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妮
摘 要:鋼琴被譽為是“樂器之王”,其所具有的音樂表現力和擴展力不僅能夠較佳地詮釋和演繹不同種類的音樂作品,也具有超脫其他眾多樂器的獨特性。在聲樂表演實踐中,聲樂演唱和鋼琴表演相輔相成,相互依存。聲樂鋼琴伴奏在聲樂演唱中肩負重要作用,對深化和提升聲樂演唱效果作品頗深,其可謂是極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優秀的鋼琴伴奏者往往能夠激發演唱者的靈感,全面展現其演唱技巧;反之,綜合素質高超的演唱者也能帶動和反哺伴奏者,進而對音樂作品予以補充和詮釋。因而,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者都應明確相互之間的依存關系,打破原有的角色定勢,在一定程度上適時互換角色,互換情感經驗,交流專業技能,以此實現人聲與琴聲的完美契合。
關鍵詞:鋼琴伴奏 聲樂演唱 角色互換
音樂是充滿靈魂和想象的藝術載體,受制于個人情感體驗,內在素質以及文化底蘊等方面的差異,演唱者和伴奏者對于相同的聲樂作品的理解和認知不盡相同,因而二者的藝術展現風格也有所迥異。為了深刻詮釋音樂作品,流露深刻情感,演唱者和伴奏者都需強化理論功底,深化對作品的了解,以較強的審美能力、協調能力和理解能力實現作品風格的和諧統一。為此,演唱者和伴奏者都應走出原有的角色桎梏,適度對角色予以互換,將自身對于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傳達給對方,通過情感和經驗的交流實現作品審美風格表現風格的統一,進而帶動二者整體音樂素養的提升。
一、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的緊密互動關系
對于鋼琴聲樂作品而言,演唱與伴奏是不可或缺的兩大元素,也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的兩大環節。根據唯物辯證法的相關原理,任何事物都有著對立面,但也存在著統一性。聲樂作品同樣如此,鋼琴伴奏和聲樂演唱雖各自有著特殊性和獨特性,但彼此的依存和依賴同樣不容忽視。因而,正確甄別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的差異,妥善利用和把握二者之間的緊密互動關系,對于升華聲樂表演效果,推進聲樂表演向更高層次演進極為必要。
不同的聲樂作品蘊含的主旨和內容都有所不同,其傳遞給受眾的情感自然千差萬別。在表演實踐中,主要以演唱者的聲音為主,進而架構起演唱的整體支架。但人聲并非是唯一的主角,在一些作品的某個段落,為了適應情節和情感的需要,鋼琴伴奏的重要性可能會超越人聲,肩負起支撐作用。與此同時,為了促使音樂作品的形象更為飽滿鮮活,琴聲和人聲就需實現契合統一,通過二者的結合亦或是互換,兩種聲音交替進行,更好地為受眾流露和展現作品形象,傳遞攝魄人心的情感。
一方面,聲樂演唱以鋼琴伴奏為依托。這兩大藝術表現形式在旋律上相互促進,衍生發展, 在情感和意境的處理上更是緊密配合。以《文成公主》為例,在演繹這部作品時,演唱者應以敦實的歷史文化底蘊對作品背景等予以了解認知,對文成公主穿越風沙雪雨,遠嫁外邦的忐忑惆悵,對未來的期許堅定有所把握,進而通過演唱折射出文成公主的心境起伏和情感跌宕。同時,對于文成公主為外邦做出的成就貢獻,其所受到的敬仰與愛戴,更需要通過鋼琴伴奏來展現和推動。在作品的引子部分,鋼琴伴奏者要仔細揣摩作品內涵,一系列切分音要奏出送親隊伍噠噠的馬蹄聲,緊隨以八度主旋律體現出演奏過程的激情澎湃,集中受眾的注意力,漸次引出作品的主題部分。在邁進主題后,要逐步轉向舒緩,娓娓闡述作品情節,歷數文成公主的貢獻和付出,并帶動高潮部分的到來與澎湃。在整體演奏過程中,要注重對層次的區分和把握,逐步將情緒拉至最高點,再通過高超部分彌漫和擴展文成公主的大愛,將這其中的感染力擴散至每一個受眾,促使受眾腦海形成并固化出史詩般的壯闊場景。
