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笑君 翟浩澎
摘 要:一個國家的藝術可以體現國家文化水平。當今國家藝術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我國藝術文化的等到了較快的發展,并制定了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中重要一環的藝術,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高校擔負著培養藝術人才的重任。作為藝術人才培養的高地,高等教育的創新培養改革和發展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高校藝術人才培養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正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創新高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創新 藝術專業 實踐教學 運行機制
一、高校藝術專業創新教育
在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藝術、藝術不僅可以提高人民的審美能力,更能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具有藝術性和附加值的產品才能提高國民經濟的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藝術創作和審美的提高而又離不開藝術人才的培養,只有具有藝術才華和水平的藝術家才能創作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
藝術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內容之一,當前,我國正處在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人們對藝術需求呈現多層次、多元化特征。高校藝術專業的培養可以為社會提供所需的社會藝術人才。高校的藝術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到為社會輸送人才的質量。藝術教育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藝術文化需求。
高校藝術教育也正面臨著與實際應用的定位接軌。而藝術教育的關鍵是實踐,就是將藝術理論通過實踐應用表現出來。藝術實踐的意義是將理論應用的意義。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這也要求高校藝術專業的在實踐教學中創新教育體現在專業課程設置做出正確定位。實踐教學創新成為藝術教育的關鍵一環。
二、創新藝術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高校藝術專業的教育規模在不斷地擴大,構建創新的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教育體系成為當務之急。準確把握和構建適合我國高校藝術專業與中國文化產業相結合適應高校藝術專業發展的教育目標體系、實踐體系。深入推進實踐教學并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高等學校的藝術實際情況與市場接軌。也就是說只有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和運行機制培養藝術專業人才,才能真正深入推動我國藝術文化產業的大繁榮。
在藝術實踐教學模式以及運行機制創新方面,重點是在教學實踐中對藝術創新能力培養,合理構建高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教育體系,培養具有較高藝術創作水平的藝術專業人才。
1.高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
首先,現階段高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所反映出來了一些問題。藝術教育的培養這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藝術個性的品味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藝術的想象往往決定了藝術的高度和表現力。現在的高校的藝術實踐教學是側重表達再現藝術,一方面是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命題做臨摹式的制作。創作的過程往往也是通過參考臨摹一定的作品達到繪畫技法的練習或者熟練掌握一定的軟件使用,側重技術培養而對于創作的想象力并沒有實質的培養。藝術思想的傳承作用沒有體現出來。藝術的創新在于藝術的理念創新,也就是說最多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其創作力。那臨摹和模仿的實踐教學,不利于藝術創新和藝術活力的培養。
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實踐能力不足、理論與實際脫節。實踐課程大多數是安排一項作業內容,作業的制作體現在實踐制作中。實踐的內容作業形式較為單一。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避免紙上談兵,為藝術公司輸送具有創作力的設計人才。對于增強高校藝術專業社會認同感和社會影響力,實現高校藝術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實踐教學的立足點是培養人才,應該是以市場為主體,也就是市場、實踐教學融合的培養機制。動心、動手的實踐創作是藝術專業培養的核心方式。通過工作室、社團、項目實踐教學等等多種實踐教學運行機制探索培養藝術人才,培育藝術市場,創立藝術文化,繁榮藝術經濟,將藝術教學、藝術經濟、藝術文化建立良性互動發展關系。真正做到藝術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應結合市場,把握藝術發展的脈搏,努力打造以市場為導向,滿足客戶需求,結合藝術潮流的手段以及方式方法。
其次,藝術專業的教學特性與實踐教學的關系要明確。在藝術專業的實踐中結合國外成藝術專業培養經驗,結合藝術專業培養自身特點進行研究出實踐教學的突破口。
高校藝術專業的創新培養中注重個性,注重實踐,注重專業與市場的結合。在高校藝術專業的培養中實行導師制、工作室制、沙龍、社團等等多種藝術實踐形式,藝術氛圍是藝術專業教育的關鍵,藝術環境和氛圍決定了藝術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外的藝術專業教育有幾個特點: 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 引導學生自我藝術價值的體系,在藝術中尊重個性表達;二是注重通過社會實踐課程使學生獲得實踐能力, 如舉行各種藝術沙龍、團隊、藝術節、比賽賽事等等藝術活動,增加學生藝術交流機會培養藝術文化氛圍;三是社會資本對于藝術專業以及優秀藝術學生的資助,社會資本的注入可以幫助高校、藝術家擁有更好創作的工作和學習環境,藝術專業的培養需要大量的資金資助。四是國外高校的藝術專業人才培養采用校企合作,產教合作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模式。國外的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很成功的,國外藝術設計產品的各項技術和創新能力都比我們國家先進的多。
