質,或是結合多種因素等,但無論是哪一種劃分標準都不應該脫離旨在讓所有學生得到應有提高的這一最終目標上,學生始終為教學的主體,因此,在層級劃分上應遵循學生自愿、師生協商、動態調整的原則。而如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分層教學的目的、每個層級的教學目標,如何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層級進行學習等問題,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摸索、總結和改進。其次,層次動態調整應有及時性。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能力提升、進步程度等是不斷變化的,一次分層不可定終身。如何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及進步情況,什么時間對層次進行調整較為合適等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
基金項目:2016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課題“能力提升視域下大學外語分層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JXJG-16-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