另一方面,鋼琴伴奏能夠通過創作技法塑造和烘托出氛圍濃厚的表演環境,促使演唱者在悠遠的意境中更好詮釋和展現作品,并適度消除在舞臺中的緊張情緒,快速適應舞臺,全情投入并感染受眾。以黃自的《春思曲》為例,對了深刻流露出妻子對戀人的深切想念,鋼琴伴奏的潺潺描述烘托和營造出了作品的意境。在這一作品中,引子是以舒緩的柱式主和弦為主要的伴奏形式,這段鋼琴在力度上整體處于弱奏,對細雨稀稀落落的聲樂予以模仿還原,進而塑造出夜雨瀟瀟的瑟瑟之景。透過鋼琴伴奏,宛若看到年輕少婦獨倚窗欞的寂寞,只能藉由雨夜寄托自我情思。
二、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的角色互換的路徑
1.以專業能力為角色互換的基礎
對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而言,要想順利實現角色的互換,就需以扎實的專業能力為基礎,通過專業能力的鋪墊展開具體的角色互換工作。具體而言,專業能力主要分為兩個層面,其一,要具有良好的鋼琴彈奏能力。伴奏是一項極具專業性和技術性的工作,不僅對伴奏者的專業技能有著極高的要求,還需要伴奏者深諳觸鍵和控制等方面的技巧,為此,伴奏者要不斷提升自我技術,以高超的彈奏水平精準表達出音樂內涵與情感。其二,要具有良好的身體協調能力。伴奏并非是單純的手部彈奏過程,而是需要眼、腦、手、耳等的多重配合協調,來形成連貫有序,流暢自然的音樂作品。
同理,要實現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角色互換,也需從強化專業能力入手。一方面,要秉持良好的音準。實踐中,會彈琴但不會唱歌的人比比皆是,因而,伴奏者要熟悉并熟記音樂,將音樂固化在腦海之中,進而全神貫注地予以表演創造。同時,對于高音、音強以及時值等細節問題,也需予以精準把握,確保鋼琴伴奏對于聲樂作品的完全演繹。另一方面,要具有較佳的演唱技能。對伴奏者來說,演唱雖不是最為主要的,但作為協調和配合演唱者的一大環節,演奏者就需對聲樂的氣息、口腔位置以及咬字吐字等予以了解掌握,構建敏銳的聽覺體系,及時察覺和發現演唱和伴奏過程中的偏差與不足,對演唱和彈奏細節予以琢磨推敲,進而不斷修正和完善對作品的演繹。
2.以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為角色互換的依托
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是相輔相成,緊密依存的兩大環節,要實現二者的角色互換,并予以有效銜接和契合,演唱者和伴奏者雙方都需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獨特的審美能力,挖掘和窺探聲樂作品的內涵美。具體而言,其一,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要以敦實的音樂理論知識為依托,熟悉和掌握諸如樂理、和聲、曲式以及復調等專業知識,為具體的演唱和伴奏實踐奠定扎實基礎。與此同時,要以專業知識為基石,對作品進行系統深入的分析,挖掘作品內涵,針對作品的不同演唱和處理方式進行探討,進而準確演繹作品。其二,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詮釋之前,演唱者和伴奏者除了了解作品本身,還需要對創作者的生平簡歷,成長過程以及創作背景及其創造風格予以全面了解,不斷研究和調整音量、音色、速度、節奏以及情感等的豐富層次變化,促使作品的情感更豐富,內涵更深刻。同時,演唱者和伴奏者對于作品的認知和演繹要建立在共同的審美體系上,相互理解配合,進而通過角色的互換交流彼此想發和情感,對作品予以更深度的二度創作。其三,除了以音樂理論知識為依托外,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者還需要廣泛涉獵相關知識,對于音樂作品相關的藝術美學、音樂美學等知識體系予以了解,豐富和提升自身音樂素養。演唱者和伴奏者要在業余對相關理論予以滲透補充,廣泛學習人文社科知識,共同提升藝術品位和專業素養,促使雙方更好地交流理解作品,以實現伴奏和演唱的高度契合統一。