2.創新實踐環節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創作作用
高校實踐教學環節中的主體是藝術創作的學生。藝術創作通過學生的藝術的主觀意識表現出來。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實際上是個人與社會聯系額產物。藝術的創作離不開個人與社會、國家環境、民族民風的一系列環境的聯系。離開了社會就無法創作出具有實際價值意義的藝術作品。如何發揮高校藝術實踐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創作作用十分重要。在實踐中就要發揮個人與社會、個人與文化等一系列環境的關聯。在實踐中提高創作者的頭腦風暴能力。實踐中加強學生的藝術品位、創造藝術價值。高校在文化、科技、創新、思想等因素中對高校的藝術學生應起到影響和熏陶作用。并真正留下時代的烙印。
高校創新實踐環節實際上在文化與修養的培養上下功夫。提高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創新力、藝術與生活的體驗能力,更好的增加藝術修養和藝術構思能力。正在培養具有創作活力的藝術家。因此藝術專業培養的中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和藝術技能提高的關系以及專業知識與實踐結合的運用關鍵問題。
藝術專業的實踐中激發學生在藝術創作熱情方面的作用,注重在藝術師資建設、實踐課程開設、藝術創作環境打造方面的問題,高校與市場,文化與經濟的協調問題。
3.藝術教育的實踐環節中應注重藝術素養教育,增加藝術積淀
加強藝術環境修養教育,環境教育一個人從步入大學到成長為職業設計家,影響到職業生涯。這樣的影響是深刻而長久的。是藝術思想性格形成的基礎階段。
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考學與選拔,注重藝術繪畫能力水平而相對于文化課程的要求較低。文化知識的理論水平和文化積淀相對不高。而在高校的藝術專業的教育中文化教育往往不足,大多是培養學生的藝術專業能力。而在文化的修養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藝術創意的高度。藝術素養教育在藝術實踐中可以發揮其高度的作用。藝術的審美性與文化內涵是我們創造藝術作品的關鍵所在。
三、創新藝術實踐課程與文化創意產業制作過程的結合
藝術實踐教學要走出課堂,走入社會,實踐與市場接軌。將藝術實踐教學引入文化產業,或將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引進課堂。做到在藝術實踐教學中有實際項目,市場項目就要實戰指導作用,將高質量的項目成為實踐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
1.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走入藝術實踐教學
藝術專業的教學包含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貫穿到整個藝術專業的學習中。高等院校的藝術與創業產業的融合可以在課堂中引進項目,將課堂教學變為項目的情景展示,在解決處理項目問題過程中的方式來達到提高實踐能力的過程,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實踐教學中更有意義的事情。在真實項目的制作之中可以做到學以致用。避免了過去的教師的一言堂與缺乏創新能力等老問題。
2.藝術教育與文化創意公司合作直接對接市場需求
市場是檢驗教育成果的最終手段,市場對于培養的藝術專業學生有著較高的應用要求。培養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市場輸送可以使用的高水平的人才。而目前在藝術教育中僅僅是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是無法到達培養市場需求的真正人才的。
考慮將藝術實踐與文化創意公司的對接,可以將其理解為“訂單式”培養。
公司的項目是市場的需求,市場的應用要求成為實踐教學的創意源泉。可以發揮公司在實戰中的重要經驗與成功做法,在項目中直接培養設計人才,將市場化經驗。
3.藝術實踐教學可以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提高文化素養
藝術實踐教學將從過去的培養寫實模仿,走向市場與實例。通過培養實用藝術的方法將各個藝術環節緊密關聯,相互帶動。利用文化產業發展不斷變化的藝術形式,并繼承和弘揚越秀的文化和精神。同時可以使用的先進的產業管理經驗,建立實踐教學制度。利用藝術各種風格、視覺形式的豐富多樣,培養不同藝術風格的藝術實踐內涵。產業文化有著眾多可以挖掘使用的藝術原素,將其轉化為藝術的實踐教學新元素,可以通過實踐教學達到提高的文化素養的目的。
結語
高校藝術專業教學模式與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接軌。高校藝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主要體現在高校藝術教育的相關教學經驗,對專業方向劃分、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培養的定位,人才培養應用型模式。最后,創新構建高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運行機制是走出藝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新路。高等院校藝術專業培養的是崗位針對性強、適應工作快的藝術應用型人才,而藝術專業又是與市場密切聯系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門類,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是培養藝術人才的根本策略。
參考文獻:
[1]錢畢欣. 論產學研合作辦學對高校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意義[J].藝術教育,2010(7).
[2]王再越.“訂單式”教育模式對動畫人才培養的益處初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5).
注:本文系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藝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運行機制創新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JGY2017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