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雙
?
高職院校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項目化課程為例
朱永雙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傳播工程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文章以“《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要求及檢驗方法》印刷行業標準研究及制定”科研項目開展的項目化課程《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為例,闡述了基于科研項目的高職院校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及教學效果.創新型項目化課程以學生為課程主體,以研學結合為切入點,以科研項目為載體,以科研任務為驅動,在真實科研環境下以實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完成科研項目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緩解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與科研雙重壓力.
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教學設計;教學實踐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一體化,創新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成為各個國家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此背景下,我國對高職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就是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除了具備就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外,還要有創新能力.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不僅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之一.
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教學,是教師根據其承擔的科研項目的階段性研究內容和目標設立課程,以項目化管理形式開展課程教學,在課題組教師的指導下,從教師明確項目任務開始,學生自主制定計劃、收集資料、實施計劃,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1].學生在“真刀實槍”教學環境下訓練,其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綜合職業素質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同時,還能彌補高職院校教師科研人手不足,緩解教學與科研雙重任務的沖突,使教師在科研和教學兩方面“一舉雙得”,既培養了學生,又提升了教學與科研水平,達到事半功倍的雙贏效果.
本文以“《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要求及檢驗方法》印刷行業標準研究與制定”科研項目開展的項目化課程為例,闡述了基于科研項目高職院校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及教學效果.
教師在科研項目研究的過程中,結合科研項目研究內容和步驟,將研究大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具有完整性,將子項目設置為項目化課程,學生在參與項目化課程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幫助老師完成科研項目不同階段的任務,學生在此過程中得到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創新方法的培訓.由此可見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是依據科研項目的小項目來設置,課程目標為實現科研項目的小目標或完成分任務[2].
“《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要求及檢驗方法》印刷行業標準研究與制定”科研項目是基于包裝印刷企業缺乏涂布紙板印刷過程控制標準的現實需求提出來的,由國家出版廣電總局下達,在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主持下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傳播工程學院主導制定, 為“產學研用”代表性的例子.要完成該科研項目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課題組負責老師按時間順序將課題分解為4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分解出若干個分任務,如圖1所示.
綜合考慮學生的課程時間、現有專業技能、項目完成的時間空間等因素,選擇子項目 “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技術要求研究”開展一門項目化課程,課程名稱《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課程分任務只選擇:“印刷樣張質量參數檢測”和“數據統計并分析歸納”兩項,而前一項 “涂布紙板膠印測試”不作為課程任務,原因是這項工作需在校外多家包裝印刷企業完成,且一次測試連續用時24~36 h,雖然學生進入真實的印刷生產車間和工作環境,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和專業技能提升幫助較大,但因學生還有正常的課程要上,不可能具備連續的兩三天外出學習的時間,故課程不包含“涂布紙板膠印測試”此項分任務.

圖1 科研項目任務分解圖
1)科研項目主導原則.教學內容的選取建立在科研項目任務和目標的基礎上,將科研項目的分階段任務作為課程的主要教學任務.以研學結合為切入點,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主體、創新與能力并重原則.明確課程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目標,避免出現把學生當成科研勞務工的現象.理清課程中支撐科研項目研究所需的知識和能力,并將創新思維、信息處理能力、自我管理、團隊合作、綜合職業素養融入課程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性與創造性,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深入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又提高了核心職業能力,并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三是因材施教原則[3].項目化課程以小組形式完成各項任務,小組中的分工和學生在小組中充當的角色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專長和能力,同時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實現的愿望.
1)遵循“一體化”項目設計思路.課程應包含:項目任務、項目目標、項目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四個要素構成一個有機整體[4],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以及“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教學方法.
2)按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課程內容.剛進入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學生,基本上只具備基礎性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直接進入課程的正式項目研究,需對學生進行項目相關理論知識的培訓和項目導入需具備的技能的培訓,故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除了科研項目里包含的分任務外,還要加入前導性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此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開課時向學生說明課程依托的科研課題的現實意義、本課程的意義和目標,以及學生在本課程中可以學到的知識與技能.
遵守上面的項目化課程設計原則和方法,《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見表1.

表1 《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創新型項目化課程教學設計
依托科研項目開設的創新型項目化課程學習環境為教師科學研究所處的真實環境,一般在高職院校的實訓室或教師工作室.為了滿足項目化教學的需求,宜在已有的條件下,增加討論區域,和講授所需的配套設施如白板、展示板等.有別于傳統教室布局和空間氛圍的科研環境,使學生在進入這樣的學習環境后,自覺實現角色轉換,從學生角色轉為科研小助手的角色.
課程教學設計好后,就可以從相關專業招募學生,學生的數量視課程任務量和任務完成所需時間而定,一般不易過多,否則影響教學效果.參與的學生互相間可能不認識,為幫助學生盡快認識和熟悉,更好地搭配合作完成任務,可以在課程前讓學生在一起做個破冰游戲,或者在整個課程實施過程中組織一兩次增加凝聚力的教學外活動.
教學實施按項目化課程常用的六步教學法執行,流程如下:
1)明確目標,將要達到的項目目標明確告知學生,引領學生思考如何去達到目標.
2)引入任務,告知學生為達到項目目標所要做的任務是什么,以及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可以學到什么,也即教學目標是什么.
3)計劃與組織,教師將任務交待清楚后,先讓學生自己去計劃,然后再對學生的計劃、分工、組織或實施中的難點和重點等方面進行指導.
4)實施任務,計劃組織安排妥當后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管理很重要,教師要掌控任務進展情況,了解學生執行中遇到的困難或做出的錯誤行動,并及時指導更正.
5)評估,每一項任務實施后都要評價,及時反饋,確保每一項任務的質量,符合要求方可進入下一任務,否則進行修改.評價主體由教師和學生組成,必要時加入科研項目委托方,通過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等方式進行[5].
6)歸納任務涉及到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學生在實施過程中的得與失,加深經驗體會,增強學習成就感.
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教學方法靈活,以實用為主,根據學生的課余時間和科研場地,在不同時間或地點上課.除傳統的口授、演示、案例教學、實踐訓練、以及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法等以外,還可以通過數字資源查閱、網絡互動平臺、移動交流平臺、虛擬仿真等數字手段來實現理論知識學習、疑難解答或教學結果的提交等,打破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實現無縫銜接.
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評價除了考核學生的知識、技能、素養外,還要考核創新性,以課程的實施過程和結果來評價學生的成績和學習效果.過程的評價,即考查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提高、創新意識的形成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結果的評價,即考查學生項目研究成果的質量和創新性.由于學生的學識和能力的局限性,不能期望得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故對于項目完成結果的質量評價在總分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于50%.評價包含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3部分,在課程教學設計時將每部分評價在總分中所占的比例設置好.以《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課程為例,課程考核由5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所占分值見表2.前4個項目評價指標的設置見表3,考核成績由3部分組成,即學生本人自評(占30%)、小組互評(占30%)、教師評價(占40%)[6].最后1個項目(撰寫總結報告)由教師評價.