3.以高度默契的合作為角色互換的宗旨
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的角色互換并非是將二者割裂開來,反而是通過互換加強二者的緊密合作關系,實現演唱與伴奏水乳交融的完美狀態。因而,聲樂演唱者和伴奏者要憑借高度的配合和默契實現角色互換的全過程,進而實現創作和演繹的雙贏。在成功展示聲樂作品,形成完美的聲樂作品之前,演唱者和伴奏者需要從如下兩個層面展開高度默契的配合工作,其一,二者要把握好音量比例的平衡。聲樂表演是演唱者和伴奏者共同配合完成的工作,二者唇齒相依且不容分割。在對音量比例平衡的控制過程中,并非是由伴奏者單一決定的,演唱者也應協同伴奏者一起,基于相同基地,及時轉換二者角色,不斷對相互音量予以調整,促使聲樂作品的演繹呈現出完美和諧之感。其二,雙方還需要針對歌詞樂曲的劃分予以細致了解好而掌握。聲樂藝術并不只是音樂語言的堆砌,其更以文學語言和造詣為背景和依托,通過文學與音樂的結合實現交融。演唱者與伴奏者要實現角色互換,就需展開默契的配合工作,對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流露情感進行分析,共同找出作品的情感基準,共同用心演繹、其三,對于一些國外的聲樂作品,往往需要用外文對作品進行演繹。要想精準把握外國聲樂作品的內涵,更好詮釋外國作品,演唱者和伴奏者還需要適當對諸如意大利語、德語等進行了解學習,明確不同語言在發音、咬字吐字等方面的差異,確保雙方都能精準演繹外文聲樂作品,避免和打破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詞與旋律相脫離的情形。此外,演唱者和伴奏者實現角色互換過程中的默契配合,還需在作品演繹之前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聲樂演唱者提前告知伴奏者樂樂曲的口氣、延長、停頓等音樂處理情況,關注到細微之處的每一點,避免偏差和瑕疵的出現。
結語
對聲樂作品的成功演繹并非是某一人的功勞,單純依靠鋼琴伴奏者或是過度依賴演唱者都無法實現良好的演繹效果。只有合理平衡二者關系,兼顧二者在聲樂作品中的角色分工,才能以有效的合作配合形成完美的音樂作品。為此,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者在合作過程中不斷溝通交流,相互磨合激勵,通過思維的碰撞激發彼此的創作靈感,升華二度創作的內涵和層次,拉近與受眾的距離,激發其情感共鳴,實現演繹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青.聲樂鋼琴伴奏專業教學探析[J].音樂探索,2016(2).
[2]張楠.琴聲相融,合二為一—再談聲樂鋼琴伴奏的能力與修養[J].音樂創作,2015(6).
[3]鄭紅.論威爾第歌劇詠嘆調鋼琴伴奏藝術——以《該死的朝臣們》、《他是我想要見到的人》為例[J].音樂創作,2014(11).
[4]張芳.淺談鋼琴伴奏對聲樂教學和表演的促進與提升[J].音樂天地,2012(10).
[5]王聰.芻議高校音樂教學中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的配合要領——以聲樂作品《昭君出塞》的彈唱配合為例[J].音樂創作,2014(6).
[6]齊麗娜.鋼琴伴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亞太教育,2016(33).