表2 《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創新型項目化課程考核評分組成

表3 《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創新型項目化課程的項目評價指標設置
科研項目本身具有創新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科研課題研究,通過思索、探究、實驗、驗證、演繹、歸納等,通過合作完成課題研究的部分工作,掌握了科學研究方法與手段,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創新意識得到強化[7].以《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課程為例,學生共計測量了1200張印刷樣張,分析了10.8萬個數據,經過歸納與總結,分別得到3類不同涂布紙板及2種測量模式下的印刷實地色度與色差測試、網點擴大測試和灰平衡測試數據.而這些數據正是包裝印刷行業急需的,這些數據為制定《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要求及檢驗方法》行業標準提供了技術支撐,如標準中的網點擴大曲線(如圖2所示)和3種不同類型涂布紙板的實地色CIELAB色度值數據就是由本課程的學生研究得到的.另外,經過了該項目化課程的學習,有3位學生申報了“創新工程”并獲得立項.

圖2 印刷網點擴大曲線
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分為“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8].創新型項目化課程運用到最新的技術與手段,如數字信息處理、數字溝通交流手段、最新信息資料的查找方法等,且以小組形式完成任務,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真實模擬了實際工作科研環境,學生須學會與小組成員合作、與團隊領導即教師的配合,另外,項目化課程以任務驅動教學,每個任務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饋修正的思路來設計教學環節,在每次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學到了解決問題思路和方法,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強化,故創新型項目化課程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教師的科研項目是對自身專業水平的深入耕耘,是以創新的思維、運用本專業知識和理論解決某特定專業領域的技術問題[9].學生參與基于科研項目的創新型項目化課程學習,勢必獲得比教學計劃里的專業知識更多更深.參加過基于“《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要求及檢驗方法》印刷行業標準研究與制定”科研項目的項目化課程的學習的15位同學報名參加將要舉行的第6屆全國印刷職業技能大賽,從中看出他們對自己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自信.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重任務[10],教學與科研是高職院校教師服務社會的形式,也是安身立命和自我實現的途徑.科研與創新實踐教學相結合,將最新研究帶入課堂,將研究方法、解決問題方法帶入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水平、培養出創新型人才,也提升了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師科研人手和時間問題,緩解教師在科研方面的壓力,教師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快獲取成果,并申報更多的課題,從而提升教師的科研業務水平,也因此形成教學與研究之間的良性循環,實現教學與科研相長[11].如在“《涂布紙板膠印過程控制要求及檢驗方法》印刷行業標準研究與制定”科研項目中光印刷樣張就有10.8萬個數據需檢測和分析整理,如果由科研團隊中的3位教師自己承擔,則至少需要半年多時間.分配給課程中的16位學生后,只用了3個月就完成了,得益于基于該項目實施的項目化課程教學實踐.
[1] 王俠.校企結合下的高職建筑制圖項目化教學模式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2):147.
[2] 梁松峰,毛海霞,梁伯棟.多維度構建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生態[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65-69.
[3] 吳旗.高職教育項目化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35):41-45.
[4] 曹洋,馮琦琳.基于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項目化課程設計及實施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4,35(7):37-41.
[5] 錢存陽.項目化教學培養大學生系統實踐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87-192.
[6] 居敏花.高職項目化課程考核方案的研究[J].輕工科技,2013(10):144-145.
[7] 李沫.科研項目驅動下的社會保障專業參與式教學價值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6):54-55.
[8] 肖德鈞.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與培養途徑[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3):36-38.
[9] 王成勇,周慧杰,朱曉勇.基于科研項目驅動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途徑[J].高教論壇,2011(10):23-25.
[10] 張華.高職院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一體化實訓平臺構建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6):81-83.
[11] 李超.科研項目驅動下的模具專業創新實踐教學探索[J].黑龍江教育,2017(2):38-39.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Project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 as an Example
Zhu yongshuang
()
Taking "the Research and Formulation of the Printing Industry Standard of Process Control"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Offset Printing on Coated Paperboard "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of the innovative project curriculum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Students are principal part of the innovative project curriculum, in which research and learning are integr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re the carrier of the curriculum which is motiva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s. The goal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re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curriculum with practical and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under a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Then,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ng, problem analyzing and solving is improved.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ual tasks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or th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lleviated.
innovative project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G642
A
1672-0318(2018)05-0052-06
2018-05-28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6017/24K240024991)
朱永雙(1975-),女,浙江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綠色包裝印刷、包裝印刷標準化以及包裝印刷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